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娟
摘要:當前,國民經濟迅猛發展,隨之廣大群眾生活水平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并且鄉鎮文化發生較大改變。鄉村人民不再只追求物質滿足,而是日益提高對精神生活的要求。在農村群眾文化活動中,鄉鎮文化站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是精神文明得以發揚和繼承的一大途徑,對于農村人民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發揮著決定性地指引作用。在本文中,分析了鄉鎮群眾文化開展現狀以及鄉鎮文化站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鄉鎮文化站開展群眾文化的對策。
關鍵詞: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發展;重要性
鄉鎮文化站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不僅是鄉村群眾組織活動的關鍵場所和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載體,還是促使鄉村文明得以實現的一大渠道,更可以加大鄉村文明建設強度,拉近城鄉文化之間的距離。所以,在鄉鎮群眾文化建設中,文化站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鄉鎮群眾文化開展狀況
(一)加大群眾文化需求
目前,我國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了廣大群眾生活水平,使得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高,甚至高于物質文化需求。主要有兩個導致此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其一社會生產率持續提升,群眾閑暇時間逐漸增多,不再滿足于物質生活,對精神文化提出更大需求,形成正確三觀,塑造良好道德品質,提升自己的道德文化修養。其二,在滿足物質要求的基礎上,所產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越發超過物質文化需求。在滿足各種生活必備需求的同時,廣大農村群眾的精神需求逐漸提高,他們的安全需求、認同需求以及傾訴需求等都越來越大。
(二)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近些年隨著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和進一步建立健全的社會體制機制,在文化方面,農村群眾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調動起對文化選擇的積極性。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興盛,越發強化群眾獨立意識以及自主意識,其中最突出的表現便是群眾自我參與及理解文化,體現出審美多元化。除此之外,隨著我國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廣大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發展方面,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發揮著巨大作用和影響。同時,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有效縮短廣大農村群眾之間的距離,拓寬其信息獲取渠道,使其呈現多元化趨勢,并且廣大農村群眾在選擇方面的空間也日益擴大。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鄉鎮群眾文化提出較為客觀的要求,應該具備選擇性,進而達到群眾在精神文化方面逐漸提高的需求,對鄉鎮群眾文化可持續發展進行有效推動。
二、鄉鎮文化站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
(一)積極促進新形勢下農村精神建設
國民經濟近些年迅速發展,在此背景下農村經濟的增長速度更是日益提高。因此,廣大鄉村群眾不再滿足于物質需求,他們在精神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所以必須加強鄉村文化建設。在此過程中群眾文化逐漸從單一性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鄉村文化站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效縮短群眾和群眾之間的距離,使其聯系更加緊密,將廣大鄉村群眾所產生的需求作為重要依據,在此基礎上開展人們常見且被他們喜愛的各種文化活動。與當地的傳統以及群眾的喜好充分結合,弘揚與繼承該地區的文化活動,進一步完善表演形式,包含有各種文化娛樂活動,比如表演、唱歌以及繪畫等,在很大程度上調動群眾參與文化娛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在農村中存在有許多傳統陋習,而鄉鎮文化站能夠對其進行有效摒棄,實現社會文明風尚在農村中的全面構建。大量優秀文化產品、服務及活動通過鄉鎮文化站提供給廣大農村群眾,實現對群眾思想的洗禮和滌蕩,有效促進新形勢下和諧農村的建設。除此之外,在學習文化的過程中,廣大農村群眾不僅自身素質得以提高,而且讓自己能夠更加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求。
(二)提高群眾素質,有利于農村脫貧致富
在農村群眾日常生產生活中,鄉鎮文化站構建起圖書館與科技館等,其中文化信息資源多種多樣,在此基礎上能夠開展多元化文化活動,主要包括農業技術講座和文化藝術培訓班等。當前,農家樂等非?;鸨?,對地區經濟和文化的雙重建設非常有利,能夠為其注入強大活力,其工作開展必須憑借鄉鎮文化站所提供的積極支持。例如說農業技術講座,可以提高該地區農民農業技能以及農業生產率。
