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智
摘 要 森林資源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促進作用,加強森林資源的管護,能夠整體促進生態環境的建設,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的同步。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森林資源消耗嚴重,且資源破壞問題突出。基于此,對加強森林資源管護的相關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 森林資源;管護方式;生態環境;建設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7.032
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在當前的可持續發展中有著重要地位,對林木采伐的控制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為整體推動生態環境建設,充分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應該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科學管護。特別是在社會經濟全面快速發展的今天,森林資源的損耗量不斷增加,森林資源的破壞問題也日益嚴峻,這些都不利于生態環境的建設質量。因此,應結合森林資源的特點,完善森林資源管護的基礎設施,不斷引入科技力度,全面推動森林資源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 森林資源管護的重要意義
森林資源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維持生態平衡、凈化環境空間的主要力量。在社會經濟全面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森林資源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與危機,一大批森林植被被濫砍濫伐,不僅降低了生物多樣性,同時也威脅著生態環境。因此,在經濟新常態下,加強森林資源的管護勢在必行。實踐證明,加強森林資源的管護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1)加強森林資源的管護能夠有效保護人們的生活空間以及身體健康。森林資源具有調節局部氣候的重要作用,同時能夠有效凈化空氣,為人們提供一個非常舒適的“天然氧吧”。特別是森林資源還具備吸附和吸收空氣中有害物質的能力,能夠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能夠有效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2)加強森林資源的管護能夠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同時還能夠減少荒漠化的發生。在社會經濟全面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水土流失問題比較嚴峻。通過一系列退耕還林、退牧還林等舉措,我國水土流失的改善工作取得了突出的進展。加強森林資源的管護,能夠有效規避水土流失的發生,同時還能夠充分保障地下水位的高度,避免出現荒漠化、鹽堿化等問題。此外,加強森林資源的管護,還能夠充分保障生物多樣性。森林資源為生物多樣化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必要空間,只有注重森林資源的管護,才能真正營造適合廣大生物棲息與生存的天然空間,也才能真正推動生態文明的發展。
2 加強森林資源管護的具體措施
森林資源是我國經濟發展以及生態保護的重要資源,加強森林資源的管護,積極推動生態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必須充分落實科學的技術措施以及管護手段,整體優化森林資源的管護成效。
2.1 完善林業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
森林資源在經濟發展以及生態保護等進程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為真正提升森林資源的管護成效,必須充分依托于科學技術。因此,應積極構建完善的林業科技服務體系,實現科技護林、科技興林、科技管林。1)在森林資源的管護過程中,應積極走市場化的路線。森林資源的管護是一項系統且全面化的工作,僅僅依靠林業部門的力量顯然難以真正做到全覆蓋零死角。因此,為整體提升森林資源的管護力度,必須依托于市場化線路來積極引入豐富的資金以及先進的技術,尤其是科學技術的應用。林業部門應積極與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等合作,充分探討森林資源的共建共管模式[1]。
2)在森林資源的管護過程中,應完善技術服務設備以及相關技術手段。管護作業并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只有依托于完善的技術設備,才能便于保護人員快速精準開展作業。因此,應積極為工作人員配置現代化的儀器設備,將科學技術與森林資源的管護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此外,在管護實踐中,還應該充分依托于信息化技術,實現管護的自動化、智能化。依托于信息技術來建立全面覆蓋的監測體系,以動態化的方式來實現森林的全方位保護,不僅能夠及時發現濫砍濫伐的行徑,也能夠及時發現森林火災的隱患。
2.2 結合實際建設林木良種繁育中心
在森林資源的管護過程中,保護是基礎,開發是關鍵。實現森林資源的科學管護,應積極結合實際需要來建設完善系統的林木良種的繁育中心,同時依托于科學技術來整體提升良種培育的質量與成效。在森林資源的管護過程中,林木良種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它能夠整體提升森林培育的質量,優化森林資源的整體利用。因此,在實踐過程中,應充分結合森林資源管護的需求來建設林木良種繁育中心,加強對優良林木的培育,實現優良林木的廣泛重視。同時,為整體提升林木良種的培育成效,還應該積極依托于科學技術手段,實現機械化作業,以此來實現林木良種的繁育效率,確保林木良種快速投入使用。在森林資源的管護過程中,還應該依托于技術手段來加強對林木良種的質量檢驗,提前鑒定林木種子的成活率以及合格率。與此同時,還應該充分完善基層林業管理人員的工作條件。基層林木工作人員是森林資源管護的主體,只有注重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森林資源的管護質量。
2.3 加強森林資源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病蟲害是森林資源的天敵,只有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才能減少森林的損耗量,也才能提升森林資源的成活率。因此,在森林資源的管護作業中,要結合區域性的特點來配置科學精準的病蟲害防治體系[2]。1)在森林資源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從育種階段著手,從育種環節中來整體提升林木資源的病蟲害抵抗能力。2)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應該減少化學防治方法的使用,盡可能減少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的副作用,積極開發新型的防治手段和防治藥物,充分利用物理防治這一科學手段。
2.4 適當提升退耕還林的比重
在森林資源的管護過程中,整體優化管護成效,全面推進生態文明的建設與進步,應該注重林業產業的開發與保護,同時適當提升退耕還林、退牧還林的比重。1)在森林資源的管護過程中,應遵循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結合森林資源的區域性特色來實現產業開發,基于產業開發所獲得的資金來運用到森林資源的保護過程中。2)在森林資源的管護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完善退耕還林、退牧還林的工作機制,同時著重加強對濕地資源的保護。
3 結語
森林資源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在森林資源日益銳減、森林資源日益破壞的今天,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管護,直接關系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效以及生態環境的建設力度。因此,只有全面加強森林資源的管護,才能真正促進生態環境的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成.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生態環境建設[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0):233.
[2] 楊思忠,王會,陳開偉.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探討[J].綠色科技,2013(12):109-110.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