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麗
摘要:工筆花鳥畫興起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于兩宋時期,元代文人水墨勝于工筆,明清時期寫意、工筆相映生輝,寫意畫的出現為工筆花鳥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工筆花鳥的創作開始注重寫意性和筆墨情懷,自然景物是工筆花鳥畫的創作源泉,唐代張璪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藝術創作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一件好的工筆花鳥畫作品,是要通過寫生自然,觀察自然等手段使形象得到升華,才能成為真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作品。
關鍵詞:工筆;創作;寫生
一、工筆花鳥畫的表現范圍
自然景物千差萬別,形態各異,只有體驗生活,到大自然中捕捉生動的形象,才能創作出形神兼備的作品,寫生的作用主要有兩點: 一是用來訓練基本功,通過寫生了解花鳥動物的造型特征、結構規律、生活習性及周圍的環境、氣氛等,提高我們的觀察力和造型能力,在腦中形成物象記憶,并且通過寫生捕捉自然景物,培育我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培養我們的審美水平。二是通過寫生更主要的為藝術提供更多的創作素材,通過我們的收集處理成為資料,形成元素,以便后期創作打好基礎。
中國畫不是直接去描繪自然、刻畫物象,而是以自然為依托,通過似像非像的表現形式來表達物象的內在精神,具體是用筆墨表現內心情感,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攝影照片進入了畫家的視野,為畫家提供了很多創作上的便捷,然而,攝影是一門藝術,他是照搬自然、再現自然的藝術,而繪畫則不同,他是表現自然、升華自然的藝術,所以照片只能作為參考借鑒的資料而不能成為創作藝術作品的手段,不能完全依賴照片,不然,你創作的作品是沒有生機和活力的。另一種情況是,很多同學在寫生中一味地摹寫自然、模仿自然,被動的再現自然,缺少主觀的自我把握的藝術語言來處理畫面,畫到最后可能也是一幅寫實照片,也沒有什么藝術的價值可言,也達不到創作的水準和要求,所以要想把寫生升華為創作是需要一定的主觀處理和認知的過程的。
工筆花鳥很繁復精細,很多同學以為畫的很細致很形象就是工筆花鳥的精髓所在,其實不然,工筆畫有一定的寫意性和寫意精神的,工筆畫用線表達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寫意精神的,古人總結線條的十八描,中國工筆花鳥畫也講究意境,實中有虛,畫虛求實,虛實相生,計白當黑等要把自己的主觀思想加上去的。另外,工筆花鳥著重精細見功夫,要在寫生之前高度理解花卉動物等物象的生長規律和結構,比如,我們要寫生一株花卉,首先要知道所畫的花卉是草本還是木本,根莖有什么特點,葉子是對生還是互生,葉子的形態特點,包括葉筋的走向,花瓣的形狀、特點等等,在畫的過程中,要緊抓住特征,適當的取舍概括,強調感受,主觀處理,決不能被動的描摹,只要是不違背自然規律,適當的夸張,變形是最好的,也可以移花接木、主觀取舍來豐富和完善畫面。
二、花鳥畫的寫生是思想意識的轉換,情感的轉變過程
當眾多的花草樹木等物象呈現面前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感官物象,尋找并抓住能夠讓你心動的靈魂震撼的景色,你的興奮點是短暫的,要抓住第一感覺選擇景物,你才會更好的表現他們,你喜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感染著你,你才能夠讓你有作畫欲望的沖動,想急切的表現它,花草亦有情,要有情感上的相互交流轉換,認知他們、了解他們,熟悉植物的生活習性,生長特點,和周圍環境。比如蘭花,清秀典雅俊美,葉子飄動舒長,色彩清秀艷麗,氣質不俗,有君子風范;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花瓣飽滿靚麗,花頭大氣端莊,枝莖挺拔有力,葉子寬闊碩大;牡丹富貴典雅、艷麗茂盛具有富貴吉祥的風度氣質;芭蕉雄偉高聳,飽滿豐盈等等,這些都是對植物的情感表達,情融心中,才會筆筆生輝,將自然美提升為人性美、內在美、藝術美,你的創作作品才會有情感,有韻味。
三、畫面的構成、構圖關系