除了經濟,文化同樣是一種生產力,對于新形勢下的農村建設極為重要。通過發展地區文化產業提高農業產量以及推動新農村建設。農村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更是如此,其中鄉鎮文化站同樣發揮出重要促進作用[1]。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各種特色突出的農業文化以及產品均是其建設目標,可以大力促進農村發展,隨著鄉鎮文化站所給予的支持越來越大,勢必在更大程度上促進其發展。例如,以主營鄉村特色農業的農村群眾為對象,向其普及本地區傳統文化,進而充分結合自營項目和本地區特色,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品牌,進一步提高產品品質以及服務質量,獲取更多收入。再者,農村地區目前已廣泛開展電子商務,不斷推動此項事業的健康發展,且逐步深入,在此背景下鄉鎮文化站通過共享文化信息資源,向本地區農村群眾傳授營銷特色產品的知識和技巧,從而增加營業收入[2]。大多農村群眾對此種講座表示認可和贊同,實際解決他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利于他們脫貧致富。所以,鄉鎮文化站在貧困村主要用來支持農村群眾脫貧致富,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以及實用技能,達到小康生活的目的。
(三)鄉鎮文化工作者的主要培育陣地
人才是農村發展過程中所需解決的一大問題。因為農村的基礎條件比較差,吸引留住人才的難度大。在鄉鎮文化站的發展中同樣有這樣的問題。所以,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以及國家對群眾文化工作建設的重視,國家和各級政府對鄉鎮文化站的投入將逐步提升,因此對鄉鎮文化站人才的培育工作將迎來越來越好的前景。對此,基層文化工作者的培育基地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鄉鎮文化站的肩上。對這類工作人員的培訓重點就是藝術、經濟、以及一些現代科學知識、農業的基本知識,同時,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培育,讓他們不僅具備專業的素質,而且樂于為人民群眾服務, 時刻聯系人民群眾,在群眾中贏得更多的口碑。因此,未來農村基層文化工作者的培育就必須依靠鄉鎮文化站來實現。
三、鄉鎮文化站開展群眾文化的對策
(一)促進鄉鎮群眾文化工作觀念創新
通過鄉鎮群眾文化工作觀念的有效創新,能夠以較快速度推動群眾文化發展,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程度。對于鄉鎮文化站而言,需要健全體制,加強人才發展,完善法律法規,引導文化創新發展。其一,形成鄉鎮文化發展觀念,將人作為根本,構建與群眾文化需求相符的體系,達到群眾在精神文化方面不斷增長的需求,促使該文化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且日益加強多元化、規范化與制度化[3]。其二,在鄉鎮地區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對群眾發展的探究深度,正確區別不同類型的文化形態以及各種文化存在的聯系,詳細、深入探析不同群眾文化特征以及發展規律,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設施。其三,有效開展實踐,通過理論對實踐進行有效指導,進而推動鄉鎮文化可持續發展。以鄉鎮地區的文化管理理論為對象加強創新,推動群眾文化可持續發展[4]。以群眾文化理論創新為依據,科學、合理制定相關規章制度,且加大其創新力度,促進群眾文化可持續發展。相關政府部門同樣應該在資金方面加強對群眾文化的支持,構建與健全管理組織結構,提高協調組織的強度以及文化活動管理的規范性。不斷提高鄉鎮群眾文化品味和質量,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5]。
(二)加大文化工作隊伍建設強度
從廣大農村群眾的角度來講,鄉鎮文化站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其參與文化活動以及接受文化教育的關鍵陣地,對于鄉鎮文化的相關工作者而言,必須具有豐富、強大的專業技能以及較高文化素養[6]。隨著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已經進入到信息知識時代,因此,鄉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必須加強自己的整體素質以及工作能力,認真、積極開展鄉鎮文化建設工作,以廣大群眾為對象,開展多種高效文化活動,充分滿足群眾在精神方面的文化需求。因為影響因素眾多,當前文化工作人員所具有的素質和當地對管理者要求不符。所以當地政府必須加強鄉鎮文化隊伍建設,大力培養與相關需求相符的管理者,通過多種方式的應用,調動鄉鎮文化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和活動性,主要包括績效考核等[7]。針對表現良好的工作人員,應該適時給予一定獎勵,有利于提高其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樹立起正確、積極的工作觀念,使其更好為鄉鎮文化事業服務。除此之外,還要在第一時間向鄉鎮文化站注入新鮮活力,組建素質和技能均高的鄉鎮文化工作隊伍。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鄉鎮文化站在群眾文化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鄉鎮文化站既可以促進先進文化傳播和方針路線的宣傳,還可以從整體上提高群眾文化素養及綜合素質,最終通過群眾文化事業開展實現農民脫貧致富的目的??偠灾?,在新形勢下農村的發展建設中,必須充分發揮鄉鎮文化站重要作用。對于鄉鎮文化站而言,需要在全面發展壯大的基礎上更好服務于廣大農村群眾,滿足廣大農村群眾越來越高的文化精神文化需求,促進鄉鎮群眾文化健康長遠發展,進一步推動國家全面復興進程。
參考文獻:
[1]王萌.甘南藏區鄉鎮綜合文化站服務效能提升研究[D].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8.
[2]雷小紅.如何發揮鄉鎮文化站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2018(06).
[3]陳明山.淺析鄉鎮文化站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6(14).
[4]劉凱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視域下農村文化事業建設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6.
[5]許蓓婷.鄉鎮群眾文化活動變化及文化站的角色定位思考[J].大眾文藝,2017(16).
[6]丁愛軍.談文化館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路[J].戲劇之家,2016(12).
[7]王先娥.加強鄉鎮文化站建設是滿足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保證體會[J].現代交際, 2017(1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