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許多教師認為美術教學十分困難,因為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率較低,開展美術教育的原則是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更積極的追求美好并且熱愛生活。教師在展開美術繪畫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以多樣化的教育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美術繪畫教育的效率和質量。本文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從四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如何對美術繪畫教育觀進行創新的策略。
關鍵詞:美術;繪畫教育;創新觀;教育策略
創新教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使得我國教育行業得到更好發展的前提基礎。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我國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想要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腳步,則必須要對原有的教育理念進行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復合型人才。教師在進行美術繪畫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立足于生活經驗的積累,在教育過程中對自身進行不斷的反思,并且要積極接納外來優秀的教育理念,這樣才能更加符合新時代的教育需求。
一、培養創新思維,積極進行思考和想象
想要讓學生更具有創新能力,則必須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進行美術繪畫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將想象和創新思維進行有效的結合,教師要充分意識到想象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從多方面對美術作品進行剖析,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對知識內容進行了解,使原本在書本上的人物風景都變得鮮活起來,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向比任何教育手段都更加有效,如果教育思想存在偏差,后續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白費,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國想要得到可持續性的發展,則必須要將重點放在教育上,將社會家庭以及學校等多方面的因素充分結合起來,致力于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二、注重培養個性
在進行美術繪畫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最為基礎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一種積極求知的精神。這樣即使不用教師督促,學生也能積極地投入到日常學習中。教師應該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去創造,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但是不能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過分的牽引,讓學生將自己的個性充分發揮出來,教師所要做的就是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由于成長環境不同,所呈現出的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個性,教師應該注重挖掘學生的個性,并且要做到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學生的創造能力進行培養。
三、以音樂為輔助進行教育
音樂和美術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在對學生進行美術繪畫教育的過程中,可以以音樂作為輔助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音樂的熏陶,能夠讓學生進入到一個特殊的想象空間內,音樂具有抽象性和優美性的特點,旋律能夠撫慰人心,同時還能激發出學生的創造性。教師在進行美術繪畫教育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聽一首歌曲,然后將歌曲中的內容描繪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活躍課堂氛圍,同時也能充分體現出學生不同的個性思維。音樂和美術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內容,都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將二者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形成更加多樣化的教育模式。
四、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提高創新能力
實踐活動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如今時代所需的是綜合素質能力較高的人才,不僅要讓人才掌握最為基礎的知識同時還要有較強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在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在室內開展一些手工制作活動,在開展活動時,要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并且要注意學生的操作安全性,避免學生使用一些鋒利尖銳的工具,盡可能多的開展一些折紙的活動,這樣既能保證學生實踐操作的安全性,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除了可以在室內開展手工制作活動以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到室外進行寫生。教師可以提前選擇一片風景優美的區域,然后讓學生在該區域寫生,對于學生完成的作品,教師可以給出相應的評分,并且給予一些優秀的學生適當的獎勵。傳統的美術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在全新的時代必須要對美術教育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將美術學科的藝術性和創造性充分體現出來。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美術繪畫教育創新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原有的教育理念進行轉變,充分考慮我國當前的實際教育需求,轉變傳統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將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育中,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陰光艷.如何上好美術教學中的繪畫實踐課[J].美術教育研究,2014(12):155.
[2]趙會會.創新美術教學方式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J].藝術評鑒,2019(15):121-122.
[3]李鳳齊.試析幼兒園美術教育中的兒童繪畫心理[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229-230.
作者簡介:姜毅蓮,洛陽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