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瓊
【關鍵詞】 數學教學;信息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6—0130—01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的新亮點,并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集聲、光、動畫、圖像于一體,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知識記憶有很好的效果。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談談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1.信息技術的應用未得到重點關注,缺乏有效性。由于我國教育體制中注重學分等硬性指標依然存在,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沒有更多精力研究信息技術,這導致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缺乏對信息技術的拓展、創新,不能深入探究信息技術,也就無法跟上信息技術的更新。這樣的現實導致很多教師無法掌握新的信息技術,在教學中也更難以融合信息技術。這種被動、滯后的現狀使越來越多的教師對信息技術的熱情降低,由原來的積極參與到后來的被動接受。
2.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更新缺乏操控能力,導致教學與信息技術缺乏融合效果。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更新讓不少教師對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操控能力逐漸下降,使很多教師依然無法達到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資源的能力,這讓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無法發揮更大、更多的效能。
3.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缺乏對信息技術應用的研究。大多數教師能接受新技術在教育上的應用,但同時也由于信息技術在教學上的便利性,讓很多教師在教學上產生惰性,越來越依賴信息技術,從而導致教師為使用信息技術而使用信息技術。一些教師更多依靠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減少了對學科本身內在邏輯的分析與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更多以播放視頻、PPT搜索、再現問題和作用為主,已經很少用心制作有特色的多媒體課件了。這種利用信息技術的方式,只是簡單地停留在表面融合教學,沒有深入,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的創新對策
首先要重視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加強對學科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要制訂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對各級信息技術教師開展系統培訓,有效解決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增加教師對新技術的了解、掌握和使用。
其次要注重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的結合。在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指導學生學習,要充分考慮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素質特點和知識累積過程。將信息技術用于課堂教學中,要通過信息技術的直觀演示功能來拓展小學生的思維空間,促進小學生思維能力有效提升。當前的信息技術突飛猛進,信息資源之多更是無法統計,如何在繁多的資料中選取、甄別恰當的課堂教學資源,需要數學教師根據課堂要求和知識重點進行合理選擇。在課堂教學中要合理、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呈現給小學生一個完美的數學知識樂園。
最后要開發“有用”的教學資源,開展高水平教育培訓。當前在小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發展滯后的根本原因是可用教學資源更新不足,除了源頭缺乏開發之外,一些教師也缺乏制作高水平教學資源的能力,導致供需失衡。這就需要教育機構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工作,科學制訂自由體制,開發優質教學資源,并適時運用到教學中。同時要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特別要對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效應用、融合、評價進行研究,將研究成果應用到創新實踐中,形成良性循環互動。
總之,選擇恰當正確的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可有效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動信息技術教育普及,是落實黨和政府提出的“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標,有助于早日實現全民素質提升的目的。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