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臣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目前,商業步行街的建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并且也是各個城市亮麗的風景線。由于商業步行街還關系到城市風貌的布局,政府也開始著手對此街道的建設,為此,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物資。另外此街道是城市中比較特殊的存在,既可以為人們提供購物的空間,又可以為城市提供美觀、繁華的建設,還可以為居民提供觀賞、休息的地方。所以,城市商業步行街的建設與改善可以為城市進步提供力量、為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平臺,越來越在現代化城市中發揮著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本文結合商業步行街景觀環境設計的五條原則:整體性設計原則、人性化設計原則、多樣化設計原則、人文性設計原則、生態性設計原則,對步行街的設計提出了依據,希望為今后的建設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意見與幫助[1]。
關鍵詞:城市;商業步行街;景觀;環境;設計研究
一、引言
商業步行街的建造需要考慮交通、經濟、景觀、建筑等一系列的外在因素,是一項很復雜的建筑工程。但是商業步行街的建造利大于弊,很多城市因此得到發展,滿足了人們日常的需求。做好此街道的建設,可以使購物、休息、吃飯集一體,從而完善城市的外在配置,由于商業步行街擁有很多的內在優點,所以景觀環境逐漸得到了群眾的關注。本文接下來介紹商業步行街景觀環境設計五項原則:整體性設計原則、人性化設計原則、多樣化設計原則、人文性設計原則、生態性設計原則[2]。
二、商業步行街景觀環境設計原則
(一)整體性設計原則
在建造商業步行街時要遵守整體性設計原則,完整的空間可以將群眾帶入到一個完整的模型中,進而讓人們產生空間上、設計上、環境上的舒適感。因為一個商業街設計的好壞通常是以舒適感為提前,而如何判斷舒適性,是以空間和人的行為方式最為評判標準,因此,需要在范圍上對比例進行科學預算、對空間和間隔距離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才能使消費者不自覺的進入所規劃好的街道和空間布局中,形成一個構建整體完整、空間間隔合理的商業步行街。從上文的論述中,可以看出整體性是作為街道規劃改造的第一步,因此需要遵循此原則進行空間上的布局,進而確保與城市整體規劃完美融合,進一步說還需要考慮交通因素,交通是人們日常出行的模板,避免華麗建造導致交通模板的不合理,所以也必須要于交通形成一道新的出行路線,以確保周圍環境的合理性。現在提到的是商業步行街內部的建造,考慮完外部的因素,便開始了內部的建設,比如街道內路燈、道路、雕像等等基礎設施要進行綠化的配置,因為美觀也是吸引游客的其中重要因素,最好在設計手法上與城市的歷史特點融合在一起,以便形成以文化為中心的娛樂休息區[3]。
(二)人性化設計原則
在商業景觀環境設計上,需要植入人性化設計原則,畢竟設計的主要因素是人,必須要融入“以人為本”的理念,讓人成為發展的主體,給予人更多的暖心設計,并將“以人為本”貫徹始終,滿足他們的日常要求。在實際設計中,應該多設計一些可以休息的座椅或者奶茶區,并為其休息區設計一些人性化的理念植入其中,展現“以人為本”的初衷。同時還需要加入一些導購圖、衛生間標志、方向圖、路標等等。在通過綠化的加入讓街道變得更美觀,使購物環境得到高級感的植入。并且還要考慮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老人、孩子、媽媽等群體,現在很多地方都沒有母嬰哺乳室,導致媽媽在共同場合很尷尬,所以還可以設置一些福利性的空間為特殊群體提供幫助[4]。
(三)多樣化設計原則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得以提升,對物質的需求也呈現多樣化,所以商業步行街也需要遵循多樣化設計原則,目前行業步行街的發展也開始隨著人們的需求優化,比如現在的步行街已經逐漸多元化。另外,現在的人們由于物質上得到了滿足,所需要的設備也呈現多樣化。因此,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多樣化設計原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商業街要轉變成為混合型的街道、為此,還要完善外在因素的優化,以便植入更多的多樣化商鋪,從而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四)人文性設計原則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愈發認識到文化的作用,商業步行街的建造需要融入人文性設計原則。一個優秀建筑作業的評分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評估:市場需求、民族文化元素,所以城市商業街的建造要融合市場的需求與本土文化的植入,這樣才能確保人們人文精神的豐富。在設計上可以采取本土文化、民族、習俗等元素的加入,為人們帶來視覺尚的享受,同時,也可以使商業步行街擁有文化傳承和提高人文精神的作用,并成為城市中傳播文化的重要場地,進而保護中華文化的傳承。因此,在商業步行街景觀環境設計需要植入人文性設計原則,以提升城市設計的文化藝術感[5]。
