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紅霞
摘 要:音樂教育和其他的學科有著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基本教育理念和具體教學方法主要從音樂的教學方面進行入手。為了進一步對學生進行培養,教師應該做好音樂教學工作。本文立足于本班音樂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分別從“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習興趣”、“積極融入情境,產生情感共鳴”、“進行合作學習,加強視聽練耳”這三個教學方面重點入手,淺談如何創新初中音樂教學方式。
關鍵詞:創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
音樂教學不止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音樂知識,還要強調學生審美能力、認知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提升。要想教學目標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的話,任何教學內容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與此同時,每一堂課的教學也要具體到有一個教學目標。教師不能局限于課本,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創新教學思維,以培養學生的基本興趣為教學起點。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內容,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
一、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習興趣
無論何種教學活動過程,都應該看成是一個過程參與者和主體之間的良性和諧互動,互相促進提高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而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在教學內容設置方面,不僅更加重視理論知識的有效傳授,而且更加的注重這些理論知識的有效綜合利用,如果學到的這些理論知識不能有效的應用并放到教學實踐中去,那么這些理論知識本身就是一種僵化的理論知識。因此,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工作過程中,應當充分接受新的音樂教育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并創新新的教學方法,以此方式來促使學生積極的轉變音樂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在不斷學習音樂過程中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藍天白云》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個藍天和白云的動態全景圖片或者是聽一首另外關于藍天白云的音樂,師:“這首歌曲,唱出了自由自在的情感,請同學們說一說這首歌曲的情感和節奏。同學們要熟悉歌曲的節奏,大家一會進行齊唱,要把握住這首歌曲的節奏和情感。”然后再播放一首展現美麗風景的輕音樂,師:“請同學們下課找一找描寫藍天白云的句子。”通過靈活的方法轉變學習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這個學習過程,也更愿意參與學習,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積極融入情境,產生情感共鳴
在日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把握音樂教學中的教學基本原則,從而培養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能與自身內心情感世界得到共鳴,更好地理解學習音樂所需要傳達的知識,從而豐富內心世界。每個學生通過欣賞音樂所需要接收的音樂情感表達信號都應該是不同的,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能只通過講解的方式來進行音樂教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更應該做到的是教師正確啟發和心理引導之下,讓學生分析音樂中強調的意識,并且能夠內化到自己心里,然后通過完整的分析,進而加強對音樂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為我們的今天喝彩》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首先可以通過音頻向學生們介紹這首歌曲,然后讓學生一起進行思考:這首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是什么?師:“希望同學們積極融入到這首歌曲的音樂情境中,能夠從這首歌曲中感受到現代青少年充滿青春活力和時代氣息,更好地理解這首歌曲所傳達的內容,體驗這個音樂過程,從而與這首歌曲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通過讓學生能夠積極融入音樂的情境與音樂產生一種情感上的共鳴,在此基礎上,挖掘學生的音樂靈性。
三、進行合作學習,加強視聽練耳
合作音樂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活動方式之一,是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群體音樂研討,和諧互助的一種學習方式,對初中音樂教學而言,合作學習的方式將更有助于音樂課堂教學效果進一步升華。合作模式學習為學生成長營造了一個公平競爭的發展空間,搭建了一個共同成長發展的良好平臺。教師應該把握以促進學生整體發展為本這根教學主線,讓音樂課堂教學重新煥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進行活動,為他們展示自己才華提供了一個主動參與的良好機會。
例如,在學習《那不勒斯舞曲》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用多媒體把其中用到的樂器形狀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在觀察這些樂器的形狀的同時還可以看到樂器的音色變化和聲音特點的樂器評說。然后教師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電腦屏幕上呈現出樂器的圖像,聽樂器音樂的片段,讓學生準確說出所聆聽樂器的名稱。學習音樂是為了培養和發展用聽覺能力去發現和感受周圍這個世界,我們除了可以用眼睛的視覺能力去觀察我們的這個世界,還可以用耳朵的聽覺能力去感受這個世界的另一面。
綜上所述,從課堂教學實際角度出發,樹立全新的音樂課堂教學課程理念,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音樂作為一門重要的教學課程之一,教學效果的優劣好壞直接地關系影響到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和素質,因而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音樂的內在涵養價值,讓音樂課堂教學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珊珊.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及有效性[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3):53.
[2]陳卿.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高音樂教學效果[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