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萬龍 李曉姍
對于前列腺癌,中國人“談癌色變”,尤其是談到癌癥晚期時更是恐慌。前列腺癌作為老年男性中最常見的腫瘤之一,正確的認識對預防和治療非常重要。
前列腺癌是發生在男性特有器官前列腺的惡性腫瘤,多發生于中老年階段。目前是男性泌尿系統腫瘤發病率第一、男性全身腫瘤發病率第六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到中老年男性的健康。前列腺癌多發于老年人,高發年齡段在60歲以上,但也有30~40歲發病的。有家族病史的男性,其發病風險會高于普通男性。
由于人口老齡化以及西方化生活方式的影響,近10年來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增長顯著。前列腺癌早期往往無明顯的自覺癥狀,一些病人出現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不適時,往往因與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中老年男性多發的良性病變癥狀相重疊而被忽視。隨著病程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出現血尿、血精及陽痿,甚至骨痛等全身癥狀,這時癌癥多已進入晚期,療效很差。然而,早期前列腺癌術后5年生存率在90%以上,甚至可能完全治愈。因此,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非常重要。
我國被診斷為前列腺癌的患者,僅有1/3是在早期被發現的。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已接近歐美等傳統的前列腺癌高發地區。但是,歐美等國家的5年總體生存率和生存質量卻遠高于我國。究其原因,主要是歐美等國家早期診斷率高達90%以上,而我國超過50%的患者在初診時已為晚期。對此,中國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率亟待提高,早期篩查項目的全面開展很有必要。
雖然前列腺癌會“偽裝”,不易被發現,但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抽血檢測可助早期發現。在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特異性抗原水平很低,當前列腺出現疾病時,血液中的特異性抗原水平就會上升。因此,通過抽血檢查血液中的特異性抗原,就能在最早期發現前列腺癌,起到早發現、早治療的作用。建議男性從50歲開始進行篩查。如果有前列腺癌家族遺傳史,篩查年齡應提前到4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