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要:主要以分析高等院校工藝美術專業在市場經濟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大環境下培養應用型人才,工藝美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教學模式培養的研究與實踐的過程中,傳統手工藝得到了傳承和創新發展,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傳統技藝的傳承、個性化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產業鏈條的完善,都使得工藝美術教育肩負著歷史責任和社會使命。工藝美術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順應了全球經濟創新驅動的熱潮,更是創新型國家建設和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求,工藝美術專業教學模式也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教育基礎。
關鍵詞:工藝美術;創新創業;實踐教學
一、引言
創業教育源于西方國家,1947年邁爾斯·梅斯(MylesMace)為哈佛商學院MBA學生開設新課程《新創企業管理》,眾多的創業學研究者將這門課程的設立認為是西方大學創業教育起點,國外許多大學建立了以主導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相比之下,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比較薄弱,但隨著近些年國家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愈加重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在國內進展迅猛。
工藝美術是民族文化瑰寶,是現代藝術設計的源泉。工藝美術教育以人為本,具有一定的技巧和藝術性。2014年02月,《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明確提出“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等新型、高端服務業發展,促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助力。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以“互聯網+”、創客基地、用戶體驗、交互設計等為核心的新型文化形式遍地開花,極大地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生產方式,工藝美術在文創產業的帶動下重獲新生。
二、創新創業背景下美術教學改革與實踐的重要意義
在2014年的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理念,“國家發展需要創新性人才”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指導目標。創新是國家與民族發展進步的根基,而在全球一體化經濟發展背景下,國家鼓勵更多的優秀人才創新創業,并從政策、經濟、文化等諸多層面為創業者提供支持,用實際行動幫扶創業者獲得物質財富與精神滿足。與此同時,創新創業的全面發展也從另一層面突出我國人力資源的優勢,強烈的創新意識與先進的創新精神,為我國市場經濟良性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多年以來,我國高職院校將“技能”“創新”“創業”作為培養人才的基本理念,通過專業化的教育培訓,立足社會與國家發展需要,輸出優秀的創新人才。尤其我國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高職院校學生作為年輕一代群體,更能以最快的速度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熟練運用新興的互聯網技術手段帶動創新創業的發展。另外在國家倡導創新創業的大背景下,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諸多互聯網時代企業每年都給大學生提供了創新創業的技術指導與資金支持,國家也在致力于推動新興企業發展,催生微觀經濟。基于此,創新創業背景下實現高職院校美術教學改革與實踐具有現實意義,緊密圍繞創新創業的發展目標,讓美術教育活動盡快適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發展需求已迫在眉睫。
三、創新創業背景下美術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有效路徑
(一)推進全面的美術課程體系創新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理論為主、單向傳播的教育模式,而是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這一背景下,盡快推進全面的美術課程體系創新非常必要。例如針對高職院校美術專業的發展需求,通過信息技術平臺承接服裝企業的訂單業務,在網絡平臺設計服裝品牌店形象,再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平臺等加大宣傳力度。期末結合學生的設計成果以及實際在線銷售業績綜合考評,這樣也就將美術課程的理論教育與實踐活動密切結合,讓學生切身體會創新創業的過程,提高創新創業綜合發展能力。
(二)拓展豐富的美術課后實踐活動
豐富的美術課后實踐活動,帶給學生更廣泛的探索空間,豐富自我展示的舞臺,為創新創業發展夯實基礎。例如結合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外出寫生,了解不同地區的民俗風情、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等,在濃厚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中調動美術創作靈感;再如組織豐富多彩的、開放性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開辦畫展、攝影展,舉辦書法比賽、攝影比賽,邀請名家來校開展講座等等。層次豐富、形式多樣的藝術活動實踐讓學生開闊視域、積累創新創業的經驗。
(三)搭建廣泛的美術產教一體平臺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基于大數據與智能化的發展方向,為高職院校美術教學改革與實踐搭建了廣闊的平臺,實現產教一體化發展。以環藝設計為例,基于互聯網平臺整合豐富的資源,通過校企合作完善項目庫,成立工作室,在環藝人才教育的理論課程中植入實訓項目,讓企業的真實項目資源走進美術課堂,學生能實際參與設計辦公室、賣場空間、家居等項目,邀請學校導師與企業專家全程參與和扶持人才培養方案,為學生提供專業化的指導。通過產教一體平臺調動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興致,真實體驗創新創業項目并從中獲得成長。
(四)落實科學的美術人才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美術教學活動的改革與創新要緊密圍繞創新創業發展精神,培養更多高素質、實用型、技能型的復合人才。由此,高職院校在營造創新創業教育環境、規劃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基礎上,為了真正將教育改革目標落實到位,還應進一步完善課程改革的規劃制度,并將美術教學改革與實踐效果作為課程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引起老師與學生的充分重視。例如針對美術專業的學生考核,除了基本理論知識以外,還要綜合性考評其創新創業意識態度,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獲得哪些創新創業成果等等,進一步強化美術人才的創新思維能力、實踐發展能力與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四、結語
大學生實踐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聯系實踐的主要途徑,是提高大學生實踐、創新與創業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引導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構建大學生實踐長效機制,確保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質量,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高校的美術專業學生不但要獲得相應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創新創業思維,以此來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雖然在培養創新創業思維方面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和困難,但是通過國家和政府給予一定的支持、學校在設置課程上的重視、家長的大力支持以及學生自己敢于面對困難的多方努力下,勢必會提升學生在掌握美術專業知識基礎上,提升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秦英翔,靳小紅.玉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以鎮平縣工藝美術中等職業學校為例[J].河南教育(職成教),2018(Z1):81-82.
[2]商虹.色彩訓練在工藝美術專業色彩教學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14):104.
[3]王瑋.3D打印技術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應用與創新——以山東工藝美術學院3D打印技術中心為例[J].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8(03):97-99.
[4]黃燕萍.互聯網+形勢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以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為例[J].高教學刊,2018(10):39-41.
[5]張金星.論高等院校工藝美術專業的技藝傳承[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33(04):110-113.
[6]曹鷺.獨立學院工藝美術專業陶藝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以長青學院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