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休令
[摘 ? ? ? ? ? 要] ?以通信工程專業核心課程通信工程預決算教學改革為切入點,探討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下課程項目化教學的背景和意義,提出通信工程預決算課程教學設計的實施方案。結果表明在校企合作下采用項目化教學的方式有利于學校和企業共建師資隊伍,提高“雙師型”教師的專業知識儲備能力和專業操作技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實踐操作能力。
[關 ? ?鍵 ? 詞] ?產教融合;項目;通信工程;預決算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076-02
一、產教融合下通信工程預決算課程項目化教學的背景和意義
通信工程預決算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的核心必修課程,課程內容多并且復雜,主要以識圖、統計工作量、計算為主,需要掌握的通信工程知識涉及面廣,需要接觸到的材料多并且復雜,通信工程圖紙識別要求高,不同類型的通信工程類圖紙有不同的計算規則,計算量大,但是計算規則以加法和乘法為主。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單靠“一對多”的授課,效果不佳,很難照顧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從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同時,在通信類企業中,由于企業工作節奏快、業務量大,要求企業員工相關專業業務精、技能強,掌握通信工程預決算已經成為通信類企業基本的技能要求,因此,通信工程預決算的教學、培訓、咨詢、認證量在企業中應用巨大。
浙江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6—2018年)》實施方案中提出“要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這段話告訴我們需要建立起學校和企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合作機制,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同時,在教育實踐中已經提出不少關于提升高職教育產教融合有效性的方法,課程內容項目模塊化教學便是其中之一。項目模塊化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把企業項目案例引入課程教學中,讓學生在實際的企業項目案例中掌握課程知識點,獲得實踐技能。
二、通信工程預決算課程項目化教學設計
圍繞項目對通信工程預決算這門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將企業專業核心能力培養引入校園,按照基礎、初學、入門、入行、入職的階梯模式主要將課程內容分成五個大項目進行教學。
第一項目進行基礎知識教學。在這基礎上再分成兩個子項目:(1)認識通信工程預決算的概念和作用;(2)編制通信工程預算的具體方法流程。這一項目適合大班化教學,學校教師在課堂上運用PPT進行“一對多”講解,為學生打好通信工程預決算課程的知識基礎。
第二項目進行框架學習教學。目的在于熟悉通信各類工程預算圖紙環境,構建通信工程預決算學習框架結構,從七個子項目入手搭建結構,分別是通信管道建筑工程圖紙的識讀及工程量統計、通信桿路建筑工程圖紙的識讀及工程量統計、通信光纜工程圖紙的識讀及工程量統計、通信傳輸設備安裝工程圖紙的識讀及工程量統計、通信無線設備安裝工程圖紙的識讀及工程量統計、通信電源設備安裝工程圖紙的識讀及工程量統計。本項目是整個通信工程預決算課程中難度最大的項目,這部分內容專業性強,對教師專業技能要求高,因此,這一項目可以由企業師傅來授課,由一線從事相關通信專業工作的企業師傅進校園進行專業性授課,有針對性地提高教學授課質量,同時安排學校教師在一旁隨堂聽課,提升學校教師專業技能素養,負責維持學生簽到、早退等課堂教學秩序。
第三項目為模擬編制教學。由教師帶領學生完成通信工程費用定額的編制練習,讓學生掌握編制能力。本項目主要是以計算為主,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互相審核對方的數據,提高計算效率。
第四項目為頂崗操作實習。通過對通信企業里常運用到的通信工程預決算軟件,即新思維軟件進行操作練習,從手工編制到軟件編制,較為系統地學習通信工程預算、決算編制的方法。讓學生在模擬實際工作崗位中聯合通信工程中典型實際,應用預算案例完成職業技能的運用,將知識轉換成能力,進行一整套預算編制,讓學生在項目案例中掌握該知識點,在此基礎上舉一反三,從而在頂崗實習和就業中能更快上手操作。
第五項目為就業工作準備。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模式下,企業不需要跑大量招聘會招入新員工再進行系統培訓,可以直接在授課中達成雙方就業意愿,解決招工難的問題。學生直接面對企業的選擇與考核,在企業師傅的授課中便可雙向選擇就業單位,提前了解企業文化、薪資待遇、崗位提升等就業常見問題,解決就業難的問題。
三、小結
根據高職教育特點,積極探索并轉變教學方法,將項目教學法引進教學環節,堅持“項目載體,能力遞進”的基本原則,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把通信工程預決算這門課程內容與企業項目緊密聯系起來,把企業生產和學院實訓有效融合起來,在整個培養過程讓學生貼近企業工作文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加強實踐操作能力,提高通信工程預決算課程的學習效率。
產教融合下的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是將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進行互通,雙方達成雙贏的合作關系,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取得良好教學成果的解決方法,項目實施等實踐要素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真正實現人才培養和行業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職業教育培養技能技術人才,也是解決企業用工難,企業培訓員工時間長、效果差問題的途徑。企業師傅比學校教師更了解企業需要什么人才,企業師傅進校園授課為工程施工管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生產實踐中培養真正的職業技能型人才。同時,企業師傅與教師相互學習,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提高高校教師的專業知識儲備能力和實踐技能。學校主動輸出專業教師進入相關的通信企業掛職輪訓,并將其企業實踐納入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考核,作為教師晉升專業技術職務的重要依據。此外,學校引進企業高技能人才進入學校兼職,引導通信行業企業用人單位深度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企業師傅可以通過個人申請、企業推薦的形式進校授課,雙方制定師傅考核管理辦法,積極進校園共建師資隊伍,教學任務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承擔,形成“雙師型”模式,加強師傅之間、專任教師和師傅之間、師傅與學生、專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實現校企師資雙向流動、學校和企業雙贏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朱燁,呼夢潔.基于任務驅動的項目教學設計:以“建筑安裝工程概預算”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2017(11):43-46.
[2]郭慧娟,劉娜,高園.基于項目化教學的“安裝工程施工工藝與概預算”的教學設計[J].高等教育,2016(10):86.
[3]劉文嫻,丁叢芳.基于校企合作的項目化課程改革實踐:以“水運工程概預算”為例[J].江西建材,2016(12):265.
[4]呂悅晶,周興林,張海霞,等.項目化教學在道路施工組織與概預算教學中的應用[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2010(12):494-497.
[5]楊絢淵,董曄.HUI現代學徒制移動通信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探索[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5-7.
[6]嚴世成.“現代學徒制+工匠精神”提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J].山東化工,2016(19):95-96.
[7]段楊慧.基于現代學徒制理念的《安裝工程計量計價》課程改革[J].當代教研論叢,2018(11):132-135.
[8]陳俊蘭.現代學徒制的合理性、現實性與合法性研究[J].職教論壇,2014(16):19-24.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