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學作為中國文化上的獨特傳承,一直流傳至今。無論是在古代傳統文學上承上啟下的美,還是在建筑行業的對稱美,甚至是在中國傳統繪畫上的意境美,都深深烙印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當中。而意境美更是美學上相對較為難以理解的,不但因為在意境營造上比較困難,而且在讀者或者觀者對于作者意境的理解上都是難以統一的。但是這并不影響意境美是中國傳統畫家的畢生追求目標。本文對中國畫在空間上的意境美進行淺要分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中國畫中對于精神節操上的陶冶。
關鍵詞:中國畫;空間透視;意境
中國畫,作為中國傳統古典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一直流傳至今,在這么多年的時間中,一直在不斷地發展和壯大。經過近千年的發展歷程,逐步形成了文人畫、宮廷畫和民間畫這三種不同的分支。在文化造詣上,不但吸收和借鑒民族精神,而且還融合哲學觀念,在精神上對觀者的審美進行進一步沖擊。是真正的視覺上的藝術表現形式。
一、中國畫的意境
意境,在中國的古典傳統文化中一直是作為主觀感情的表達形式,通過對思維空間的營造,來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思想感情。中國畫在意境上的主要表達方式就是在意的傳達上,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對自身思想感情進行有效的表達和傳遞。將自身的情感和思想融入作品之中[1]。這就使得在思維空間的建立成了更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方式,因此營造不同的意境來傳達不同層次的思想內涵成了各個畫家畢生追求的目標。中國畫對于意境的表現方式主要是通過對空間感的營造上,適當地運用明暗關系和透視關系,在色彩上運用冷暖色調的差別來營造出對于物體之間的幾何層次關系,將實際的景色幻化為虛幻的境界,讓觀者能夠在一個平面的畫板山獲得對整幅畫的立體感和空間感。
中國畫歷來都是以詩詞和繪畫共同來表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傳達精神,在自身的作品中通過營造意境豐富整幅作品,將作者本身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將作品注入真正的靈魂,使其存在有必然意義。最終在欣賞者的角度來看,更深的意境層次能更好地和作者達到精神上的交流、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更好地讓觀者理解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和內涵。在精神境界上有更深層次的交流。
二、中國畫在空間上的具體表現方法
(一)對空間感的構造
繪畫作品因為其平面性會在表達情感和傳遞內涵上受到些許限制,但是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靠的是在空間意境上的構造,通過在有限的平面畫板之上,營造出立體感、空間感和縱深感,使觀者有深處其中的明顯感官上的共鳴。因此如何構造空間是繪畫美的重要體現。將在同一平面的事物和形象進行整合,使其能達到在平面上呈現出立體感,完成對作者思想的表達作用,這也是構造空間感的重要意義。中國傳統的繪畫文化當中,構造空間就是指如何對畫面主體進行布局,從遠到近,從大到小。無論是在細節上的布局還是在整體上的勾勒都是對于整幅畫面的空間感進行構造[2]。這樣為觀者帶來的就是整體上觀感舒服,不會丟失細節,對畫面主體的表達也足夠突出,使作品看起來主次分明,思想上的傳達和內涵上的表現更加得當,明顯能夠在平面作品上體會到強烈的空間感和距離感,在視野上的觀感打破了傳統視角的限制。更容易讓觀者融入空間感的內容中去,讓觀者和作者的精神產生強烈共鳴。
(二)營造空間意境
空間感的構造不是一種單一的方法,中國畫的空間感展示也不是只有一種形式。除開構造空間感之外,還可以在繪畫本身上對空間和意境進行進一步的構造和改觀。中國傳統的古典畫都是水墨畫為主,一筆一墨勾勒出整個空間意境,在整個意境中穿插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一定的空間意境。主要方法還是需要在一筆一墨的勾勒中做出適當手法上的改變。可以通過筆畫的深淺塑造形象時對于物體的立體性進行描述。深淺不一的筆畫和凹凸有致的手法可以使物體被塑造的同時具有更強的空間意境,感官上具有更強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還有色彩對整幅作品情緒上的影響,相對來說色彩上的明暗對比給人的感覺是十分強烈的,更好色彩的運用對于空間意境上的營造也有一定程度上的作用[3]。藝術精神上的傳達不但要通過營造意境進行更有利的傳播而且在使用空間描述的時候也有奇效。合理利用好透視關系,色彩關系對于空間意境的營造有著不可磨滅的效果。能更好地在藝術精神的主觀和客觀傳播當中站穩腳跟。為中國畫的發展和延續提供更有力的理論和實踐支持。
三、結束語
中國畫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美感,這種獨特不僅是在作畫方式上的不同,更多的是體現在如何在平面上一張普通紙上用顏料勾畫出空間感縱深感很強的美景,這種獨特的美代表著中國畫在空間上的造詣,給觀者帶來意境上的統一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在視覺上和精神上得到雙重享受。
參考文獻:
[1]王紹霞.論中國畫的空間意境[J].藝術科技,2018,31(3):100.
[2]王光濤.解析中國畫特殊的空間意境[J].大眾文藝,2017(18):103.
[3]張船.論中國畫的意象空間表達[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9(6):42.
作者簡介:黃春成(1952.1.10),男,漢族,籍貫河南省開封市土柏崗鄉,學歷為大專,教師,開封市順河區土柏崗小學,主要從事基層美術教育,研究方向為中國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