柴小玲
[摘 ? ? ? ? ? 要] ?商務英語作為一門具有專門用途的語言,“學以致用”是高職商務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敖獭W、做”一體化理論突出“教、學”并舉,“做”為中。從教師的“學、做”一體出發,強調教師的“教”要基于“學、做”,否則不能完成教師的教學使命;學生的“學”,不能單純地接受知識,而要把知識進行內化,通過“做”把知識轉化為“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關 ? ?鍵 ? 詞] ?商務英語;“教、學、做”一體化;課堂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062-02
商務英語作為一門具有專門用途的語言,旨在培養學生在特定的商務情境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的聽、說、讀、寫、譯能力,進行溝通與交流,從事具體的商務活動?!皩W以致用”是高職商務英語教學的目標,既符合高等職業教育“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的培養目標,又符合高職院校商科專業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高職商務英語課堂的教學改革要依據語言的本質,遵循“語言是交際工具”的特點,“教、學”并重,突出“做”,形成“教、學、做”一體化的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模式。此處的“教、學、做”有兩層意思:(1)教師的“教”要基于自身的“學、做”去展開“教”,并且要教學生會“做”;(2)學生要在“學中做,做中學”,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中心”。
一、“教、學、做”一體化的理論基礎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
“生活教育理論”是我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包含了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決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脫離生活,要“在勞心上勞力”,避免瞎教、瞎學、瞎做,做到“教、學、做合一”,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他主張“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學而不做,不能算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生活教育理論”不僅強調了教學活動要源于生活的實際,教學內容要為學生的將來服務,教學范式要符合學生的思想認識,而且強調了教學者應先教自己,即“有教先學”“自化化人”。該理論契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的“踐行知行合一,將實踐教學作為深化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的要求。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是在認知心理學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學習理論,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最先提出,后經諸多學者的進一步研究,形成了內涵豐富、行之有效的現代學習理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的學習活動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發生的,在已有和現有經驗活動的基礎上,自己創造新的意義,獲得新的經驗,完成知識的獲得、處理、吸收和內化。“情境、協作、會話、意義建構”是完成一系列完整且有意義的學習活動的四大要素。
二、“教、學、做”一體化理論的實施思路
教師是“教、學、做”一體化理論實施成功的關鍵環節,“學、做”是前提,“教”是目的。(1)教師要具備優良扎實的知識素養,包括全面的語言知識和豐富的商務知識,如經濟學、管理學、營銷學、國際商法、進出口實務等。(2)要具備深厚的專業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商務培訓、商務調研、會議安排、人力資源管理、品牌塑造、商務營銷等商務技能,以“商務人士”的角色為課堂營造商務氛圍,完成“學生引導者”的使命。(3)教師必須具備過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如商務溝通、商務禮儀、商務談判等,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教師的“學、做”一體
教師長于理論知識,而短于專業實踐,是目前高校存在的普遍現象,也是“職教20條”提出要求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的原因所在。商務英語教師要利用多種途徑鍛煉并強化自身的實踐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到涉外企業進行鍛煉,深入企業內部,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承擔具體的工作內容。通過具體的企業實踐活動,強化已有的知識體系,獲得實踐經驗。其次,教師可以參加各種大型商務。在展會上,不僅可以接觸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商務人士,而且能體驗到企業在品牌推廣、產品展示、業務關系建立方面所展現出的商務行為。最后,教師要利用各種網絡在線課程,選擇優質的課程資源,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視頻,通過“博采眾家之所長,補自家之所短”,補充、更新、拓寬自身的知識體系,融合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改變現有的課堂組織形式和教學方式。
通過教師下企業、參展會、學在線,不僅能更新、豐富教師原有的知識體系,而且使教師獲得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教師的“學、做”一體,從根本上避免了課堂可能出現“瞎教”“瞎學”的狀況,實現陶行知先生倡導的“教而做,真教;學而做,真學”的理念,為“教、學、做”一體化課堂的成功提供了保證。
(二)教師的“教”
