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降低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對水資源的消耗,加強對降水的二次利用,實現綠色環保、節能降耗的現代化施工理念,現對降水、回填砂施工工藝 進行研究,提出了降水回灌水撼砂管道回填施工技術。
關鍵詞:降水回灌水;撼砂管道;回填施工技術
一、工程特點
(一)將井點降水與水撼法相結合,為水撼穩提供定的供水,實現了降水的二次利用,維持了回填過程中地層中的水位平衡,解決了傳統施工水資源浪費及回填砂水消耗量高的問題;
(二)采用儲水箱,回灌系統及輸水系統,對井點降水進行收集分配,既可以用于降塵、養護、灌溉,又為水撼法用水提前進行儲備,實現了水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三)采用水撼法進行狹窄溝槽回填夯實,井點降水在回填時持續抽排降水,加速水撼的水下滲,水撼工效比一般水撼法快一半,解決了溝槽回填大型壓實機械無法壓實及傳統水撼法工期長的難題。
二、工藝原理
(一)開挖前使用井點降水降低地下水位,降水系統有儲水箱、回灌系統、輸出系統構成,真空主機出水口水箱與出水管相接,出水管與儲水箱頂部入水口相連。儲水箱通過設置變頻加壓泵至回灌管、泄流管。回灌管接入溝槽內,泄流管道網設置出水總閥和分閥供現場養護、降塵等其他施工用水,同時接入道路兩側水系供當地灌溉。
(二)溝槽管道安裝完成以后,分層回填砂后灌水,夯實用水采用井點水,井點水回灌到溝槽內,夯實過程中采用震動棒進行振動并持續井點降水,形成井點水回灌-水撼-下滲-真空抽吸-回灌-水撼一個循環的過程,待水下滲,砂自然沉積密實后采用蛙跳式平板夯進行補壓。
三、工程操作要點
(一)施工準備
1.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現場的管理人員、測量工人、設備操作手等明確溝槽開挖的坡比,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流程及質量控制要點。
2.在現場進行清表及場地平整后,測量組根據施工圖紙及施工方案,在現場采用 GPS、全站儀等測量設備,在地面測設溝槽開挖坡口線,采用白灰在地面標準。
(二)井點布設
雨污水溝槽兩側設置間距 d=2.5m 的真空井點。
(三)真空井點降水
啟動射流式真空井點主機抽吸地下水,采用觀測孔觀測地下位。
(四)溝槽開挖
1.采用反鏟挖掘機分段分層對溝槽內土方進行開挖,分層厚度控制不超過1m,兩側采用自然放坡。
2.根據施工溝槽開挖要求,由木工班組制作一把 1:1 的木制坡度尺,坡度尺上標注刻度及設置鉛錘。
3.溝槽每開挖 5m 即采用坡度尺對邊坡坡度進行復核,發現偏差,及時糾偏。
(五)溝槽開挖
1.采用反鏟挖掘機分段分層對溝槽內土方進行開挖,分層厚度控制不超過1m,兩側采用自然放坡。
2.溝槽每開挖 5m 即采用坡度尺對邊坡坡度進行復核,發現偏差,及時糾偏。
(六)降水系統制作及安裝
1.回灌系統、輸出系統按照圖紙加工,設置閥門及接口,由技術部驗收合格后進行安裝。
2.根據設計圖紙和說明書打孔、埋設井點管,安裝降水設備。
3.溝槽降水設備運轉正常后,在實施過程中,主管采用φ150mm 鋼管,打孔開 T,焊接 φ100mm 的支管,支管外接 1m 長 φ100mm 橡膠剛帶纏繞管+φ100mm 回灌鋼管。
4.同材質的管道采用焊接連接,不同材質的采用法蘭連接,橡膠管主要便于轉向及回灌管的角度調節,出水口設置法蘭盤,可連接水車、現場揚塵噴灌系統、回灌管等,便于井點水的利用。
(七)溝槽回填
1.溝槽管道安裝完成以后,采用級配沙礫或中粗砂進行回填,水撼。夯實用水采用井點水,井點水回灌到溝槽內,夯實過程中采用震動棒進行振動并持續井點降水,形成井點水回灌-水撼-下滲-真空抽吸-回灌-水撼一個循環的過程,加速水撼速度及提高井點水的利用率。
2.溝槽回填時管道施工的關鍵工序,溝槽回填完成后,因采用回灌系統,水撼砂中水位因兩側井點的持續抽吸,下滲速度比正常情況下的水撼砂快,同時壓實度通過檢測,滿足要求,均大于 93%。
四、質量措施
(一)管井施工方法同供水管井,根據地層條件可選用沖擊鉆、螺旋鉆、回轉鉆或反循環鉆進,特殊條件可人工成孔。
(二)由于降水管井分布集中,連續鉆進應,及時進行洗井,不應擱置時間過長,或完成鉆探后集中洗井。
參考文獻:
[1]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S].
[2]GB50870-2013.建筑施工安全技術統一規范[S].
作者簡介:張政,福建中冶永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