將自然形象進行選擇和提煉成為藝術形象,很不容易,這個由視覺思維轉換成藝術形象的過程,是需要反復推敲和琢磨的,很多同學不重視畫小稿小圖,總是急于動筆,可能剛開始的作畫沖動和情感還有,等畫到一部分的時候就亂了方寸,看到哪里畫到哪里,推著畫,結果是畫到最后一塌糊涂,想轉化為創作就很難了,畫面已經偏離的最初的想法和情感,要想創作出符合藝術美的畫面,構圖就至關重要,構圖的方法種類很多,從傳統到現代,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任意選擇,但要根據所選景物把控構圖的角度構建原則,均衡與對比,節奏和韻律,畫眼位置,圖形的分布,黑白灰的分布等等寥寥幾筆勾畫出來草圖,為下一步寫生創作做好鋪墊和經營全局。中國畫蘊含著強烈的生命意識,空間意識,時間意識,而這些用過藝術語言特殊處理來表達的,不了解中國畫的表現本質和手段、不會整體布局,畫到最后充其量只是記錄而不是寫生,最終無法轉換創作。當我們通過寫生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和素材,就可以運用這些元素來進行大創作,根據寫生作品構思新的創作內容和題材,對大量的構思草圖,寫生作品,反復推敲,以及各個元素的精心規劃和布置,構成關系等,然后繪制黑白灰稿。
繪畫是一個擁有自己獨立視覺藝術語言的藝術,點線面,黑白灰如何分布,就是經營位置,也是構圖規律,中國畫傳統的構圖法則是“謝赫六法”,而現代中國畫構圖要有時代的特征,注重多種形式,注重視覺規律和視覺心理,二十世紀中國畫大家潘天壽以自己的創作體會對處理遠近、虛實、疏密、長短、取舍、邊框、空白等方面進行了解釋,而葉淺予先生也曾經在中國畫構圖規律上做了完整的探究?;钴S在二十至二十一世紀的當代畫家們更是從西化的構圖中吸取豐富的經驗,并能結合時代的發展,在傳統的基礎上創作出大量的符合中國審美要求的視覺規律,比如,滿構圖、屏障型構圖、多幅構圖等等,現代工筆畫構圖不僅講究構圖也講究構成,構圖是平面的,構成是平面的也是立體的,現代工筆講究骨架、邊框和位置的分布等,注重研究畫面的關系,諸如:黑白灰,點線面,形狀、位置、疏密、方向等。
四、設色和技法是工筆花鳥畫關鍵的設計內容和重要的表現語言
中國古代畫論謝赫六法中強調“隨類賦彩”是中國畫傳統的設色模式,是指不囿于瞬間光暗變化的固有色為基礎,不追求環境和光源色,形成潔凈、明快的藝術美感,郭熙《林泉高致》中說,水色,春綠,夏碧、秋青、冬黑,這是水色在不同的季節里呈現的固有色調,中國繪畫不求西方繪畫講究光色變化,追求單純求豐富求對比,多采用平涂和暈染的方法,在一色中求變化即濃淡暈染,適當的暈染交代結構關系足矣,打破環境色的束縛,充分運用色彩的變化和情感性象征性,發揮想象靈活使用色彩。
中國畫的筆墨是造型的基本手段,常常以墨為主,以色為輔,古人講:色不礙墨,墨不礙色。中國繪畫的造型結構主要靠墨來完成的,墨是結構之骨干框架,墨色是中國繪畫的主體和領導者。墨與色的對比,是中國繪畫色彩中基本的對比因素,墨色是中性色,他和任何色彩放在一起都可以調和,任何不調和的色彩只要有他就能調和。
工筆花鳥畫,在表現技法上運用了勾勒,暈染,皴擦等,要求明凈不薄,渾厚不臟,多層暈染,薄中見厚,工整細致,著眼于結構,以勾線為主,不同的物象不同的勾線方式,比如,花頭,枝干等質感不同用線不同,要有對比區別,在創作中不可缺失,這樣才能體現中國畫的文化特色。
筆墨當隨時代,現代繪畫創作不斷發展與時代同行,要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發現研究新的方法,可以從用筆,色彩,技法上不斷創新,比如,中國畫顏料,水彩,丙烯,水粉,金箔等都可以融入創作中,現代藝術是包容的、開放的,可以借鑒西畫造型,來豐富我們的視覺力度和造型語言,也可以借鑒日本,韓國的一些繪畫,使用巖彩,弱化線條,強調色彩,材質,裝飾的美感,現代繪畫講究獨出心裁,特技,與眾不同,也充實和豐富了工筆花鳥畫的審美內涵。
五、結語
中國花鳥畫有著獨特的語言魅力和審美價值,我們要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在思想上,技法上,題材上不斷創新,創作出符合我們時代的藝術品,重視寫生,多走進大自然,寫生是源泉,是動力,是母體,切忌寫生不是單單收集資料,更重要的是寫生也是創作,藝術的本質是表現不是再現,只有體會了、觀察了、思考了才能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融入畫面中成為藝術作品;只有深入生活了、感受生活了、融入大自然了,才能創作出有靈魂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