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財 陳長帥 趙乙家
摘要:視錯覺圖形在近幾年在藝術創作中十分的火熱,在海報設計中更是得到了普遍應用。本文通過對視錯覺的形式種類以及其在海報設計中的手法,進行分析,再通過幾個具體的視錯覺圖形實例進行分析,分析出海報設計中視錯覺圖形獨特表達形式和效果。為以后設計師在使用視錯覺圖形進行海報設計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視錯覺形式;海報設計;幾何圖形;色彩;應用分析
視錯覺的含義就是客觀物體的實際形態在人被觀察時,受到主觀因素或者錯誤的參考條件導致在人的大腦中產生錯誤的判斷。從客觀的角度說,對于這個圖形來說沒有正確還是錯誤之分,只是因為人的感官系統感受外界具有一定的約束,而且在觀察圖形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對這個客觀事物產生與現實情況偏離,從而在人的頭腦中產生這個“錯覺”。
一、視錯覺形式在海報設計中的應用與分析
視錯覺形式在海報設計中圖像的應用與分析:視錯覺的含義就是客觀物體的實際形態在人被觀察時,受到主觀因素或者錯誤的參考條件導致在人的大腦中產生錯誤的判斷。從客觀的角度說,對于這個圖形來說沒有正確還是錯誤之分,只是因為人的感官系統感受外界具有一定的約束,而且在觀察圖形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對這個客觀事物產生與現實情況偏離,從而在人的頭腦中產生這個“錯覺”。
正空間與負空間的錯覺是指互為相反,互為正負的相互作用,通常也指的是圖形與背景的關系,圖形和背景是構成設計作品的兩個基本要素,是視錯覺設計中的核心部分。正空間圖形是指的是真實的畫面,負空間圖形指的是在正空間圖形以外的畫面。
在設計時要把握正空間與負空間兩者之間相互協調,相互統一,設計師要把握好兩者的關系(互相依存、互相轉化),再利用圖形與背景內在的特性,組合成一個共存互化的作品,使觀者在欣賞這個作品時通過正負空間產生錯覺,使觀者在圖形和背景的視野中反復轉移,造成視錯覺的作用。下面列舉一些最經典的正空間與負空間錯覺的例子。
《京王百貨宣傳海報》是設計大師福田繁雄在20世紀六十年代為了宣傳日本京王百貨公司所作,是一副典型的利用正負空間錯覺進行創作的海報。在整個作品中先是使用顏色相反的黑白形成男女的腿,布局采用上下重復排列,再利用黑色和白色的輪廓形成男性以及女性的腿部,使用這些具體的元素,再利用其公共的輪廓,使整幅作品的圖底互相轉化,相互依存,給予觀者巨大的沖擊力,達到海報設計的初衷。
福田繁雄在1986年福田繁雄作品展中的作品,也是使用了正負空間這一方法將女性身體從中間進行分割,再將這些部分進行重組,再通過部分和底顏色的對比造成正負空間的轉化,給予觀者視覺的沖擊力。
芬蘭設計師博凱林為宣傳電影《銷售員之死》所做的海報,在生活中磚塊與手提箱是兩種毫無關系的兩種物質,設計師卻將他們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予觀者一種新鮮的感受,吸引人們的好奇心,達到電影宣傳目的。
二、視錯覺形式在海報設計中色彩的應用與分析
(一)與色彩效果間的作用
首先,如果在色彩視錯覺中的色彩使用不合理、不適當大部分導致視覺媒介表現的障礙,如虛擬信息形象的傳達不清楚、不斷定。如果顏色使用和版面布局合理則會產生理想的信息轉達效果。其次,假如過量使用色彩視錯覺則會給色彩效果的表現帶來不利影響,易給受眾人群帶來感官上的疲勞。如果色彩視錯覺應用合理則會帶來感官、心理上的愉悅和興奮。
(二)與無彩色間的影響
在設計范疇中,大部分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黑色調成形成的各種深淺不同的灰色作為無彩色,其自身沒有任何顏色傾向,只有明度上的差別,沒有純度差異,是很好的調和色,能有效調理色彩視錯覺。與此同時,其自身也可形成色彩視錯覺。
三、視錯覺形式在海報設計中文字的應用與分析
(一)以形的創意為突破點
借助文字形狀、結構的類似性和“不完整形”而發生的視錯覺來達到設計目的。兩種或多種物體方式形狀或構造類似容易發生錯覺,引起了多方面的心理聯想,在文字圖形設計中應用這一點將具有相似形的文字罔形從頭組合在一起,就能夠到達一形多意的效果。
(二)尋找兩種或多種圖形的相似點是形成錯覺的關鍵
如中國的著名設計師陳幼堅先生設計的《東西相會》作品。設計師一般的設計思路表達不同的概念會使用不同的文字,但是陳幼堅先生卻使用兩種不同表格的文字,來表達設計內容,海報從正方向看過去中國的繁體文字“東”。而從反方向去觀察卻變成了英文單詞“west”。兩者結合體現了設計的目的,即東西方相互依存的關系。
四、總結
在視錯覺設計的研究上,更應該探尋視錯覺設計應當如何發展與應用才能讓設計師從中受益,設計師展現的個人風格更加出色;在充分了解受眾心理的基礎上,所設計的作品內涵應更豐富更有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通過海報作品來傳達深刻哲學思想,以此來觸及社會意識形態,是設計師要具備的能力。海報作為設計師表達的載體不僅能夠承載和傳達文化意蘊,同時也促進推動設計文化的發展,引領藝術風潮。
參考文獻:
[1]楊謹.視錯覺圖形在海報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7,30(8):287.
[2]楊一帆.視錯覺圖形在招貼海報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設計,2018(19):132-133.
[3]胡艷霞.福田繁雄海報的視錯覺圖形表現語言探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2.
[4]黃澤平.視錯覺圖形在海報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1):4-5+12.
[5]陳琪琪,沈宏.淺談視錯覺原理在海報設計中的應用[J].美與時代(上),2011(8):53-55.
作者簡介:宋洪財,漢族,山東德州人,就讀于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陳長帥,漢族,山東聊城人,就讀于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趙乙家,漢族,河北邯鄲人,就讀于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