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社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創新是時代發展的源泉,社會生產中的各個領域都在自己的業務范圍內進行正不斷地嘗試和創新,來推動社會不斷朝著更加先進的方向發展。對于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來說,創新元素尤其重要。在工業生產之前最重要的環節便是設計,在設計的過程當中,只有融入設計師獨特的創新思維,才能夠為自身企業的商品贏得更佳的市場競爭力,樹立良好的市場口碑,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因此,創新元素對于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來說非常重要。
關鍵詞:工業產品;造型設計;創新元素
一、引文
現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只有當工業產品跳出舊有的設計框架,才能夠保證工業設計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對于工業產品的造型來說,必須要加入各種美學元素,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創新,才能夠使工業產品走向國際化,符合現代社會人們的審美觀和主流價值。
二、工業產品造型設計中創新的意義
對于工業產品來說,產品的生產必須要考慮實用性功能,也就是說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如何使商品更加的實用,體現其自身的功能本身就是設計師應當考慮的創新范圍。為設計者必須要使用不同的創新思維和創新元素進行不同的嘗試,才能夠使該商品更好地發揮其自身的作用,為消費者更好的服務,同時也可以為工業企業提高工業產品的自身質量。必須要通過創新元素的不斷實驗才能夠實現現代工業產品的順利生產,也就是說創新是現代工業產品順利生產的源泉和基礎,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逐漸朝著現代化的方向大步邁進,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社會對審美的追求價值也開始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對于使用產品,特別是工業產品,消費者的要求也不僅僅停留在追求質量,這一個層面產品的設計造型、外觀等種種因素也成為吸引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的重要推動力。然而工業產品的銷售量若要得到更大的提升,就必須要重視對包裝設計、造型等多方面的外在因素進行改造[1]。消費者在進行消費時,往往會遇到審美疲勞等諸多問題,如果采用千篇一律的產品造型設計往往會使消費者沒有了消費的熱情。因此現在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若要能贏得消費者的眼球,就必須要有區別于同行商品的特異性元素,這就必須要設計師在設計時加入自身的創新思想,為工業產品設計出獨特的造型。作為設計者,必須要對工業產品的需求和特點進行開發,找到靈感,以符合該商品使用價值的方式進行創新。例如在冰箱的設計當中,針對用戶房屋面積的大小,設計師需要設計出容量較小的冰箱和容量較大的冰箱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使用需求,以及冰箱的外觀是否具有裝飾性,這一系列的時代特點就對設計者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市場競爭環境當中,如果要讓自身的工業產品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就必須要不斷地在造型當中加入新元素。
三、工業產品造型設計中加入創新元素的舉例運用
在工業產品的設計造型當中加入創新元素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水晶宮。水晶宮的造型并不是本文探討的重點,但是水晶宮的材質確是世界上首座以鋼鐵為結構,以玻璃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物。設計師使用灰沙石、玻璃等新型元素將建筑物賦予了新的生命,自從水晶宮建設以來,設計師打開了新的建材思路,開發了包括化學材料、天然材料、金屬物質等多種新型的建材這些建筑材料,賦予了建筑物更加精彩的外觀,同時在建筑物的功能上,很多新型建筑材料相比于以往的建材也有諸多優勢,能夠顯著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又比如在能源領域,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新型燃料能源的加入也是一種思維的創新,開發了以往外被人發掘的寶藏。創新能夠為工業產品帶來長足的進步,也能夠影響到更加長遠的工業設計歷史,對于工業產品的外觀設計具有重大的意義[2]。以現代手機造型設計為例,手機從一開始的大哥大造型延伸到現在的觸屏造型,在功能和外觀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在手機誕生最早的時期,設計師僅僅是將手機作為一種通信工具來進行設計,在20世紀70年代,所謂的大哥大手機有三塊磚頭厚度,使用起來不方便且不美觀。在手機外觀的不斷改造過程當中,設計師開始不斷地運用創新思維,添加創新元素,使用新型手機材料和新型手機制造技術,使現在手機變得越來越輕薄,屏幕越來越大,質量越來越輕,色彩越來越鮮艷,在新時代電子產品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智能手機無論在屏幕大小還是在攝像頭的清晰度上都在不斷地變化當中。就近些年來說,手機屏幕所占機身的比例越來越大,人們開始逐漸淘汰了所謂的劉海屏,水滴屏已經逐漸占據了手機市場。手機外觀和造型的巨大變化體現了設計師對于電子產品的創新能力,也正是由于創新,才使現代手機成了原來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當中,必須要使用創新元素對工業產品造型設計進行不斷創新,才能夠使工業產品獲得更佳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倪仁杰.工業產品造型設計中的創新元素運用與品牌研究[J].品牌研究,2019(11):94-95.
[2]楊茜.淺談工業產品造型設計中的創新元素[J].技術與市場,2015,22(10):13-14.
作者簡介:楊東君,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