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設計戲曲演出的擴音聲場,合理布局音箱的位置,運用技術手段,進行藝術的創造,以完美展現舞臺表演的真實聲音。一般擴音系統的聲場設計分為兩大類即集中式和分散式。集中式的音箱組成了標準的立體聲分離模式聲場,使聲音具有立體方位感和臨場感;分散布置的音箱會拉近觀眾的聽感距離,增進聲音的親切感、柔和感,同時保障了聲音的有效傳播,使視覺與聽覺完美結合。
關鍵詞:擴音系統;戲曲演出;聲場設計
戲曲演出的擴音任務是解決自然聲源的聲功率不足,把握演員聲腔與各伴奏樂器的聲部平衡,同時,對音源進行適度的修飾與美化,以達到標準的聲壓和聲場,滿足觀眾欣賞節目的必要手段。如何設計戲曲演出的擴音聲場,合理布局音箱的位置,使整個擴音聲場內聲音清晰,聲功率分布均勻,聲波輻射方向與自然聲源相一致,且在整個擴音過程中無聲反饋現象,是擴音聲場中的重要指標。現結合本人多年來的舞臺實踐,對戲曲演出中的擴音聲場設計略談一二。
戲曲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種類繁多,基本表現形式涵蓋唱、念、做、打。在戲曲的演出過程中不僅是演員的聲腔表演,還是樂器的托腔伴奏,以及配合演員表演所需的各種音響、音效,均需要音響工作的參與和演繹。舞臺音響是演出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擴音聲場的優劣直接關系到表演者藝術水平的正常發揮和整臺劇目演出的成功與否。
擴音聲場設計是運用技術手段,進行藝術的創造,是利用系統設備對聲音進行合理的定位,以完美展現舞臺表演的真實聲音為目的,力求準確地還原和再現表演的真實感、自然感、時空感、方位感;以劇中人物的聲腔藝術以及特定情境中所需要的音響效果,藝術性地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渲染舞臺氣氛,增強演員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信心和動力,為劇情服務、為觀眾服務。
一、觀眾區的聲場設計
良好的音響系統應能滿足聲像與圖像的基本一致,使直達聲和反射聲能夠按照一定的比例結合,使音色干濕有度,悅耳動聽。在傳統的戲曲演出中,根據表演區與觀眾區的不同屬性,合理選定音箱的幅射特性和安裝方案,一般擴音系統的聲場設計分為兩大類即集中式和分散式。
集中式聲場的音箱分別安裝在表演區或舞臺口外側的兩邊,可選用二分頻、三分頻線性陣列音箱,由于線陣音箱具有相同的振幅與相位,具有水平方向角度一定、垂直方向較窄的指向特性,可以遠距離輻射。其聲波穿透力強、頻率響應寬,聲音覆蓋范圍廣、擴散均勻,能夠使更大范圍內的觀眾欣賞到立體聲音響效果。
分散式聲場是將擴音聲場的區域分成多個分區,采用多組分散揚聲器系統,用多只音箱進行多點布置。這種音箱采用小口徑全屏帶揚聲器組成,在觀眾區內均勻布置,使不同的位置都有相同的聲壓,使用這種方式在擴音時不易產生聲反饋,特別適宜于觀眾區不規則的擴音場所,或觀眾區比較縱深的劇場。同時分散布置的音箱會拉近觀眾的聽感距離,增進聲音的親切感、柔和感,同時也提高了聲音的清晰度,保障了聲音的有效傳播,便于觀眾更好地欣賞劇情,使視覺與聽覺完美結合。
以上兩種方式在實際使用中也有一定的缺陷,集中式聲場聲像統一,前區聲音純凈、清晰,在較大的場所和空間使用時,聲場不均勻度增大,會使觀眾區的后部分清晰度變差、聲壓不足、高頻損失嚴重。音量提升后,在使用話筒擴音時,容易產生聲反饋的嘯叫現象。而使用分散式方式時聲場不均勻度小,聲場前區和后區的聲壓級相差不大,但在觀眾區的后部分離舞臺較遠的地方,由于表演者傳來的自然聲源滯后于音箱的重放聲,所以后區的擴音系統必須根據距離舞臺的距離加入適量的延時,才能使擴音與自然聲源同時到達觀眾區。因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將兩種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即能克服集中式擴音系統的前區音量強,后區弱的缺陷,又可以解決分散式擴音系統中與音響效果與聲源方向不一致的問題。這樣形成一主一輔的擴音聲場方式。主輔音箱均由獨立的放大及處理系統推動,在保證主音箱對輔助音箱的掩蔽效應時,適度控制后區輔助音箱的聲功率,否則會降低聲音的清晰度,導致方位感錯亂,破壞整個音響效果,影響觀眾的欣賞情緒。
二、舞臺表演區的聲場設計
在同一個劇場內,舞臺表演區與觀眾區是兩個不同的聲場空間,一般情況下音響工作的主要資源和重點都相對集中到觀眾區,舞臺表演區的聲場效果往往受到忽視。作為戲曲演出的舞臺,演員的表演要求以聲傳情、聲情并茂,良好的聲場效果能有效激發演員的創作和表演熱情,能更好地幫助演員入情入戲。但在舞臺表演區內,因構造空間大,反射面少,演出中大量幕布、布景的使用,使聲波缺少反射,自然混響不足;且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大多佩戴靈敏度極高的電容式領夾話筒或耳麥,如僅僅依靠返送音箱構建的聲場時極易產生聲反饋,破壞音響效果。
因此,在設計表演區聲場時,應適度調整觀眾區音箱的輻射角度和方位,有效增加舞臺區接收的反射聲比例,使演員盡最大限度地感受到觀眾區的聲場氛圍,條件許可時刻,多點配置舞臺返送音箱,以改善舞臺區的聲場環境,提高聲壓均勻度和聲波覆蓋率,讓演員更好地融入戲中、融入劇情,為表演者創造出一個能正常發揮演藝水平的聲場空間。
作者簡介:吳大鵬,池州市黃梅戲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