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映梅
摘要:如今在我國高等教學中,多數高職院校依舊使用著以往的廣告講學方式。但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這一傳統傳習方式便不及順應時代成長的步伐,早已于社會所需脫節。院校的學習不能讓學生達到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因而直接影響了學生畢業后就業率。從實際分析,校內外舉行廣告設計大賽的意見和用處,探討了“以賽促學”講課方式具體使用在廣告設計講習中的用處,同時討論了“以賽促學”模式和科目聯合后所構成的使用方式和要領等。
關鍵詞:以賽促學;平面廣告設計;教學流程;實施要點
一、引言
高職院校以培育技能為主要傳習目標。但是因為講學綜合條件有所受限,學校和外界溝通不多,無法與崗位需要無縫對接,因而培育學生技能的目標不夠明確,技能培育實效性十分匱乏,在學生走上就業職位后不管在職位要求還是思想儲備上都有很大的距離。關于這一現實問題,直接關聯到學生培育質量和社會對職業教育的承認度。近年來,各大職業學校在探求處理問題路途上,獲得了很好的進展。攜帶學子參加各種比賽對提升專業技能教學水平方面有明顯的作用。
二、“以賽促學”講習方式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使用
(一)活動準備
按照廣告賽式根本內容,需要用判斷規范,同時按照廣告職業要求,根據系統化的作業流程把學科系統加以重構,更新傳習內容,改良講課辦法和手段;根據職業活動有關主題、流程和規則聯合具體現實事項開展進行講課,以便達成提高學生更新實踐能力的目標。
(二)調配學生
新型講課技術必須符合廣告大賽特點和主體,經過專家構成指導隊伍,去講解和探究比賽內容,看重研究傳習計劃,調配和傳習過程中存有的難點與困難。學生必須根據不同比賽內容合理分組,老師根據其優點加以調配,最終組成三或四人小組。分組過程中需考量到男女各自個性和技能等有關要素,借此決定新意總監、文案和制造不同崗位崗亭的最適合人物。成立的賽式要具備真實性,應該在院系內部大力宣傳以長進學習者的參與主動性和信心,從而提升學生在此講習模式中的主觀性。
(三)創意組的作品設計
廣告創見組根據參賽項目設計所需,帶動小組成員在商場初期進行調研,組成完善的調查匯報。同時收集網絡以及各類媒介中的同類廣告,以規避出現創意雷同,也能夠給創意提供自身獨有的設計思路,以便提煉出創意點,圍繞重點展開發散式創意。在老師陪伴指揮中,同學們經過創新和開辟想法,漸漸完成優秀的創意。創意組使用PPT開展創見闡釋,把別的組作給客戶提供指引建議并加以修改。小組輪番顯示,互相計議后對最終新意進行調整和修改,把完成的新意做成圖紙,配上標語一同呈現出來[1]。
三、職業技巧比賽可能出現的缺陷
(一)為比賽而比賽
輕視了技藝比賽的目的,為宣傳和顯示的需要,高職院校所進行的技巧賽式通常有很高的演出色彩。便會產生一些類實際問題,為更精彩而太過于追求比賽表演性,體現為只訓練少量學生去參與比賽,而忽視了技能比賽是對全體同學的正經技巧的學習。只看重競賽鑒賞性,忽視了技能的實際使用意義。
(二)跟企業規范有很大差異
因為學校和企業間有足夠的溝通,在多數狀況中校方所制定的技能操辦均不是實際操辦中企業所要達到的,這樣一來技能比賽的各項規定便失去了意義,對學生而言,參與這樣的比賽對自身專業技能提高沒有意義。
(三)師資力量薄弱
廣告設計屬于一門專業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給老師的要求同樣較高,另外還需要老師有很好的實踐能力,掌握一定交叉學科知識,如策劃、傳播內容。但是當前很多高校在有關專業老師的設置上,并未完成這一目的,如一些老師剛從高校畢業便去執教,在廣告行業中并未有長期的實踐經歷,所以在有關專業知識方面并不能給學生提供有用的建議。另外很多老師是來自企業的兼課老師,對廣告設計工作熟練,但其知識僅限制于這一范疇,對周圍課程并未有太多認識。產生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與院校有很大的關系,必須著重引進能夠系統處理教學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問題、對專業知識內容均要精通的優秀教師[2]。
