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玉石文化已有八千多年的歷史背景,根深蒂固,枝繁葉茂。玉石文化是中國特有的,但玉石文化也應是全世界的。玉雕工藝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是沒有國度,沒有民族界限,沒有地域限制的。把玉石文化推薦給全世界的玉石愛好者,是我們每一個從事玉雕創作的工匠義不容辭的責任,不斷傳承發揚中國玉文化,推動玉文化走向世界,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當地政府的正確引導,需要玉雕行業協會的積極協調,需要玉雕創作者自身技能的提升。
關鍵詞:玉石文化;玉雕;人才
中國玉器起源于八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個中華民族特有的玉石文化傳承了八千多年,在傳承的過程中不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改良變化,使玉雕工藝趨日漸向于成熟,使玉雕作品的表現文化內涵日漸增長,玉雕作品日漸趨向于藝術品。無論是中國古代還是當代,中華民族喜愛玉器都多于其他國家的人民,對玉石文化的重視程度也遠超其他國家。所以很多人聽到玉器,就會想起中國。但是,我們也有義務,把玉石文化這顆璀璨的寶珠介紹給全世界所有的珠寶玉石愛好者,讓玉石走向世界,讓玉石文化在更多的國家生根發芽。
一、玉雕行業的現狀
玉雕工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是沒有國度,沒有民族界限,沒有地域限制的。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物質文化需求日漸增長,玉雕行業迎來了一次跨越式的發展。從舊時代的純手工制作,慢工出細活,開始走向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全國各地開始出現各種玉器銷售大賣場,各種玉石加工基地等等。有的城市甚至把玉石產業作為一種特色支柱產業,發展玉石特色小鎮,玉雕行業已經成為一個城市的招牌和名片。也隨著改革開放春風吹來,中國沿海城市對外交流和經貿合作的加深,玉石文化開始走出國門,走向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認識到玉石,了解到中國傳統的玉石文化,并深深地被玉石文化的內涵和神韻所感化。
同時,玉雕行業的發展也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而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開始走進我們的視野,沖擊著中國的傳統文化。西方文化有其優秀值得學習的部分,我們應擦亮雙眼,明辨是非,辯證地看待西方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其先進的成分為我所用。玉雕行業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市場上逐漸出現例如西方三圣等西方文化的玉雕產品。中西方融合,是當代玉雕行業發展一個鮮明的特征。
二、玉雕藝術走向世界需要多方的努力
把玉石文化推向世界,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首先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支持。只有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玉雕行業發展才有一個明確的方向目標,政府科學制定、出臺實施玉雕行業發展規范,使玉雕行業發展有依有據,規范系統地進行。政府可投入更多的資金支持,設立專門的玉雕行業的基金,鼓勵玉雕行業的發展。只有規范合理可持續地發展,玉雕行業才會越來越好,越來越繁榮昌盛。才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的優秀玉雕愛好者和玉雕創作者從事玉雕創作這個行業,不斷壯大玉雕創作的隊伍,不斷提高玉雕創作的技藝水平和文化內涵、文化修養。
行業協會作為政府與玉雕市場的一個溝通的橋梁,應該要起到其獨特的作用。行業協會應努力維護玉雕行業發展的正確方向,溝通協調政府與玉石經營主,維護玉石經營主的合法權益。傳達政府的文件精神和發展目標,引導玉雕行業向縱深發展。一個混亂的行業,無法長久發展。行業協會應主辦更多的玉石雕刻技藝培訓班,指導開展玉石雕刻技師資格證考試。為玉雕行業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目前我國玉雕行業發展遇到的困境,大部分都與玉雕行業人才的匱乏有關系。傳統的收徒傳藝的培養模式,逐漸不能滿足新時代的玉雕行業發展的需要。玉雕人才需要到高校學府接受專業系統的技能培訓,才能更好地從事玉雕創作。
三、玉雕創作者自身的努力是行業發展最重要的根基
玉雕行業能夠走向世界,需要提高玉雕工藝,提升玉雕作品的文化內涵。從事玉雕創作的每一個工匠,都應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不斷進修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才能創作出更多受歡迎的玉雕作品,才能把玉雕作品介紹給全世界的玉石愛好者。才能不斷地擦亮中國玉器這個千年的文化名牌。也只有不斷提升個人的技能,才能在玉雕行業這個大潮流中不被市場淘汰。
中國作為一個工匠大國,玉雕工匠們應始終堅持和發揚中國民族的“工匠精神”,保持專注和認真,不被物欲橫流的社會所感染,保持出于污泥而不染的凈化心靈,從事這個精雕細琢的手工活。當代快節奏的社會發展,也不斷沖擊著玉雕行業的發展。玉雕機器的改良和優化,提升了玉雕制作的周期和時間,使玉雕作品在短時間內呈現觀眾的眼前。但玉雕工匠也必須始終保持雕刻的技能,才能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玉雕作品。千篇一律、大同小異的玉雕作品很快就會被市場所淘汰。只有創作出具有文化內涵和高超技藝的玉雕作品,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心靈的交流,長久存活在觀眾的心中。這是一個玉雕工匠永恒追求的話題,藝術無止境,只有不斷攀登。才能使作品不斷趨向于一件藝術品,才能使玉雕走向全世界,被全世界的珠寶玉石愛好者接受和喜愛。這是我們玉雕工匠一個共同努力的目標和方向,需要持之以恒,長久堅持,永無止境。
作者簡介:李漢波,四會市金家玉器專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