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
摘要:在時代不斷演變下,中國古典舞不僅傳承了傳統舞蹈基本元素啊,還結合了當代審美原理以及古代舞蹈美學,在不斷實踐與發展中,最終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而中國古典舞蹈身韻對于舞蹈教學具有重要作用,不僅為教學提供更多素材,同時也更好的展現出古典舞精髓。本文主要從訓練以及語言兩方面分析了中國古典舞身韻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與價值,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發揮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身韻;舞蹈教學;作用;價值
舞蹈藝術不同于其他藝術,舞蹈表演者無論是在身體素質方面還是在動作技巧方面,都需要具備較高的能力,尤其是中國舞蹈,除了需要注重舞蹈技巧之外,還要求舞蹈表演者身韻的充分展現。所以,在中國古典舞教學中,需要提高對身韻教學的關注。由此可見,本文對中國古典舞身韻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國古典舞身韻在舞蹈教學中的訓練功能與價值分析
從多數舞臺藝術看,都需要表演者具備良好的身體技能,所以表演藝術相應的身體功能需要不同的訓練。而中國古典舞,其中融合了情感與能力,因此,身韻的訓練功能與價值不僅要求培養一定得的素質與能力[1],還需要從肢體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進行培養,因而身韻教學中的訓練應表達主要體現在能力和語言兩方面。
(一)提升能力訓練成效
對于舞蹈表演者而言,如果對肌肉控制的能力可以為舞蹈表達情感時提供幫助,但很多舞蹈訓練者在此過程中難以達到相應的標準。而中國古典舞身韻則主要強調的是“內外結合”,此種方式可以促使舞者更好地控制身體肌肉。同時,在身體韻律的訓練中,通過內部呼吸,驅使動力,而后促進形體的形成,在以快慢、緊張、高低等身韻語言,促使舞者更好地控制身體,改善運動的各個方面。
(二)有助于促進語言性訓練
在身韻的基礎訓練過程中,語言性訓練的功能主要體現在身體本身的語言以及完整訓練系統訓練兩方面,通過不同特征的語言元素構成具有完整結構的身韻訓練,從而促使身體語言得以展現。在身韻比喻語言中,主要是對身體素材進行提煉[2],而后通過不同的可視化的語言特征,促使身韻教學在身體功能方面進一步演變,形成了中國古典舞蹈肢體語言表達的基礎訓練。此外,從整體身韻訓練體系看,具備一定的語言性功能。比如,從動作元素到動作語言再到動作之間的組合,此種教學模式,可以通過肢體語言提高訓練成效。
二、中國古典舞蹈身韻在舞蹈教學中的語言功能與價值分析
語言功能與價值主要表現在,舞蹈表演者將訓練的能力轉變為身體語言進行展現,可以說,正是由于舞蹈中身體動作的不同表現,才形成了舞蹈不同的風格。同時,不同的舞種風格也對舞者以及編舞提出了要求,不論是在創作舞蹈還是在舞臺表現時,都需要一起遵守[3]。
(一)肢體語言組合方式
古典舞身韻在結構語言中,主要強調的是即對立還要統一,通過身韻的肢體語言作用,為編舞者提供了舞蹈肢體語言表達創作的元素,賦予編舞者在空間上可以豐富創新思想,產生身韻肢體語言創造。
(二)不同的語言節奏融合
由于不同風格的舞蹈,其身體運動特征不同,但都需要與此舞蹈類型保持一致,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將身體語言化為舞蹈動作,進而實現創造出不同類型的舞蹈。在中國古典舞中,由于舞蹈動作在時間、空間、力量上存在一定得的節奏變化,也正是不同的節奏特點,才構造出了多種舞蹈種類特征和形象特征。在創造舞種的肢體語言特點及形象特點時,呼吸、節奏、動作之間的相互配合非常重要,即使同一動作運用不同的節奏進行處理,也會使得舞蹈表現出不一樣的風格。
三、提升中國古典舞蹈的身韻教學成效的具體實踐措施
(一)提高對舞蹈基礎的重視
在舞蹈基礎教學部分,包含了身體素質訓練,當然還包括了學生各方面的理論知識的訓練和學習,比如舞蹈基本術語、動律元素等[4]。
首先,要加強學生對舞蹈基本術語的了解。在實際教學前,教師首要任務就是要讓學生全面掌握身韻學習的術語,比如基本站姿、基本手位、基本手型等。其次,要注重對身韻基本節奏要素的培養。在身韻教學中,非常注重“神形合一,內外統一,身心結合”。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控制身體韻律節奏過程中,要通過心靈去調節氣息,而后在不同呼吸作用下,實現對腰部運動的控制。此方式適應于所有中國古典舞蹈運動。最后,要注重訓練手臂動作和基本步驟。在身韻教學中,舞蹈動作是由一些基本的相結合而成。如果忽視了基本手臂動作則會到導致舞蹈者動作缺乏節奏性。因此,需要找出中國古典舞身韻中手臂動作與腳步的最佳組合,才可以促使中國古典舞通過動作更好的展現出相應的舞蹈節奏。其中手臂動作有晃手、盤手、穿手等,而基本步伐則包含了慢步、拖動步、交叉步、滑步等。
(二)基礎訓練課與身韻課的結合
由于舞蹈學習者存在個體差異,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要遵循由淺入深、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等原則,在基礎教學上恰當的融合身韻教學。在不同的階段,堅持從低到高的原則在基礎訓練教學中融合身韻教學。例如,在低年級的身韻教學中,通過單座呼吸組合,而后結合單體節奏訓練。使得學生在學習身韻初期就產生深刻印象。而對于學習中期階段的學生而言,可以將基礎訓練課與身韻課相互結合,通過基礎的把桿練習,融合進身韻練習,尤其是在單腿和腰部的動作中,要注意呼吸節律的訓練。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加強扭曲、傾斜、圓角和音樂的訓練,從而更好地突顯出中國古典舞的獨創性。在后期教學中,則主要注重基礎訓練課程和身韻訓練的和諧統一。通過二者的有效融合,可以更好地解放舞蹈者的肢體,為一些高難度古典舞技巧做好基礎準備,促使舞蹈者在展現肢體動作過程中更加順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拉長肌肉線條,加強肢體展現力。
(三)強化對樂感的培訓
音樂與舞蹈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在中國古典舞肢體語言中,無論是動作銜接、節奏變換還是情感的展現,都離不開音樂的共拓。因此,需要提高對中國古典舞教學的樂感培養。
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會通過不同聲音喊節拍,主要是提醒學生注意動作的幅度、位置以及其他教師強調的運動點。但“節拍”是不具備生命的,所以,學生在身韻訓練和基礎訓練時希望盡量全部采用鋼琴伴奏。通過音樂的高低、強弱變化,促使舞者的肢體動作發生變化。在身韻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一些有節奏的身體動作,通過氣息、情感的引導,促使舞者領悟出“舞”的意境,進而提高對舞蹈學習的興趣。
四、結語
總之,中國古典舞身韻是舞蹈學專業不可或缺的課程,在實際教學中突顯出了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其功能和價值在中國古典舞學科以及舞蹈學專業教學中發揮著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舒永智.中國古典舞身韻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56(06):127-129.
[2]薛文博.中國古典舞身韻在教學訓練中的價值[J].藝術研究,2019,56(01):196-197.
[3]宋靜.古典舞身韻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及教學指導建議分析[J].黃河之聲,2017,56(07):103-104.
[4]鄭瑋.試論中國古典舞身韻課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2018,45(05):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