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謳歌了戰爭中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勇于斗爭的偉大精神,鮮明的人物形象和跌宕的故事情節讓歌劇極具感染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本文以金環唱段為研究對象,對其人物形象進行了闡述,分析了金環唱段的音樂風格特征。旨在為民族歌劇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野火春風斗古城》;金環;人物形象;音樂風格
《野火春風斗古城》是一部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現代民族歌劇,它改編自李英儒的同名小說,并于2005年由總政歌劇團首演。劇中講述了我黨地下工作者在敵占區和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故事,劇情跌宕起伏、驚心動魄,歌頌了中華兒女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1]。同時,劇中也塑造了很多經典的人物形象,例如金環、銀環、楊曉冬、楊母、城防司令關敬陶等,本文以金環唱段為研究對象,分析其人物形象和音樂風格。
一、金環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般來說,一部成功的歌劇都應當有若干個核心人物的塑造,這些人物角色是整部作品的靈魂和核心。對于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來說,金環就是核心之一。金環雖然年齡只有二十出頭,但已經是一名優秀的老黨員。在充滿危險的敵后地下工作中,她表現出來的剛毅和勇敢感染著每一位觀眾,同時她也是一位少女,既有似水柔情、也有熱情潑辣,讓觀眾印象深刻[2]。金環被捕后,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她沒有妥協,在記者會上,金環慷慨赴死的精神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記者和中國人,“這一天終于來了。金環,跟自己告個別吧,你是黨的女兒,能為黨獻出自己的生命,是多么的光榮與自豪啊”。“也沒有抹過那胭脂紅,也沒有披過那銀婚紗”,是金環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也是對花樣年華的留戀,但這一刻的美麗卻永遠鐫刻在觀眾心中。最后在與敵人搏斗中被槍殺的時刻,我們看到了一個堅強不屈、大義凜然的英雄,金環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卻像太陽一樣光芒萬丈,留給觀眾無盡的反思,讓后人更加堅定信念、勇往直前,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二、金環唱段的音樂風格分析
《野火春風斗古城》故事情節曲折,精彩紛呈,為配合劇中情節發展及突出人物鮮明個性,曲作者創作了多種音樂風格[3]。金環作為女主角,共演繹了《永遠的花樣年華》《勝利時再聞花兒香》《鄉謠》和《生命的光彩》四個唱段。這四個唱段構成了整部音樂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前兩個片段由金環獨唱,后兩個片段則是重唱。金環唱段極具特色,對整部劇情節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一)地方民歌曲調風格
《鄉瑤》作為這部歌劇的主題音樂,巧妙融合了河北民歌《小白菜》及山西晉中地區的曲調,地方民歌的韻味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鄉瑤》采用三段式結構,金環在劇中演唱了第一個唱段,表達了對家鄉美好情境的深切思念,也突出了家鄉的質樸、親切。作為體現金環人物性格的第一個唱段展示,金環的演唱更加注重突出情感的表達,樸實無華卻倍感親切的言語,看似柔和,卻深深觸動了關敬陶心中的民族大義,也從正面表達了金環勸服關敬陶一致對抗外敵的情感訴求。為我們塑造了一個不畏犧牲、內心豐滿的女性抗日工作者的偉大形象。
(二)戲曲板腔體風格
“板腔體”,又稱“板式變化體”,它是一種結構體式,在中國傳統戲曲和曲藝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前身是梆子腔、皮黃腔等戲曲聲腔,以對稱的上下句作為唱腔基本單位。與此同時,它并非一成不變,曲藝中諸如河南墜子、大鼓等,都依托于唱腔基礎,按照一定的變體原則發展變化而來。以金環《永遠的花樣年華》和《勝利時再聞花兒香》為例,前者基于戲曲中的板式變化原則,后者基于戲曲中的板式結構。通過板式、節奏、速度等的變化,構成了一個個完整的唱段,在推動整部音樂劇發展的同時,女主角金環果敢堅強的人物性格得到了升華。
(三)不同曲調和對白的相互糅合
《生命的光彩》是由金環、關敬陶、多田三人演唱的,采用再現的三部曲式結構。此個唱段風格獨特,將三種不同音樂曲調合為一體的同時,融入了對白的表現手法,三種不同的音樂曲調合而為一,加強了戲曲的戲劇性,形象表現了主人公關敬陶內心的矛盾糾結與驚嚇恐慌。多田作為一個反面人物,深刻展示了一個詭計多端和狡詐陰險的人物形象。金環在此劇中的心理變化是演好這個唱段的重中之重,當他發現多田的詭計后,為了保護關敬陶不被發現,金環選擇犧牲自己。克制情緒,抑制內心的波動,保持鎮定,重視情感的層層深入,是整個唱段的點睛之處。另外,對白手法貫穿始終,看似不完整的唱段,實則向觀眾展示了三個人的心理變化,對金環人物形象的刻畫起到了更加突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曹彥莉.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的演唱特征[D].武漢音樂學院,2009.
[2]劉建坤.試析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中金環角色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09(12):124-125.
[3]姜秀生.一曲民族精神的頌歌——評現代民族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J].軍營文化天地,2006(4):41.
作者簡介:楊真真(1986.11-),女,河南洛陽人,本科學歷,講師,四川文化藝術學院,主要從事民族聲樂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