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藝術是聲音的藝術,更是情感的藝術,想要完成好一首聲樂作品,不僅需要演唱者具備高超的聲音技巧,還需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本文將從構成文化素養的幾個方面入手,探究文化素養對聲樂演唱的重要性,并著重分析演唱者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關鍵詞:聲樂演唱;文化素養;提高;重要性
不論學習任何專業,都需要良好且深厚的文化素養,曾有多位藝術家都曾強調過文化素養對于學習藝術的重要性。作為演唱者,在演繹一首歌曲時,不僅需要扎實的聲音技巧,更需要文化素養作為基石,才能更加精準地把握作品風格,理解作品內涵,與聲音技巧相輔相成,才能唱出震撼心靈的動人旋律。演唱者如何提高文化素養呢?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具備善良正直的道德情操
聲樂演唱是聲音的藝術,更是情感的藝術,歌聲向聽眾傳遞的應是善良和溫暖,陽光和正義,因此就要求演唱者首先具備一顆善良正直的心,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這就要求演唱者平時要多讀書,多學習不同專業的知識,多沉淀內心,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做一個內心豐盈的人。弘揚正能量,用善良、充滿正能量的心態面對生活,迎接生活的種種挑戰,從生活中不斷提高道德情操,才能更加真切地將歌曲內涵表達出來,唱出最飽滿、最溫暖的聲音。
二、注重建立良好的文學基礎
聲樂作品是音樂和的文學的結合,演唱一首歌曲之前,不僅要熟悉作品的音樂特征,更要了解作品的寫作背景及其思想內涵。這就要求演唱者具備一定的文學常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才能使之與作品的音樂性完美結合,最終完成好一首聲樂作品。以北宋文學家蘇軾作詞,代作曲家敖昌群作曲的藝術歌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為例,這是一首宋詞,就需要對宋詞相關文學常識以及蘇軾本人有相當的了解。宋詞是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與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的特點使其越來越多地被譜寫成曲,作為歌曲被傳唱下來。蘇軾北宋豪放派詞人,該首詞是蘇軾為紀念其亡妻創作的一首悼亡詞,因此兼收了婉約派特點,是一首為數不多的豪放派詞人的婉約之作。該首詞分為上下兩闕,上闋紀實,抒發愛妻已逝之悲與相思之苦,為實寫;下闋記夢,敘述夢中相見的場景與相顧無言的復雜心情,為虛寫。在了解了宋詞的基本特點和詞人蘇軾的情感經歷、寫作動機后才能在演唱時唱出層次性,注重故事情節的推動性,結合詞作者內心的情感變化進行演唱處理,這都是基于對文學常識的學習基礎之上的。
三、訓練扎實的語言功底
一首歌曲的歌詞承載著傳遞歌曲基本內容的任務,所以咬字清晰對于歌曲的演唱就顯得至關重要。無論哪種語言的歌曲,都要求語言規范、吐字清晰。發音的準確性、良好的語感對歌曲風格內容的準確把握十分重要。在民族聲樂中,就特別強調“五聲”“十三轍”,注重“字頭”“字腹”“字尾”,以及咬字、歸韻。外文歌曲同樣有自身的發音特點,以意大利語歌曲為例,意大利語講究元音的規范,此外,不僅要注重元音、輔音發音清晰,輔音還有清輔音、濁輔音之分。另外還需注意重讀規律,掌握了以上發音規則才能唱出語感,準確表達歌曲內容。
四、音樂理論及音樂常識的學習
每一首聲樂作品有其自身的創作背景、產生年代,都會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每一位詞曲作家也有其不同的創作風格和對音樂的理解。因此演唱一首歌曲之前要對作品所包含的音樂常識有基本的了解,例如作品處于音樂史的哪一個階段,詞曲作者的國籍、生活背景、創作風格,還有音樂理論知識的積累,分析作品的和聲、曲式特征,旋律走向,這些都是演唱歌曲的基礎。以女高音詠嘆調《人們叫我咪咪》為例,這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創作的歌劇《波西米亞人》中咪咪的詠嘆調。要演唱這首作品,就要首先了解作品產生的歷史時期、創作風格,該部歌劇的故事背景、劇情走向,主人公咪咪的性格特征等。該首作品的作者普契尼是浪漫主義時期意大利作曲家,因此就要對音樂史上的“浪漫主義時期”有基本的了解。浪漫主義時期是指約從1820年至1910年左右,西方音樂史中的浪漫主義時期。浪漫主義的音樂富于色彩和感情,提倡整體藝術觀。普契尼就是這一時期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歌劇《波西米亞人》被認為是普契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人們叫我咪咪》是劇中女主人公咪咪的一首詠嘆調,咪咪是一個繡花女,該選段來自歌劇的第一幕,是詩人魯道夫在向咪咪表達愛慕之情后,咪咪對他的傾訴。整首作品旋律線條連貫,如泣如訴,悠揚動人。從調式和曲式方向分析來看,作品調性是D大調,節拍在2/4與4/4拍間替換。結構:第一部分屬宣敘調。這里是咪咪對自己身世的基本講述。第二部分轉4/4拍。流暢的旋律和節奏的變化將咪咪天真、可愛的性格描繪得栩栩如生。第三部分音樂是小快板。咪咪繼續講述自己的生活,尾聲是一個短短的宣敘調。基于上述音樂常識再對作品進行分析,才能將歌曲的音樂特征梳理清晰,準確把握作品風格。
五、結語
聲樂藝術是傳遞美好心靈的藝術,演唱者在學習演唱技巧的同時應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以文化素養作為演唱這門藝術的養料,加以良好的聲音技巧,才能把真正美好動人、由心出發的聲音傳遞出去。每一位歌者更要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不論是歌唱演員還是聲樂學習者,都有責任和義務不斷提升自身文化素養,才能以聲音的形式將時代的正能量傳遞出去,為我國蓬勃發展的文化藝術奉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王亞瓊.聲樂演唱者應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J].音樂時空,2014(18):148.
[2]張麗麗.探究文化素養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J].藝術評鑒,2017(23):58-60.
[3]李雯靚.如何在民族聲樂教學中進行相關文化的滲透和提升文化素養[J].藝術研究,2017(01):203-205.
作者簡介:張琳曼(1992.1-),女,河北省保定市人,研究生,河北傳媒學院,專業為音樂,研究方向為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