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娟
摘要: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法,能夠提升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培養高中生的繪畫技巧和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科綜合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興趣教學法的重要作用,并研究了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開展措施。
關鍵詞:興趣教學法;高中美術;教學應用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結合興趣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有效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于美術課程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興趣是學生參與課程知識學習和探究的重要動力,只有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教學課堂上,提升美術教學質量,因此高中美術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納入興趣教學法的應用。
一、興趣教學法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優化教學質量
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法,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對比傳統教學模式,興趣教學模式更加重視學生的課堂教學地位,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成長和發展,也能夠主動引導學習自主探究和自主創新,從被動學習轉變成為主動學習。興趣教學法的應用還能夠為學生建立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學生跟教師拉近了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升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時效性。興趣教學需要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不同的教學素材,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也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二)美術教學更加靈活
在高中美術課堂上應用興趣教學法,能夠有效提升美術學科教學的靈活性,在課堂上構建出良好的師生關系。傳統美術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了被動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所有美術知識都是來源于教師,因此學習中也養成了過于依賴教師的學習習慣。教師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并不了解,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缺少了教學互動,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興趣教學法的應用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進行探究和思考,讓課堂教學更加靈活多變,結合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教師能夠采用多種有效教學措施提升教學質量。
(三)提升美術學習積極性
目前現階段一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觀念影響,認為美術教學并不重要,因此在教學課堂上教學態度過于敷衍,無法真正提升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需要首先創新教學觀念,并應用興趣教學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成長和認知需求,認識到美術課堂對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僅能夠傳授給學生優質的美術知識,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提升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高中美術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開展措施
(一)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法能夠優化教學質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運用自己的學習技能提升美術學習水平。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興趣教學法的應用,轉變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提升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屬于先進的教學手段,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夠把美術重點知識直觀地展現出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例如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習國畫知識點,國畫的繪畫技巧分為工筆和寫意,如果單純地按照理論知識的講解方法來闡述工筆和寫意的含義,可能無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這二者之間的不同之處。結合多媒體教學,學生能夠通過觀察有特色的國畫繪畫方式,了解工筆和寫意不同的表現手法,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美術知識學習更加簡單。
(二)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
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教學對象是學生,但是一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還認為自己是教學中心,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把教學主體逐漸轉移成學生,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加強課堂教學引導,通過美術課堂來影響學生的實際生活,提升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高中美術學習中,教師在講解《線描寫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掌握的知識點畫一些自己喜歡的畫面,可以是人物,可以是景物,可以是有意思的場景,從而激發學生的畫畫興趣。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把自己之前學習的美術知識應用到美術課堂中,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完成之后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進行評比,所有的小組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通過對比來學習其他人的優點,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
(三)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懸念
高中生的年齡還不夠成熟,容易對新鮮事物提起好奇心,好奇心能夠帶動興趣,提升參與積極性。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設置懸念的措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巧妙的課堂懸念設計,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夠被充分激發出來,針對本節課的學習知識點加強研究。例如在學習西方繪畫相關知識點時,教師首先在一開始就設置教學懸念:“西方繪畫的繪畫特點和中國國畫的繪畫特點有什么不同?其中的油畫又是什么時期進入到中國的?”通過問題的提出,學生對于西方繪畫發展和來源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問題的提出能夠引導學生不斷的探究和思考,在高中美術教學中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提升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跟學生共同分享一些有特色的西方繪畫作品,讓學生通過欣賞繪畫作品來發現作品的魅力,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通過不斷的欣賞和觀察,學生的審美能力能夠得到大幅度的上升,自然也就提升了對于美術作品的熱愛,提升美術學習積極性。
(四)美術教學結合生活實踐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結合生活實踐,能夠利用學生積累的生活體驗,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能夠接觸到很多跟美術欣賞有關的內容,由于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不足,因此還不能夠發現在現實生活中的美學因素。如果能夠把美術教學和生活實踐相結合,能夠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生活中的藝術[1]。例如在學習有關于楷書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為學生講解各類字體的分類和楷書的書寫技巧,在欣賞名家作品時,可以展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寫的楷書作品,讓學生自己來分析楷書書寫的特點,總結楷書書寫應該具備哪些技巧。通過自主討論和分析,學生能夠掌握楷書書寫的方法,并從書寫的過程中發現更多的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穩固學生對于美術課堂的學習興趣。
(五)培養學生審美技巧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相應新課標要求,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融合素質教育,優化課堂教學質量。高中生的生活閱歷積累不足,認知能力還有待提升,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審美技巧,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素材,通過欣賞經典的美術作品,感受藝術氣息和內涵。例如著名的《拾穗者》作品,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美術知識,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對美術學習提升學習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美術教學階段應用興趣教學法,能夠提升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質量,讓美術教育工作開展更加靈活,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興趣教學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學習,學習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審美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科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唐寶林.興趣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