四、廣告設計中“以賽促學”的講課模式實施要點
(一)擬定廣告大賽對應人才培育模式
校方可以按照用人單元對崗位的渴求,聯合各類參賽項目的所需,開展跟廣告大賽相適合的教程,把兩證當作選擇優良的標準、給予報送前提,兩證包含:參賽所獲得證書和技能證書。在促成和用人企業連接時,必須將學校和企業所需與規范協調一致。在講學中,應該將企業真實所需和要把握的技能內容和標準加入,把比賽內容和規范漸漸納入人才培育系統中,把賽式技能規范等訊息與市場訊息貫穿到平常的學習中,充分結合人才培育模式和市場剛性需要聯合。
(二)一點帶線和以線帶面聯合傳幫帶模式
經過建立創見小組基于分子一個職業化資格,每位富有新意的團體都可以當作是一個“點”,以便能夠動員整個的“線”。有差異的專場小組成員可以當作一條優秀的“線”,這樣大量“線”的構成便構成了“面”。隨著“線”數量的增多,“面”所能夠輻射的面積也就越大,因此,教學效果更好[3]。
(三)結合廣告設計時間和課堂
為達成目前廣告專業的開放式教學,可以通過結合廣告設計時間和課堂,以便實現業界需要和教學的結合。利用職業競賽能夠完成校企結合,給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和實踐平臺也可以提高專業教育內涵。學生通過實際競賽才能夠認識到自己專業上的不足,老師也可以習得一些別的院校的好的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另外,經過大量參加職業大賽也可以提高老師能力,促成知識結構的更新,讓學生更好適應市場要求[4]。老師經過比賽從而可以對相應的規則、策略加以分析,給出更好的標準使用在真實教學中指揮學生,老師必須不停創新自身常識結構,以更好為學生指出方向。學生不停參加到各種比賽中,也會激起自身熱情,投身到研究專業知識里,提高自身設計技巧,不停發掘自身潛力。另外,應該明確的是,參與比賽不是為了獲獎,而是得到經驗,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大賽實現校企的聯合,經過多方協助給學生發展建成平臺,以便更好發揮其優勢,最終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四)使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廣告設計講習中,“以賽促學”模式的評議方法都應該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當作基礎,在學生的不同學生時期,綜合考量學生表現,課程完畢后將學生作業和設計作品,從多方面加以給出專業評價。
(五)用競賽結果和學分或是職業資格證書更換
將參賽獎項和廣告業職業身份證書關聯,唯有可以在賽式中得到特定獎勵,才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他們不但可以獲得有關廣告科目分數,還能夠以代替廣告業身份證書的辦法,將競賽獲得的成效當作舉薦學習者就業的關鍵憑據。
五、結束語
以賽促學的講習方式很好地把廣告傳習和設計大賽有機聯合在一起,讓同學們和此行當進行多次接觸,并且也達成了檢驗教學實驗效果目標。充實認識學子,同時根據全國同類校園同學間的水準差異自身所實行的教學加以改進,有助于建構起藝術類院校實踐性講習系統。
參考文獻:
[1]俞海峰.“以賽促學 以賽促教”教學模式在紡織類人才培養中的運用[J].山東紡織經濟,2012(04):91-93.
[2]孟娟.高職廣告專業“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模式的創新應用研究[J].青年時代,2019(15):220-221.
[3]程曦.淺析“以賽促學”模式在廣告設計教學中的應用與創新[J].中國民族博覽,2017(18):28-29.
[4]楚嫻.高職院校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的探究和實踐[J].明日風尚,2018(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