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曼
【摘要】伴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新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理念也在發生變化,加強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培育,成為當前高中音樂教學關注的重點和落腳點,音樂核心素養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具備綜合素質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提升音樂素養和創新應用能力。加強音樂模塊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認知體系,進而有效調動他們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習主動性和音樂素養。本文對新課標下高中音樂模塊教學的內涵進行了分析,針對如何提升高中音樂模塊教學及學習單元教學成效,提出了具體的建議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音樂;模塊教學;學習單元;措施;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當前正處于素質教育理念深入實施的關鍵時期,高中音樂作為一門基礎教學學科,近年來隨著新課標的實施也在不斷進行調整,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音樂教學的要求,教師為主的授課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從系統的角度重構音樂課程體系,加強音樂模塊教學和單元整合,成為當前高中音樂教學探索的新方向。加強新課標下高中音樂模塊教學及學習單元的探索,對提高高中音樂教學成效,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高中音樂模塊教學內涵與特征分析
在高中音樂課程體系中,目前主要包含學習領域、科目以及模塊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模塊是一個比較系統的學習單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關注點。模塊是指在學科內部,遵循相關的邏輯性,將教學內容劃分成不同的教學單元的一種模式。
模塊教學并不是將教學內容簡單地進行隨意劃分,在模塊的設置方面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既要圍繞新課標的要求進行設計,又要從邏輯性方面進行統籌分析,這樣才能確保模塊構建的科學性。當然不同的教學單元,通過模塊化的形式劃分,既要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和特色性,同時還要體現互相的聯系性,注重層次性的設計,這樣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學評價活動的實施,從而更好地為學習者提供科學的指導和幫助。
模塊是高中音樂課程體系中重要的構成單元,模塊教學有其獨特的特征,一方面模塊需要體現單獨的特色性,每一個模塊的劃分,都應當有明確的主題,具有整體的結構,且有核心的內容,在新課標目標的指導下形成完善的獨立的教學體系,這樣才能確保模塊教學有始有終。同時模塊教學需要體現連續性的特征,每一個模塊雖然互相獨立,但是模塊的設置要注意層次性和漸進性,要善于區分不同的教學重點,明確不同的模塊單元教學的要求和目標,這樣可以有效進行對標,檢驗模塊教學的應用成效。另一方面模塊教學需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單純地進行模塊劃分,忽視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情況,這樣不利于學生接受,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所以在模塊教學過程中,在模塊教學目標的設定、內容的構建以及教學方式的應用方面都需要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進行針對性設計和構建,才能更好地提高模塊教學應用成效。此外模塊教學還需要體現有效的關聯性特征,既可以從這個模塊進行教學,又可以通過一個模塊連接到另一個模塊,分別選取不同模塊的不同系列內容來進行串聯教學,這樣也提高了模塊教學的靈活性,便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選擇,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給他們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模塊教學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還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開展情況等進行動態調整和優化,這樣才能確保模塊教學的有效性。
二、基于新課標加強高中音樂模塊及學習單元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音樂課程體系設定是比較固定的,這種穩定性便于日常教學活動的開展,在音樂課程內部科目類型的設置以及課時的安排等方面都比較緊湊,進行了精心安排,音樂教學課程不同的科目的具體內容也相對比較固定,變化不大。新課標的實施,對音樂課程內容和教學體系進行了整合,從跨學科,全面體現綜合性的教學強調課程結構的重構和充足的重要性,鼓勵音樂教學結合實際進行探索,這為模塊教學及學習單元的設計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指導和有力的支持。基于新課標加強高中音樂模塊及學習單元整合教學,一方面有助于不斷完善教學資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幫助他們系統地建立學習音樂知識,切實提升音樂學習成效,更好的加以應用。
三、新課標下的高中音樂模塊教學及學習單元的探討
新課程標準下對于高中音樂教學而言,探索構建模塊教學和學習單元,需要結合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摸索經驗,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統籌設計和實施。
(一)基于學科整合的角度開設必修和選修課程體系
對于高中音樂教學而言,應當深刻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但是也要意識到其在整體課程體系中的基本要求,不能過于擴大化,但也不能不夠重視,要正確全面客觀地認識高中音樂課程體系,從模塊構建的角度為學生設定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這樣可以更好地為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選擇。應當開設哪些必修課程,哪些應當列為音樂選修課程,需要征求相關專家的意見,還要考慮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收集相關的案例等,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學方面進行多元化的設計,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學好必修課程,夯實基本的音樂知識體系和技能,為未來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同時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等選擇選修課程,在選修課程的設計方面更加傾向于技巧和素養方面的培養,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成為一專多長的復合型人才。
(二)學校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針對音樂模塊教學和學習單元給予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多的指導,加強動態評價。通常在模塊設計方面學校要創設良好的資源和環境,提供更多的參考資源,針對如何劃分不同年級不同音樂模塊和單元,提供更多的建議和指導,注重開展試點,總結經驗,可以將一個學期的課程分成不同的小單元,每一個模塊都確定不同的主題,針對如何確定模塊主題的思想、實施流程和內容等進行深度研究,征求廣大教師的意見,在對學生基礎和興趣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圍繞教學目標設定科學的模塊,確保循序漸進地提升教學成效。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無論設定什么樣的音樂教學模塊和單元,都需要教師注重轉變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模塊和單元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目前多媒體教學、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案例教學法、慕課教學等教學模式非常多,也有比較成熟的經驗,教師可以立足模塊教學的不同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音樂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跳出思維局限,不斷開發他們的潛能,豐富第二課堂,從而為學生音樂實踐提供更豐富的資源,為模塊和單元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參考。
(四)注重科學評價和動態調整
音樂模塊教學及學習單元的構建,需要通過有效的評價方式來進行測評,這樣可以更好的檢驗教學成效。所以應當圍繞如何進行高中音樂模塊教學和學習單元構建設定多維度的科學的測評體系,定期進行教學情況評估,從而找出存在的不足,動態調整教學模塊結構或者具體的內容等,從而為有序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奠定基礎。
總之,加強新課標下高中音樂模塊教學及學習單元的探索,需要學校創設良好的環境和資源,需要教師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科學設計和動態調整,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進行設計,完善評價體系,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提升音樂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蔣兆兵.新課標下高中音樂自主性學習探微[J].廣西教育,2015(7).
[2]郭芳.新課標下高中音樂的創新模式研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1(12).
[3]翟月念.新課標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