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衛(wèi)麗
摘 要:自新課改推行以后,構建有效課堂日益成為廣大教師的普遍共識和共同心愿。鑒于小學生,特別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年齡較小,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在課堂教學中的注意力也難以長時間集中,如此就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好的阻礙,也正是因為此有效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也就顯得格外重要。基于此,本文筆者就根據(jù)自身的實際經(jīng)驗,談一談小學低段語文的有效課堂構建策略,以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低段;語文教學
隨著教育的變革與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弊端逐漸凸顯。在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中,教師將學生當做“容器”,一味的灌輸給學生知識,這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進而極易導致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低下。因此,為使小學語文教學由低效走向有效,教師就需及時擺脫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同時樹立對有效教學執(zhí)著追求的理念,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過程與方法進行大膽革新,以便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本文筆者就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淺談下小學低段語文有效課堂構建策略,以期待能和各位一線教師共同學習與借鑒。
一、打破傳統(tǒng)模式,讓學生做主人
教育教學領域在不斷進行著革新,舊的教學理念已經(jīng)被時代所拋棄,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在不斷的涌現(xiàn)。不過,在這之中,一些優(yōu)秀的思想和文化依舊能夠很多的融入當前的教育中。但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是經(jīng)久而不衰的。那么,我們就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這些東西。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課堂角色的互換,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的形式實現(xiàn)。
例如,在教學《望廬山瀑布》內容時,筆者先是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朗讀,最后,選出小組代表到講臺上進行朗讀,比一比誰讀的更有感情、更好。作為一首描寫景色的詩篇,要帶領學生進行細細的品味,幫助學生抵達作者瑰麗的想象中,尤其是“疑似銀河落九天”這一句。在鑒賞之后,筆者從廬山瀑布出發(fā),對學生進行了思想上的教育——我國幅員廣闊,山河秀麗,名山大川坐落于各地,成為人們閑暇時間的好去處。但是在游覽這些名勝的時候,很多游客都有一些不好的行為,對這些景點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并且增加了景點工作人員的困難。筆者讓學生探討一下自己知道的不文明行為,以此為鏡,以正自己的“衣冠”如此,通過這一番交流和引導,打破傳統(tǒng)僵化的教學模式,傳播德育正能量,促進教學策略的多元化發(fā)展。
二、表演教學方法,增加課堂趣味
角色的扮演可以使得書本上的各個角色活起來,不僅僅只是書上語言的表達。角色的扮演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對于故事的感受以及故事內在內涵的接觸。角色的扮演不僅僅只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重要的是通過一個故事的演繹,能夠更加近距離的接觸課本上一個個人物,讓課本上的內容不僅僅局限在文字描述上,增加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感。
例如,在教學《小公雞和小鴨子》內容時,老師可以找一個小組同學來扮演小公雞、小鴨子大象。也可以讓每個小組都表演這個場景,故事內容可以合理添加,每個小組對別組的表演進行評分,評選出最佳小組。這樣每個同學都能夠參與進來,分享故事,分享喜悅,深刻體會故事情節(jié),也會讓學生更領悟課文中心思想。一堂優(yōu)秀的語文課不僅僅需要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內心有所啟發(fā),對自己現(xiàn)在和未來生活能夠有所幫助,這才是最重要的。
三、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引導情感感知
鑒于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以感性內容為主,僅憑教師一味地口頭講授難以深化學生的理解感知。而多媒體憑借自身強大的影音功能,日益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和積極推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將文本中用語言文字所描繪的場景以形象化、生動化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各項感官,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變被動為主動,而且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及內在情感的理解感知。
例如,在教學《四季》內容時,筆者先是運用多媒體展現(xiàn)了四季輪回的美好景象,以聚焦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意境。之后,筆者為學生富有感情地朗讀了課文,并配以了四季的圖片和背景音樂,以使學生在體會文章美感的同時,其內心也能與作者產(chǎn)生強烈共鳴。接下來,筆者讓學生伴隨著音樂進行自由朗讀,并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相關畫面。如此,便使學生深刻體會了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以及作者對自然和生命的無限熱愛。
總而言之,要想促進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的構建與生成,教師一方面要認真領會新課改精神,積極適應教改要求,做到一切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認識實際出發(f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及時教學行為,使之能與學生的身心特點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注意調動學生潛在的積極因素,以達到教與學的最佳平衡,從而獲取理想中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安峰.小學低段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新探[J].學周刊,2020(06):50.
[2]石婭.淺析小學低中學段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