教師經過“學、做”,強化了原有的知識體系,增強了實踐能力,獲得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商務活動的特點解構商務流程,逐一理清各個商務流程涉及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進行課程的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內容設計和情景設計,并在單元設計中融入教學方法和學生的評估方式。
1.課程的整體設計
教師在課程的整體設計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學輔助內容,按照商務流程,對商務活動逐一進行解構,遵循“教、學、做”一體化原則,不僅融入知識模塊和實踐模塊的設計,還要考慮到課程的培養目標。
2.課程的單元設計
單元設計涉及商務活動的具體流程。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前后單元的連貫和銜接,知識模塊和實踐模塊的結合,如前置單元是starting a business,后置單元可設置為the workplace;在starting a business單元中設計知識模塊“types of business”和實踐模塊“presenting your company”,不僅讓學生掌握不同的企業類型和相關的詞匯、句法,也讓學生在習得相關企業知識的基礎上懂得了如何展示企業。
3.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的設計
合理的教學方法是把教學設計理念轉換為實踐教學的關鍵。教學方法的設計要因地、因需制宜,不拘泥于某一種教學方法,要結合、融合多種教學方法,將“教、學、做”一體化的理念貫徹到課堂中。如在starting a business這一單元的知識模塊“types of business”中,教師可以通過講授法,向學生呈現不同的創業方式,也可以通過引導教學法,讓學生想一想KENTUCKY、ALIBABA等企業的創業方式,在課堂上輸入sole trader, partnership, franchise等創業方式,展開對課文內容的討論,讓學生掌握相關的詞匯、句法、語法,并進行課堂操練;在實踐模塊“presenting your company”中,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利用輔助教學內容和手段,向學生展示如何做“presentation”,然后利用任務型教學法,把presentation設計成兩個不同的任務,其一是企業要接待參觀代表團,要求向代表團介紹公司情況;其二是在某一商務展會上,要求向新客戶介紹公司情況。一個任務,兩種不同的商務場景,兩種不同的完成方法,涉及展示法和角色扮演法。
(三)學生的“學”
在“教、學、做”一體化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學”是一座橋,通過“學”,學生不僅學到了教師“教”的內容,而且為“做”積蓄了能量。首先,學生要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在教師的引導下,既要學習基本的詞匯、語法、句法、篇章結構等語言知識,還要學習經濟學、管理學、營銷學、國際商法、進出口實務等商務知識;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把所學的語言知識和商務知識與語言技能和商務技能進行融合,把知識轉化成內在的能力,達到“真學”。其次,學生要積極發揮主動性和能動性,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包括線上資源和線下資源,擴充自己的知識,擴大視野。利用就近的人力資源,在班級里形成學習小組,定期組織小組活動,如新聞播報、角色扮演、小組演講、推銷產品等,強化商務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四)學生的“做”
學生的“做”是“教、學、做”一體化理論實施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實施的最終目標,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手段?!白觥钡男问娇梢詫⒄n內與課后、模擬情景與真實情景相結合。根據不同的內容,讓學生組建模擬公司,確立公司架構,要求學生制作公司Logo和簡介的海報,進行課堂展示,也可以要求學生對公司情況進行匯報,或者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學生介紹公司??梢宰寣W生實地采訪商務人士,記錄采訪的過程,形成商務報告,在課堂上進行匯報。
三、“教、學、做”一體化理論實施的意義
“教、學、做”一體化理論的實施,改變了課堂的組織形式,體現了商務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的特點,使之成為一門專業性和實踐性都強,既能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又能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課程,同時,也改變了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教師下企業、逛展會、再學習,強化了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也學到了真實的商務知識,鍛煉了商務技能,保證了商務英語課程培養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 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Z].2004-04-02.
[2]何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3]段小衛,裘穎.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做一體”教學模式探索[J].當代職業教育,2011(3):40,59-60.
[4]趙麗娟.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33):98,130.
[5]傅濱.“教學做一體化”商務英語創新教學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4(2):115-116.
[6]劉婷.基于教學做一體的高職商務英語聽說課程視頻教材[J].亞太教育2016(27):172.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07-29.
編輯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