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目前群眾文化活動中推動音樂普及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相關的普及教育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音樂普及教育;推動措施
一、前言
在我國基層文化的發展中,群眾文化是其中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也是目前所有藝術中普及度最為廣泛的文化形式。而在群眾文化中融入音樂元素,可以使更多的群眾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去,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感受文化和音樂帶給他們的獨特魅力,進而加深對群眾文化組織的認知,促進對文化組織的信賴程度,最終促進文化活動組織的良好的發展和建設。
二、群眾文化中推動音樂普及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成熟的音樂活動環境
目前我們所見到最多融入音樂元素的群體文化活動形式就是廣場舞,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其對于環境和場地的要求并不高,并且有大量的人群參與到其中[1]。但是在廣場舞活動進行過程中可以發現,雖然其受到很多人歡迎和喜歡,但是首先其需要一定的場地面積,這樣會嚴重影響其他一些文化活動的開展,尤其在大城市中,一些小區廣場、公園場地都成為廣場的活動區域,對于一些大型的舞蹈比賽或者音樂比賽而言具有較大的影響。另外廣場舞的音樂聲音較大,對于一些其他帶有音樂的活動影響較大,同時缺少相關專業教師的指導,人們隨心所欲,難以提升群體的音樂能力。
(二)活動群體老齡化問題嚴重
目前我國所開展的群體文化活動一般都會在基層舉辦,帶有濃郁的基層文化特點,雖然很多人能夠參與到其中,由于一些年輕人和中年人有著極大的工作壓力,在下班之后只想好好休息,根本無法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并且還有人認為這些活動只屬于老年人,最終導致這些群體文化活動的參與人群都向著老齡化發展,對于一些年輕人而言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三、群眾文化中音樂普及教育的具體推動措施
基于上述問題,下面本文提出在群眾文化中推動音樂普及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組織聲樂藝術創作活動
聲樂藝術在近些年的發展和推廣中,被大多數人所認可,使得更多的人群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這樣可以利用人們的思想和智慧進行音樂藝術創作,結合目前的音樂演唱形式或者歌曲的內涵進行創作[2]。其次可以將公眾號作為活動的一種推廣手段,使人們對我國聲樂文化歷史有著更深層次的認知,讓群眾能夠在參與活動的同時借鑒傳統優秀文化來創作更加新穎的作品。例如在我國唐代就已經出現聲樂作品,并且該時期的經濟較為發達,一般都是以曲子的形式展現,而宋代和元朝市民音樂發展較快,進而通過不斷的改進成為現代音樂的初級階段,其中一些曲子已經被我們所熟知,例如《滿江紅》《天凈沙》等。另外還可以將聲樂的特點進行融合,進而分為不同的音樂形式,例如兒童歌曲、勞動人民歌曲等,然后舉行相關的演唱比賽等,充分調動人民參與的積極性。
(二)加強音樂的規范性
對于基層人們而言,群眾文化能夠直接影響其生活的總體質量和生活幸福感,因此為了提升音樂在人們之間的認知度,得到更多人們的認知和喜歡,需要有效地擴大群眾文化建設的具體范圍。但是有些人缺少對音樂美的感受,導致在活動進行時通常會出現一些搗亂的現象,這樣不僅能夠影響參與者的心情,并且不利于音樂因素在群體文化活動中的發展。因此需要當地政府和一些管家企業共同規范民眾的行為,讓群眾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關于文化活動規范的培訓,積極合理的提出創新意見,滿足自身的精神文化追求。
(三)積極吸引年輕人
在推動群眾文化活動宣傳過程中,需要針對年輕人宣傳做出一些關鍵措施,吸引年輕人加入群眾文化活動中,為群體增加活力,可以選擇社區公眾號首先推廣,讓人們了解關于音樂群眾活動的內涵和發展情況,找到更多的愛好相同人群[3]。另外需要及時摒棄一些傳統不良思量,保證音樂能夠在群眾活動中保持先進性,進而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使參與者的年齡變得更加豐富,從年齡較大人群向著年齡較小的人群遞進,不斷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并且可以結合當地情況創建一些關于年輕人的活動主題,例如歌唱比賽、舞蹈PK等,并且要充分利用休息時間來豐富年輕人的業余生活。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人們的幸福指數在不斷升高,這得力于各地所開展的不同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因此需要當地政府和文化組織部門加強對該活動的重視,普及音樂教育,利用先進的音樂元素來擴大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范圍,進而吸引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參與到活動中去。
參考文獻:
[1]張培.如何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推動音樂普及教育[J].北方音樂,2019,39(22):134+143.
[2]郭立霞,段昌峰.芻議音樂活動在社區群眾文化生活中的作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11):148-149.
[3]張明.探究群眾文化中的音樂教育培養對策[J].北方音樂,2017,37(07):224.
作者簡介:王文亮,夏津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