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
摘? 要: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沉淀了大量非物質文化,傳統武術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可謂中國文化之瑰寶。傳統武術文化淵源流傳,目前傳統武術文化已成為高校體育教學的新課題。本文分析了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本文首先研究了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意義。根據高校體育現狀,研究傳統武術文化傳承中存在的體育問題。
關鍵詞:傳統武術文化? 高等院校? 體育教學? 傳承? 創新
中圖分類號:G85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a)-0180-02
傳統武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傳統武術文化已成為實現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新途徑。大學體育課程是繼承傳統武術文化的突破口。它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促進了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它還可以繼承傳統武術文化,具有教育價值。
隨著我國社會的巨大進步,我國人民生活的質量也是越來越高,人們將重心也逐步放在了素質教育上,對于身體的健康有一定的追求,也是由于我國各項疾病的年輕化,使得健康問題不得忽視。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他們的身體情況也會影響我國社會的發展,大學生是每個人身體發展最快的一個時期,注重體育教學是整個社會的迫切需要,體質的改善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生的奮斗目標,國家也極大支持初中體育教學的發展,設置了一些中考的體育考試,樹立鍛煉的思想。但是,目前來說,在大學生體育教學中還是有一定的問題的。
1? 目前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是更加關注。高校體育教學已經成為一個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但是,殘存的模式影子還存在,沒有大的變化,很多大學生并不喜歡體育課程,很多大學女生也總拿身體不舒服當借口來逃避體育課,很多人也就是在體育期末考試前才瘋狂練習考試項目,其實,這樣來看,體育的地位不高,在某些教師和領導眼中,體育就是副科,這種思想對于高校體育的發展是有極大的害處的,也會讓學生對體育的熱情有一個極大的挫敗,逐漸的不好動,也就沒有運動的想法。
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已經成為阻礙傳統武術文化發展的重要原因。缺課時間已成為高校武術課程面臨的首要問題。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完成既定的教學內容,包括體質測試,體育愛好訓練等,最終導致學生對傳統武術文化教學實踐的接受度不斷降低,影響教學效果。輕文化,重技術。在當前高校武術教學中,許多教師將武術作為一門簡單的技術課程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注重向學生傳授武術技巧,忽視武術文化的教學。
高校體育教學的方法還是有很大的不足,許多學校對于體育教學的方案還是比較混亂的,在不傳授體育知識時,教師一般讓學生自由活動,這種想法也是不錯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體育鍛煉,或踢毽子或打籃球或打羽毛球或打乒乓球或跑步等,但是這種“放羊式”的教學方法取得效果并不好,很多學生并不喜歡運動,所以在這種自由活動的時候往往會坐在一旁靜等下課或者是直接回到宿舍。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都是教師講授各種體育運動的關鍵要點,然后讓學生自主練習,也有的是強迫學生練習,很多學生都不喜歡這個體育項目,大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當你強迫,很多學生就會不執行,這就達不到體育教學的目的了,時間久了,可能會有學生逃課,如果教師使用大幅度的課堂時間去開展理論知識的講解,就會讓學生感覺體育鍛煉不重要,這就使得體育教學工作很難推進。還要的學校關于教學體育的內容非常單一,往往都是一種體育項目貫穿所有的學生,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非常不利。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具有獨立的思維,每位學生的受教育經歷、成長經歷、家庭環境等都不一樣,這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會造成學生個體出現極大的差異,在讀大學之前每個學生對于體育的愛好也皆不相同,很多教師采用教學方式都是一刀切,所有學生的對待方案都是一樣的。
教育的主體應該是學生,但是在體育課程的教育過程中,往往都是教師為主了,學生的參與度并不高,很多教師就是講解理論知識,對動作的要點指出,示范正確的動作,學生只是機械的模仿,這樣不利于誘導學生喜歡體育,確立終身鍛煉的目標。
現在很多的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一般都是讓學生跑兩圈步熱身,做做熱身運動,然后自由活動,把學生放置操場上,這樣的教學是毫無意義的。
2? 傳承傳統武術文化的意義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符號。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各種文化既融合又獨特。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各種文化元素,它們相輔相成,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的獨特文化。在教學中,我們一直主張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事實上,文化不僅是一種看似“高大上”的東西,只能被人們所欽佩,而且還是一種“軟實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無形動力。雖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表達形式多種多樣,但武術就是一種表達形式。因此,在學習這些文化的“載體”時,有必要深刻理解,感受到努力,享受武術帶來的文化氛圍。此外,武術可以強健體魄,讓人體推至極限,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窮的,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里?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的感覺。
3? 如何才能傳承與創新傳統武術文化
擴大傳統武術課程的培養方向。興趣是最好的學習老師,也適合在高校教授武術課程。因此,體育教師必須首先了解學生在傳統武術文化中的學習需求和興趣,并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確定學習方向。例如,通過調查班級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將課程分為幾個方向,如競技武術教育,民間武術教育和健康武術教育。這些教育方向可以有針對性的教育。
重置武術教學目標。目前,高校體育課程中傳統武術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傳統武術的基本動作和技能,還要使學生受到傳統武術文化的影響,使學生在此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學習武術。因此,在未來的教學中,體育教師應從這一點出發,為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
中國傳統武術有很多種。每個武術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在教育過程中,體育教師必須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探索傳統武術背后的文化精神,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染傳統武術文化精神,最終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品質。
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體育教師可以組建一個團隊來梳理傳統的武術文化。首先,通過對武術文化相關學者的研究和代表人物的性格特征,我們了解了不同地區武術文化的特點,總結了傳統武術文化的文化內涵。之后,體育教師還可以在業余時間更多地了解傳統武術文化,整理相關資料,細化傳統武術文化的精髓。只有這樣,體育教師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傳統武術文化,更好地向學生傳授傳統武術文化的內涵。如果條件允許,大學體育教師可以輟學,參觀著名的武術學校和武術發源地等地學習,密切體驗武術文化的內涵,加深對武術文化的理解,打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能力。
此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各種武術動作片,讓學生真正的走進武術,了解武術,可以告訴他們哪些動作是真的,哪些動作只是花里胡哨并沒有實際意義,只是追求了視覺美。這對于學生對于傳統武術文化的興趣培養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4? 結語
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已成為相關人員關注的問題。因此,在目前的工作中,體育教師必須運用多種方法發揮作用,并運用多種有效手段讓學生了解體育的共同點。傳統武術文化的詮釋可以受到傳統武術文化精神的影響,不斷完善自己的行為,最終成為社會發展的有用人。
參考文獻
[1] 朱宇迪.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1):160-161.
[2] 周大坤.探討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177-178.
[3] 樊慶崗.淺談傳統武術文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