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弘揚和傳承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是現代音樂教育所要承擔的重要任務,滲透民族音樂的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民族音樂的魅力,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操,增強民族自尊心。鑒于此,筆者從三個方面就如何在高中音樂課堂中實施民族音樂教學展開探究。
關鍵詞:高中音樂;民族音樂;教學;傳承
高中音樂新課改后明確規定了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是高中音樂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高中音樂承擔著培養學生民族音樂素養的重任。新課改的要求意味著音樂教師要格外重視民族音樂課程教學,要在實際教學中有效滲透民族音樂的相關知識,并促使學生以弘揚的精神學習和傳承民族音樂。
一、融合流行音樂,挖掘學生的興趣點
流行歌曲的音樂語言簡單易記,音樂旋律也活潑有趣。所以大部分的高中生在學習之余都非常喜歡聽流行歌曲,一方面緩解學習的壓力,一方面也提升自己的音樂審美能力。相比于流行音樂,傳統的民族音樂就顯得頗為冷靜,學生往往缺乏對民族音樂的欣賞興趣,為此有效整合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無疑是挖掘學生民族音樂學習興趣點的重要方式。眾所周知,民族音樂之所以可以歷經風雨流傳下來,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具有獨特的曲調和意境,甚至很多流行音樂中也開始逐步吸收和運用這些獨特的民族音樂元素。教師就可以以此為出發點,展開音樂的融合教學,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趨向打開民族音樂的教學大門。比如,周杰倫是學生都非常喜歡的偶像,他的一首《青花瓷》一改以往嘻哈的唱法,無論是從歌詞、旋律調式還是編配的樂器上都融合了濃郁的民族元素,比如在旋律調式上《青花瓷》采用了傳統的五色調模式,同時為了讓音樂旋律帶有一絲絲淡雅和樸素,還采用了中國民族調式中最常見的三音組。所以,從《青花瓷》入手,激發學生的民族音樂欣賞興趣無疑是在契合了學生的興趣趨向的基礎上展開的有效教學,如此既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民族音樂的許多元素知識,同時也能讓他們感受到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之間的關系,一舉兩得。
二、豐富教學內容,引進多元地方音樂
音樂教學和其他科目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音樂課程教學固然需要注重樂理等基礎知識的講授,但音樂教學更需要積累與沉淀。比如,在引導學生去學習《高亢的西北腔》時,并不是用幾張圖片,幾段曲譜就可以讓學生體驗到西北民歌的風格,認識西北民歌的題材的。想要真正引導學生去感受西北民歌的獨特魅力,教師就必須要用更加豐富的知識促使學生形成更加飽滿的感性積累,進而在數次的聽覺刺激下在西北民歌的知識上形成獲得感。比如,《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兒”的代表曲目,為了進一步讓學生對“河湟花兒”的藝術特征產生更加豐滿的認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花兒會”的熱鬧場景,為學生搭建真實的民俗場景,感受到“花兒”這種口頭即興的歌唱形式,如此“花兒”的演唱風格、曲風特征便真實的烙印在學生腦海里。總之,在進行民族音樂的教學時,教師在保證學生對于課本內現有的內容有良好的掌握的基礎上,可以適度地拓寬教學內容,相應地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引入更多教材之外的內容,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促使更多的,更加多元的民族音樂與地方音樂走進課堂,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認識民族音樂。
三、結合舞蹈樂器,多元鑒賞民族藝術
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各個民族都能歌善舞,民族舞蹈必定離不開民族音樂的陪襯。所以,為了進一步滲透民族音樂的教學,教師可以將民族舞蹈與民族音樂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動感的舞蹈中進一步把握民族音樂的特點和內涵。比如,每每想到新疆舞大部分學生都會聯想到那輕快靈巧的步伐,那優美舒展的舞姿以及濃郁的西域風格的服飾等等。舞者在旋轉跳躍時離不開音樂的伴奏,新疆舞的音樂伴奏也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音樂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場歡快的新疆舞表演,并問一問學生觀看新疆舞的感受;其次,教師繼續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具有濃郁維吾爾族特色的歌曲,引導學生借助視覺畫面遷移到聽覺感受,進一步理解和賞析傳統的民族音樂。如此一來,傳統民族音樂的賞析教學就不再是嚴肅的、枯燥的,而是在歡快的氣氛下展開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于開拓他們的音樂思維。同時,將樂器與傳統的民族音樂整合教學也是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品味音樂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可以結合學校現有的資源讓學生親自嘗試演奏二胡、揚琴、腰鼓、快板等樂器,借助親身體驗幫助學生分辨民族樂器的音色,了解他的演奏技巧,進而助力他們深化對民族音樂的認識與理解。
總而言之,作為高中音樂教師的我們應該要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結合多元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與傳統音樂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有意識地優化教學結構,豐富教學內容,為培養學生的民族音樂素養做出努力,為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珊迎.淺談高一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J].北方音樂,2017,37(06):183.
[2]張明,劉明.淺談《新課標》背景下高中音樂課歌唱模塊中的民族音樂教育[J].音樂時空,2015(17):138.
作者簡介:沈芳(1985.2-),女,本科,中小學一級,邳州市鐵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