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百靈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8-122-01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正式邁入信息化大數據時代。在我國,許多新型的銀行遍布國內各大城市,但在信息化大數據時代的沖擊之下,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拓寬銀行業務是一大難題,在下文中,通過對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研究,并會闡述相應的應用建議。
關鍵詞 大數據技術 銀行業務 作用和方向
目前,大數據技術推動了許多的新興技術、新興服務的發展,這些技術并被應用在各行各業之中,顯著提升了這些行業工作效率和質量。為此,越來越多的銀行意識到大數據技術的重要性和戰略意義,并將大數據技術作為新的發展方向,以便分析客戶市場,重新打造經營策略,進而提升服務質量和態度?;诖耍e極推動大數據技術在業務中的應用,可以顯著提升銀行的競爭力。
一、大數據技術改變銀行發展方向
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產業,一直注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每一次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和變革都會帶給企業巨大的變革,而以大數據技術為主的計算機技術的革新,更是對傳統銀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是業務發展重心發生改變。傳統的銀行發展核心主要放在:發展銀行規模、拓展下屬網點等方面,而在大數據時代的沖擊下,衡量一家銀行的成功與否,主要體現在是對信息數據的收集和使用。所以在未來主要的發展側重點是客戶,根據客戶不同的需求進行人性化的服務,開發出安全、快捷、高收益的產品,吸引客戶進行投資。二是業務范圍發生改變。傳統意義上的業務范圍是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等方面,而在大數據技術的影響下,三者進行結合,然后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對每一步管理。三是經營方式發生改變。在大數據技術的驅動之下,可以將互聯網技術和銀行業務進行結合,進而提升研究理財產品的進度。同時通過大數據技術對客戶的投資習慣、風險評估等操作數據進行收集、歸類分析,可以找出數據中的共同點,明確客戶的需求,并針對客戶的需求提供相對應的理財產品,做到精準銷售。
二、大數據技術對銀行基礎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大數據技術在數據信息統計方面的體現
采集數據的真實性是將大數據技術應用至銀行業務中的基礎和根本,隨著數據量的上升出現錯誤的可能性也越高,所以銀行業要重視數據的采集質量,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在進行數據收集時,注重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同時應重視對數據錄入人員的規范化培訓,統一其操作步驟,并專門設置復查小組,對數據進行二次核查和校對,進而為大數據應用在銀行業務方面打下堅實基礎。
(二)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現有數據進行整合
想要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作用,必須要求數據足夠多、足夠規范,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預測。同時,隨著信息化改造的逐步深化,現代銀行多使用電子文件代替了紙質文件,更易引用和保存,目前數據庫編程技術足夠成熟,在銀行對現有數據進行整合之后,由相關數據庫編程技術人員通過創建銀行內部數據庫,實現數據的完整性和統一性,為大數據分析和預測打下基礎,進而推動銀行業務的拓展。如:使用大數據技術實現發現潛在客戶和預測投資風險等功能。
三、大數據技術助力銀行提升服務水平
(一)運用大數據創新金融產品,改變銷售模式
應用數據挖掘技術是大數據技術的核心技術,通過利用該技術就可以發現客戶與產品的購買時間規律和需求,從而總結出其中的規律,找出客戶的消費方向和水平,進而對內部的投資產品進行創新,以便有針對性的提供個性化服務,滿足每一個客戶的需求。例如:某某銀行,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中的應用挖掘技術,對每個消費層次的客戶進行分析,找出其消費習慣和風險承受能力,并利用該銀行軟件進行線上消息渠道推送量身打造的理財產品,僅一個月該銀行的銷售額提升200%,足見大數據技術應用至銀行業務方面而產生的效益。
(二)運用大數據創新服務手段,豐富業務渠道
大數據時代下,眾多技術得到了發展,為銀行量身打造一個服務軟件是志在必行的,移動APP編寫技術也是大數據技術立體化應用中重要的一環。通過對銀行創建一款專業的、獨立權威的掌上“APP”,可以加快大數據技術在銀行業的應用,不但可以實現線上業務辦理還可以進行實時交流,從而滿足客戶個性化服務需求,同時增加交水費、電費、通訊費等便民功能,更加客戶使用粘性,以此實現銀行服務手段的創新和業務渠道的豐富。
四、結語
大數據技術應用在銀行業務方面,不但可以在提高業務效率的同時提升服務質量,還可以精準營銷潛在客戶,提高銀行效益,對銀行有百利而無一害,希望上述分析成果可以加快大數據技術在銀行業務中的應用速度。
參考文獻:
[1]周俊臣.淺談大數據技術在偵查破案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9,21(05):57-58.
[2]徐桔桔.基于大數據的信貸風險管理案例分析[J].時代金融,2019(10):54-55.
[3]甘煜,王衍行.銀行軟文化和硬數據的碰撞——基于大數據視角下的銀行企業文化對策[J].當代金融家,2014(06):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