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木工實訓是產品設計專業一門重要的實踐課程,也有利于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和學科內涵建設。木工實訓課程依托于完善的木工實驗室建設,安全、熟練地使用相關木工設備是開展木工實訓的前提條件;同時科學完善的木工實訓課程設置有利于木工實訓實驗室的建設與標準化管理。
關鍵詞:木工實訓課程;木工實訓實驗室;產品設計
一、引言
武漢東湖學院是一所服務地方經濟,應用型辦學特色的民辦高校,近年來堅持特色辦學思想。打造“東湖產品設計品牌”,產品設計專業在“交叉”“交融”的辦學思想上,緊密與行業企業等共建共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建設了專業設備齊全的木工實驗室,并與多家工業設計單位建立聯合辦學。學生在實習階段進入家具廠等相關企業實習。在此背景下,木工實訓實驗室為產品設計專業的多門課程提供實訓服務。
現代藝術設計教育起源于1919年在德國魏瑪創立的包豪斯學校,其學制為三年半,半年的基礎課后就進入實訓車間訓練手工操作技能,要求學生從干中學,實現藝術與技術的統一[1]。包豪斯學校將 藝術設計從浪漫和自我表現的理想主義帶入理性 和科學的現實主義,對后世的設計教育有著深遠影響,其教學方式也是許多學校藝術設計教育的基礎[2]。武漢東湖學院產品設計專業非常注重學生的手工操作技能與專業實踐能力。家具設計、玩具設計、木工基礎等課程的相關實訓操作,都是要求學生制作出實物,學校聘請了相關設計企業的導師現場指導制作。目前,國內高校開設的相關的課程很少,專業的課件教材資料基本沒有,本文就木工實訓課程的設置做一些探討,以供相關參考。
二、木工實訓課程的設置與意義
木工既是一門古老的技藝,又是一門與時俱進的時尚技藝。古老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河姆渡遺址)河姆渡干欄式的木制房屋就出現了最早榫卯結構。在世界上曾經出現過的七大獨立建筑體系中,只有中國的傳統建筑是以木結構為主體,輝煌的明清紅木家具文化,更是將中國的精細木作推向了頂峰。傳統的木工是以手作工具,要求木匠具有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木工制作經驗,木工技藝的傳授也是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進行傳授,現代木工大量的木工機械運用,極大地改變了原有木工的工作方式。木材也一直是家具家居等設計領域常用的材料。因此,作為產品設計的專業學生,開設木工課程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木工實訓是產品設計木工制造工藝實踐的第一步,學生通過對從識材到憑借手工工具進行制材加工等的多個方面的操作,起到鞏固材料學、工藝學等課程知識的作用,并能從切身的實踐中,對本專業有更深入地認識;同學們通過饒有興致地投入,對專業的熱愛將會有所增強,這對整體專業的學習來講不無裨益。
三、木工實訓課程的內容
木工實訓課程由以下幾大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木材的知識。
(一)木的物理特性:
1.樹木的物理特性
2.木材的物理特征包含木材的含水率、木材的內應力、水與木材之形變(切向、徑向、縱向)、木材缺陷的矯正。
(二)木的物理特性
(三)水與木材
(四)木材的縱橫面
(五)木材的切割方法
(六)木材的類型
(七)木材的購買
第二部分:木工的常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一)常用的手動工具:木工桌、測量工具、畫線工具、鋸、鉆、鑿子、錘子、刨子、銼刀、臺鉗、夾具、砂紙、木工膠。
(二)常用的電動工具:臺鋸、帶鋸、壓刨、平刨、臺鉆、斜切鋸、電木銑、車床、砂輪機、磨砂機。
第三部分:木工產品的基本連接方式。
(一)傳統的榫卯連接包含:基本的榫卯鏈接、角半榫連接、斜角榫連接、滿槽榫連接、直接榫連接、燕尾榫連接、加鍥片的榫卯、T形托榫、角托榫。
(二)現代(歐式)的連接方式有以下幾種:多米諾榫連接、餅干榫連接、圓木榫連接、斜孔螺絲定位榫連接。
第四部分:木工產品表面處理與護理。
(一)木工產品表面處理:打磨、脫色、填孔、染色、拋光。
(二)木工產品表面護理:化學油漆、天然油漆、木蠟油。
第五部分:木工實訓課題。
(一)木質石頭外形的打磨(打磨的訓練)
(二)筷子與木勺的制作(刨、鑿、銼刀的訓練)
(三)木質書立的制作(連接方式的訓練)
(四)拼木版畫(木料的識別與基本電動工具的訓練)
(五)玩具類產品的設計與制作(綜合訓練)
(六)燈具類產品的設計與制作(綜合訓練)
(七)小家具類產品的設計與制作(綜合訓練)
四、結語
木工實訓課程的設置,有利于專業建設。科學規范的課程,能夠是學生安全、快速地掌握木工相關技能。為產品設計專業相關課程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木工課程的設置,也要求相關老師自己提高木工技能。國內高校木工相關實訓教材參考比較少,木工實訓課程參考也比較少。本實訓課程的設置與相關教材填補了這一空白。
參考文獻:
[1]懷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
[2]曹國平,馮志堅.技能型課程教學模式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實踐與運用[J].教育與職業,2008(21):118-119.
作者簡介:黃斌,武漢東湖學院傳媒與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