(五)生態性設計原則
商業步行街景觀環境設計還需要融入生態性設計原則,因為商業街也是人們居住環境中的一種,加上全球的生態系統已經遭到了眼中的破壞,為了響應國家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需要融入生態性設計原則。在景觀環境設計上,應改遵循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使得城市的環境能夠保持平衡,以促進良好的綠色發展理念、促進城市綠化帶的發展。而我們現在討論的商業街由于在空間上十分有限,如果想要確保生態系統的平衡,就必須在綠植選擇上慎重。在實際的操作中,設計者可以從身邊的問題開始著手,比如結合本地的氣候條件、人文歷史各方面選擇綠植,而且還要考慮審美感,不要千篇一律的采用綠色植物,使得空間在設計上顏色鮮明、有趣,進而促進消費者對美感的要求,又符合了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另外在植物造景的設計上,設計者應該注意是有關商業步行街的建造,要與園林設計區別開來,最終實現商業化的植物造景。
三、商業步行街景觀環境設計
(一)整體性景觀環境設計
在進行整體性景觀環境設計使,設計者應該在腦海中設計出一個整體的景觀基地,以確保后期工作的開展,在空間上以連續性的視覺體驗為人們帶來整體性的效果,在美觀的同時又不失整體感。比如在開放式的步行街,可以采用低調的灰色、米白為主要裝飾,并在關鍵地方設有黃色的搬磚吸引人們的眼球;地面上的設計就會比較簡單,可以采用麻面式的手法體現商鋪的美觀。其次,核心空間的設計不容小視,因為綜合地區是吸引游客做多的地方,作為繁雜區域,設計者應該此基礎上點綴本土文化,讓城市的文化在此綻放,以完成核心空間的建造。另外,還應該注意的是景觀節點的融合,為了體現完整性,在細節方面也要處理。
(二)人文化景觀環境設計
人文化景觀環境設計總體概念為貼心“以人為本”,為了體現這個觀點,設計者可以在道路上采用防滑性較好的材料來為街道增添安全感,又或者在道路上設計休閑區,為游客貼心服務,在各個方面都體現出人文關懷。同時為了給游客進行路線指示,還可以在路面上增添路標的指引,或者在高處添加指標牌,以便游客方便尋找。另外在整體的空間設計上,應該注意空間感帶來的心理作用,比如空間過大,會給游客帶來孤獨的感覺;空間太小,又會給游客帶來擁擠的感覺,所以在設計上應該合理運用有限的空間,為人們帶來空間的舒適感,再者,還應該特殊人士的不便,可以在商業街設置專業的盲人通道,體現人文精神;還有上文中提到的母嬰室等等。
(三)道路景觀環境設計
在商業步行街景觀環境設計研究想要體現道路景觀環境設計,就要做好路邊的環境建設,以此體現多樣化的存在。一般路邊的商鋪都是挨著的,而且地面的房屋也是相對的,這個時候就要做好商品的規劃,為人們帶來多樣化的選擇。首先,應利用有限的空間對商品進行排布,實現駐留節點的合理化,讓動態的空間摻雜著靜態,有效吸引游客的眼球。
(四)人文景觀環境設計
人文景觀環境設計如果要展現在商業步行街上是有一定難度的,要求設計師要對當地的人文、歷史、民俗等進行深入的了解,以便使現代化與傳統化實現完美的結合,又不失一番風味。為此,可以將原有的建筑風格融入其中,設計師在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對原有建筑物進行修葺,以實現與現代化街道的完美融合。比如在街巷上,設計者可以利用修改建筑物來完成融合,可以在顏色上,或者搭配上添加一些時尚元素,在這里我們所表達的歷史人文不是保留原有的樣子,而是結合現代化的因素,形成新的人文建筑。
(五)生態景觀環境設計
生態景觀環境設計是商業步行街建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因為生態環境是現在人們關注的熱點,而且景觀環境的建設也需要綠植的加入。尤其是在夏天,人們室內是離不開空調的支撐,而很多的空調外機都放在室外的門口處,這樣強烈的氣溫沖擊會造成原本狹小的空間更加炎熱,所以在路邊設計一些綠色植物會緩解氣溫的壓力。考慮到美觀性,我們可以在行道的中間添加一些灌木類的植物,如果是在相對休閑的地方可以利用一些小巧的綠植來點綴。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以整體性設計原則、人性化設計原則、多樣化設計原則、人文性設計原則、生態性設計原則五點展開對商業步行街景觀環境設計的研究,為了達成這些目標,設計者還需要對商業街空間上進行合理的布局,進而完成現代化的活動場所。
參考文獻:
[1]王媛媛.文脈傳承在商業景觀設計中的體現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6.
[2]許蓓蕾.流動的景觀—天津市商業步行街環境設計研究[D].天津大學,2017.
[3]張瑞.基于消費者需求的城市商業開放空間景觀設計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2019.
[4]劉洋.中小城鎮商業步行街的空間環境改造設計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9.
[5]杜孝田,羅潔.基于體驗經濟的商業街區設計手法——以重慶永川區協信濱湖星天地商業街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0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