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談到戲劇,在中國的舞臺一定會分成兩個部份,一是從專業劇團角度,主要創作演出劇情跌宕起伏,人物錯綜復雜,主題深邃嚴謹的大戲;二是從面向基層群眾,業余文藝工作者角度,他們多自編自演群眾喜聞樂見,短小精悍的小戲。在戲劇評論中談及的主要是大戲,小戲往往不會有更多人關注。這篇短文談的卻是小戲以及產生許多小戲佳作的縣域里下河地區寶應縣。
關鍵詞:小戲;創作;戲劇
一、寶應小戲創作的起源與四個小戲賞析
寶應的小戲創作可以追溯到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候寶應的作者就創作了在省內外頗有影響的《掛帥》《交換》《戒煙》等優秀作品。隨著歲月的更替,小戲創作活動在寶應得到傳承,一直開展得紅紅火火,鮮活的小戲佳作不斷涌現。在諸多小戲作品中,我擷取四個小戲進行粗淺賞析,其中《紅綢舞起來》《甜》《曬被子》三個是小戲,《禁止吸煙》是小品?!都t綢舞起來》講的是老年人文化生活問題,提倡對老年人精神生活予以關注。作者用一根紅綢串聯全劇,丟紅綢、找紅綢、舞紅綢,整個情節起承轉合順利過渡,藝術氛圍極其濃郁,演員載歌載舞,在賞心悅目中給觀眾以啟迪?!短稹肥欠从承⒌绬栴},通過一包提親的糖果,引出婆婆、兒媳和智障小叔三口人的艱難生活,媳婦在丈夫去世后仍承擔家庭重擔,令人贊嘆敬佩,一包極普通的糖果既反襯日子清苦,也烘托出日子再苦也有甜,其余味深長?!稌癖蛔印窂睦先松w的被子入手,考察后輩對老人的關愛是否到位,關注農村養老問題,作品提出在全面奔小康的征程中,必須重視關心弱勢群體。《禁止吸煙》通過嫻熟的筆法,巧妙的設置和合理的鋪排,在幾個不同人物關系之間展開情節,幽默詼諧,并發人深思,這個小品避開一般的說教,讓觀眾在注意矛盾沖突,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
以上四個小戲均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很受觀眾青睞,并具有以下特質:其一,題材取自平民生活,反映新時代。其二,人物語言生活化,妙語迭出。小戲反映的是底層人物,采用大白話,但作者對這些大白話進行了藝術處理,顯得新鮮、活潑、生動。其三,解決矛盾人情化,符合生活真實。小戲作為戲劇,必然有沖突,但一般不是你死我活,你輸我贏的沖突,無需用摧毀的方式來解決,盡管開始針尖對麥芒,但總可以化解,收到了很好的戲劇效果。
二、寶應小戲創作的做法和經驗
近些年來,寶應的小戲創作日益活躍,常熱不衰,被稱之為小戲創作的“寶應現象”,探究其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底蘊深厚。寶應是西路淮劇的重要發源地,寶應淮劇小戲是淮劇中的一支,從歷史沿襲來看,過去的香火戲主要就是小戲,演小戲、看小戲在寶應早就形成傳統,廣大鄉村業余劇團很多,他們編演小戲,在場頭村口學校操場搭建舞臺,前來觀看小戲的群眾十分踴躍,這就為寶應小戲創作奠定了厚實的基礎。二是骨干眾多。長期以來,寶應一直擁有一支創作隊伍,文化局有創作室,劇團有專業編劇,文化館、站工作人員中有許多寫作能手,還有教師隊伍中的業余作者,他們緊緊團結在一起,堅持寫作小戲、小品。其中領軍的是創作室王富強同志,他不僅自己勤奮創作,獲獎不斷,還把組織創作,幫助業余作者當成大事,有求必應,來稿必讀,幫助作者出謀劃策,對重點作品進行修改打磨,直至問世,在這項工作中他付出的勞動不比作者自己少,被大家稱為戲劇創作中的老黃牛。劇團老編劇梁鼎成,幾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從小戲《戒煙》參加省戲劇調演起,創作了數十個小戲小品,其唱詞文采斐然,生動感人。潘明智、時國忠是戲劇創作中的后起之秀,他們的作品取材于生活,構思精巧,語言樸實生動,深受群眾喜愛。房殿宏、刁仁義等文化站長是駕駛小戲創作的能手,每當中心活動,匯演、調演,都要拿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小戲作品,還有許多教師,也對小戲創作十分鐘愛,常常寫出一個個有深度的小戲作品。目前,寶應的小戲創作形成了老中青梯隊,并且薪火相傳,逐步壯大。三是氛圍濃郁。寶應的小戲創作已形成制度,每年文化局召開作品題材規劃會、重點作品研討會、調演、作品評獎等活動,領導十分關心小戲創作,在工作安排、經費使用等方面向小戲創作傾斜,有了好作品,主動多方籌措資金,確保作品孕育誕生。積極組織參加上級各類調演、比賽,請專家幫助指導,促使作品質量、舞臺呈現得到提升。為了能使創作的小戲在舞臺上展現風采,寶應對演出骨干培養也非常重視,除對劇團專業演員進行正常訓練輔導外,每年都舉辦表導演培訓班,各鄉鎮及有關部門選派文藝骨干參加,聘請專家授課,對重點作者、作品進行個別輔導。
三、結語
寶應的小戲創作在新編戲出現許多弊端的時候,帶來一股清新之風,令人欣喜,應當重視和珍視,并值得加以總結、研究,本文僅提到四個小戲小品,還有更多的好作品值得賞析,也有更多抓好小戲創作的舉措需要探究,真誠希望寶應小戲創作不斷向前,祝愿小戲這朵藝術之花在那片豐沃的土地上越開越鮮艷。
參考文獻:
[1]張鵬舉.山東小戲創作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人文天下,2019(16):28-29.
作者簡介:冀加梅,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曹甸鎮文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