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津言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產業信息化的不斷進步,各國之間的競爭已經從其他領域逐漸向經濟領域過渡,在這一背景下,新經濟時代的發展速度在不斷加快。在新經濟時代下,知識經濟的管理逐漸成為企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企業在全球經濟不斷競爭的條件下,要做好企業的知識經濟管理,知識經濟管理能夠幫助企業獲取更大的利益,從而在同行業中獲得一定的競爭優勢。
關鍵詞:新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發展趨勢;管理
1知識經濟的特征
1.1知識化特征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智力和文化等要素成為了當前資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當期社會處于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文化產業也同樣在市場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并且有著極快的發展速度。這種信息文化產業的突出表現,體現除了知識、信息和文化等要素對于當前經濟的重要性,并且隨著發展,經濟的知識化特征也在變得越來越明顯。信息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與當前的經濟轉型和傳統產業模式的轉型以及社會經濟的進步有很大關系,人們對知識需求的提升,以及知識創造價值量的增加,都推動了該行業的發展,這使得知識成為了當前重要的資本要素之一,也是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我國的高等教育在過去今年有極大程度的普及,逐漸趨于大眾化,隨著大批量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進入社會,也促進了傳統經濟模式的轉型,資本中的知識要素也正在經濟的發展當中逐漸占據主導和支配的地位。勞動生產水平的提升也不再像以前一樣通過擴大生產規模而獲得改變,而是充分依靠技術和產品升級,充分利用知識和技術促進產品創新和文化創新。當前,知識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國家、企業和個人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
1.2可持續化特征
傳統的工業時代,發展需要大量耗費環境資源,很多產業都會造成大面積的環境污染,甚至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比如一些對資源的過度開采等問題,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對這個問題有著十分廣泛的關注。在知識經濟時代,很強調經濟發展和自然發展的協調,大量的環保技術的研究和創新,都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當前,很多傳統工業生產也進入了技術升級、產品換代的階段,提高了發展的可持續性,充分展現了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可持續性特征。
1.3創新性特征
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充分反映了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性特征。隨著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化,在國內不同企業之間、地區之間、個人之間的經濟也越發激烈,隨著我國和世界接軌,開放程度提高,國內也需要面臨來自國際的競爭壓力,并需要進入國外的市場參與到競爭當中。這也迫使我國需要加強科技創新,增強知識的發展,提高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從而加強競爭力。國家正在建設完善的創新體系,包括教育上的創新,科技上的創新,信息共享上的創新等,保證創新能力,才能夠在經濟時代始終具有競爭力。
2新經濟時代下知識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2.1重視知識經濟管理的方向問題
就目前來看,知識經濟管理還沒有形成統一化的定義,人們對其看法與觀點各有不同,且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人們對新時代經濟管理有了更多不同的看法與觀點。如,不同管理層次管理人員的管理思維及管理方法也存在著一些不同之處,且管理行為也有著一定的差異,而取得的管理效果也必然各有不同。這種管理認知及管理理念上的差異,會造成知識經濟管理規則以及方向的不同。首先,需要把知識經濟管理與傳統管理模式區分開,知識經濟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創新,有著非常深入化的管理意義,強調的是管理過程中的意會,不是按照強硬的規則來進行管理的;其次,它是一個外顯過程,可以通過文字描述的方式進行展示,能夠呈現出具有具體形象的文字化知識,其主要強調的是發展、創新以及呈現。在這一過程中,應當通過充分的創新來實現管理思想的激發。所以,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必須要加強對知識經濟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對知識經濟管理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在管理過程中還應當不斷創新、不斷探索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知識經濟管理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身經濟發展。
2.2強調學術研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知識經濟的形成不能單純的以GDP的高低多寡來研判分析,政府層面上要注重對于知識產權的基本重視,在學術研究領域中對于那些“學術造假”“學術剽竊”行為予以強有力的打擊,為學術研究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基本氛圍之后,才能夠讓學術研究具備良好的源動力。全效提升知識經濟“含金量”的基礎在于能夠讓科技科研成果在進行社會化轉化的過程中,尊重對知識產權擁有者既得利益的有效保護。在互聯網信息的環境下,信息資源的共享行為應當有一定的限度,廣義上的、屬于公共資源范疇的知識信息,政府應當積極地予以協調,形成一種開放式的信息獲取態勢,而對于涉及核心利益的關鍵性信息,尤其是一些專利信息的保護,除了要有比較完善的行政管理架構予以保護之外,還需要從立法的范疇上加強引導與保護。如果客觀環境基本滿足的情況下,還可以建議人大等部門在完善相關立法上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進行進一步的規范與約束,進而從法理上突出和強調知識產權的基本社會價值,營造和形成一種“全民重視、社會尊重、有序發展、良心循環”的氛圍。
2.3重視國際人力資源管理
在我們國家成功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就開啟了國際化發展模式,作為中國的企業,首先要做的就是抓住發展機遇,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也要為產品打開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因為全球范圍內企業的發展中,對于員工的管理形式會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完成國際貿易組織工作的時候,必須要遵守以下幾個發展原則:第一,充分重視國際間的互動、交流;第二,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習俗,做到求同存異;第三,完成在不同發展文化下的知識轉移。這是企業實現與國際接軌,走出國門融入世界的必經之路。所以,要求企業必須大力培養國際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國際人力資源的管理是知識管理的重要內容。
2.4中層管理者組織地位的確定
在知識經濟管理中,創新是管理的基礎所在,因此,在實際管理的時候,中層管理人員必須要組織創新管理,并不斷加強自身的創新能力。知識經濟管理可以分為兩種管理模式,一種是自上而下管理模式,一種是自下而上管理模式。自上而下管理模式是由傳統管理模式演變而來的,不過在采用這種管理模式的時候,需要在傳統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加強創新,且該創新需要由高層管理人員直接組織發動,再由中層管理人員進行落實。自下而上管理模式是知識經濟管理的創新,與傳統經濟管理模式有著很大的不同。由于創新源自于個人,高層管理人員并不能在創新中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只能起到引導性作用,如果直接參與創新活動的話,很可能會造成時間上的浪費,而自下而上管理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減少時間上的浪費,使創新時間更加充足。
3結語
綜上所述,新經濟時代的高速發展依靠的是信息的膨脹與快速傳播,知識經濟管理的核心在于知識成果的重視,二者在發展軌跡上來說是可以形成合力發展態勢的。對于目前所面臨的一些困難,在政府以及社會資源的共同努力下完全有理由全效解決,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社會以及商業體系在知識經濟管理的促進下依托“一帶一路”國家級發展倡議的實施實現最大化的社會價值、創造最大化的商業價值。
參考文獻:
[1]于斌,楊智文,楊鑫春.加強科技管理工作提高企業競爭力[J].同煤科技,2018(1).
[2]張澤,李宇博.基于信息化手段的科技管理風險防控體系研究[J].中國信息化,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