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國內壓實技術基本上還停留在傳統型施工技術的層面上,整個環節存在著大量的時間、輔助人工、檢測等情況,且只能是在事后檢測,只能測幾個點的壓實狀況,不能實際的反映整個面的壓實狀況。而道路智能連續壓實數字化控制技術施工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加強事中事后控制,實現了現代化施工管理的要求。
關鍵詞:連續智能數字化;壓實施工技術
一、工程特點
(一)使用傳感器連續收集壓實度數據,可對整個面的壓實情況進行檢測,避免了人工抽檢容易遺漏不合點及產生誤差的問題,同時提高了檢測效率。
(二)連續智能數據收集分析,可為壓實設備的選型、安裝與調試提供供分析的數據,最大限度地提高路基、路面壓實施工監控質量。
(三)利用 GPS 定位基站收發數據,提供完整的施工數據存檔,為后期養護提供了完整的數據。
二、工藝原理
(一)連續智能數字化壓實技術是通過建立智能化系統,包括基準站組件和壓路機安裝組件。
(二)在系統運行時,基準站實時向壓路機上的接收機發送差分信號,壓路機頂部的接收機,接收衛星信號和基站發送的差分信號進行實時厘米級定位壓實傳感器實時將壓實數據傳輸給駕駛室里的顯示控制器,使機械操作手能夠實時知道當前壓路機所處三維位置、壓實度、碾壓遍數等信息,操作手調整壓實區域,來引導壓實施工,保證壓實度全面達標。
三、工程操作要點
(一)壓路機設備安裝
1.基準站設置:在測區中部選擇一個已知坐標的控制點作為基準站,安置一臺 GPS 接收機,連續跟蹤所有可見衛星;并實時地將測量的載波相位觀測值、偽距觀測值、基準站坐標等用無線電傳送出去。
2.傳感器安裝:傳感器包括方向傳感器、壓實度傳感器,設備安置在壓路機前輪。
3.控制終端安裝:工業級平板控制終端安置在駕駛室內,便于駕駛員操作及數據采集。
(二)道路壓實
本技術適用灰土、水穩、瀝青混凝土等各種類型材料道路壓實,適應性強,壓路機操作手,只需要根據打印數據結果就能看到壓實情況,無須測量人員全程跟蹤。
(三)操作要點
1.施工過程中在同一個作業面有兩臺及以上壓路機作業,按照以下要求進行碾壓;
(1)每層填料,每臺壓路機必須在固定的區域進行碾壓。因為只有這樣,分層填筑的厚度和碾壓遍數才會準確體現在報告中,否則的話會出現報告中填筑厚度過大或者無厚度數據或者碾壓遍數失真的情況。
(2)在每層填料碾壓的過程中,壓路機不能交替碾壓。例如,甲壓路機碾壓左半幅要從第一遍一直壓到最后一遍,這樣在報告中碾壓遍數才能達到要求,不能用甲壓路機壓幾遍然后再用乙壓路機壓幾遍。
2.同一臺壓路機需要在幾個不同的作業面作業時,按照以下要求進行碾壓:
(1)壓路機在第一個作業面完成規定區域某一層碾壓作業后,打印出現場報告后將地圖重置,然后就可以到另一個作業面進行碾壓。
(2)如果此壓路機在第一個作業面的碾壓工作還沒有完成,但需要臨時到另一個作業面進行碾壓,那么先將在第一個作業面的工作打印出一份報告,然后將地圖重置,等再回到第一個作業面完成了之前未完成的作業后,打印出剩下的報告,然后將兩份報告合并歸檔。
(四)數據控制
1.數據收集壓實度數據通過平板控制終端進行收集。平板數據終端主要用于過程控制,實時顯示作業區域的全部壓實狀況,放置在工作區域內的過壓/漏壓,完成無需憑猜測和經驗施工,提高了作業質量和工作效率。
2.平板控制終端使用不同顏色圖例代表不同的遍數、壓實度達標情況,結合GPS 設備監測到的形式軌跡,繪制碾壓車輛行駛路線。通過數據轉換,繪制壓實狀態及壓實程度直方圖,便于數據整理以及歸檔。
(五)壓實度檢測
壓實完成后,由試驗員對壓實度進行檢測,主要針對壓實數據薄弱處進行檢測。若檢測合格,則道路整體壓實度均合格。
四、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一)嚴格按照路基填筑工藝施工,層層驗收,確保路基壓實度滿足規范要求。
(二)路基填筑層碾壓前,必須做到表面平整,確保碾壓均勻。
(三)對于工程地質不良地段,必須會同設計人員和監理進行現場查看,指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時認真執行。
五、結語
總之,連續智能數字化壓實施工技術,利用 GPS 定位基站收發數據,提供完整的施工數據存檔,為后期養護提供了完整的數據。
參考文獻:
[1]CJJ1-2008.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S].
[2]CJJ/T8-2011.城市測量規范[S].
作者簡介:葉小陽,福建中冶永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