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 嵐(安徽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大型科研儀器設備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技術基礎和重要手段,具有高成本性、專業性、精準性和多功能性等特點[1],其開放共享程度及其使用效率,則反映出國家的科技管理水平與科技創新能力。近年來,我國大型科研儀器設備數量快速增長,而開放共享機制卻不夠完善。如何有效地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儀器使用效率,是當前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國外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開放共享,經多年探索與實踐,構建了有效的開放共享管理運行機制,其有益做法和先進經驗值得學習與借鑒。
國外發達國家普遍重視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開放共享,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積極引導、規范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其法律體系完善,內容規定齊備。如美國將“完全、開放、無償”的資源共享政策作為一項基本國策,頒布了研究設施法、設備管理指南等法律法規,從而保障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以及國家數據中心和數據共享網絡的建設;日本制定了《促進特定尖端大型研究設施共享的相關法律》及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韓國頒布了協同研究開發促進法、韓國科學技術院法、獲得科學器材及共享的規定等系列法律法規;法國、加拿大等國也制定了有關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的法律法規推進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2]。
一些發達國家在推進開放共享工作中注重整合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建設具有專業特色的開放共享平臺。目前,歐洲各國都相繼建立了獨具特色的開放共享平臺,如英國的NPL、LGC,德國的PTB 等。美國建立多個國家級共享平臺,并注重建設示范平臺,為各領域不同層級科研單位的儀器設備共享提供范例,如聯邦實驗室等。日本建有科學儀器設備共享網站,如研究設施共用綜合指引網站、尖端儀器共用創新平臺等,將共享儀器設備的簡介、使用方法、預約方式等相關信息及時在共享平臺上發布,以便需求者選擇和使用[3]。同時,發達國家注重對共享信息服務平臺的技術維護和服務優化,通常由專業團隊更新維護儀器設備信息數據庫,以保證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并強調服務人性化,提供專家在線服務功能。如美國的科技資源共享門戶平臺、國家儀器設備共享服務中心等。此外,發達國家還重視建立虛擬實驗室系統,以虛擬現實技術促進開放共享與合作交流。如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等建立虛擬實驗室,德國漢諾威大學建立虛擬自動化工作平臺,將虛擬儀器設備與個人計算機連接,共享數據資源和交流信息[2]。
為實現全面開放共享,發達國家普遍建有完善的科研儀器設備運行管理機制。如美國國家實驗室采取政府主管部門管理和委托管理兩種模式,規定對外開放共享,即使保密性較強的國家實驗室也有部分予以開放;德國規定管理單位負責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日常運營、維護等,并由其成立協調委員會規劃使用,向所有科研單位和高校的研究人員開放;英國對政府所有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委托國家實驗室研究理事會進行管理,對外開放范圍十分廣泛[2]。此外,發達國家的高校也針對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全面開放共享制定了一系列運行維護機制。英國高校建立了三級管理保障體系,以保障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良好運行。美國高校對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管理建有完善的人員運行機制,對儀器設備的整個配備過程和后期的操作、維護都有專人負責[3]。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還建立了嚴格的儀器設備操作培訓制度,實驗者在使用儀器設備前要由專管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合格后才能預約上機操作。
國外政府對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情況進行嚴格的績效評估,并以此作為繼續資助與否和確定資助力度的依據。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其資助的科研儀器設備,在資助授予期滿前18 個月進行審核評估,并以此決定是否繼續資助、更新或報廢設備[4]。英國國家實驗室研究理事會對其ISIS、SRS、CLF 等設施,分別制訂了考核評估辦法,評估設施的使用效率和服務質量[2]。印度科學工程研究理事會成立專家小組,每年兩次對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運行和使用情況進行評估、審查,提出優化建議,并以此決定對其撥款的規模和額度[5]。
我國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法治建設工作起步較遲,上世紀80年代,國務院有關部門先后制定了部分規范性文件,如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管理暫行辦法、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等。近年來,為加快推進科研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科技部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管理辦法》《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管理辦法》等文件,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也制定了一些相應的規定。這些已出臺的文件大多屬于技術層面和具體管理方面的,且由于層級較低,缺乏相應的法律權威和效力;而現行的《科學技術進步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科技領域的基本法律,僅對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方面作了一些原則性規定,缺少具體的針對大型科學儀器開放共享的法律規范。開展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不僅涉及科技管理體制機制,開展共享各方主體的權利、義務及其利益分配,運行保障制度,法律責任等方面,還涉及到科技進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專利、著作權、保守國家秘密等法律法規。因此,加強我國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法治建設,要先從國家立法層級,將其納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制定專門的法律,或者在《科技進步法》中對此作出專門性規定,再由國務院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進而推進地方立法,逐步形成以法律法規明確基本原則、權利、義務及其法律責任等為主干,部門和地方規章制定具體的技術與管理規范相配套,構建完備、有效的專業性法律制度體系,依法保障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順利開展。
構建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共享平臺,是實現開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國自2004年啟動“科技基礎體系平臺”建設項目以來,已初步建成從國家、省、市到高校、科研院所的多級共享平臺體系,有力地推動了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開放共享。但是同時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建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平臺建設行政化,共享信息資源單一化、同質化,與市場和行業需求不緊密,共享服務功能不強等。因此,要堅持問題導向,以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加快構建覆蓋各類科研儀器設備、功能強大的專業化、網絡化管理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首先,強化綜合統籌協調,加快完善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建立以科技部門為主導的統一開放共享平臺,對所有符合開放共享條件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嚴格按照統一標準及要求納入平臺管理,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跨部門、跨領域、多層次的網絡服務平臺體系。其次,加強規范化、專業化建設,按照統一的標準和規范,進行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接口鏈接等,及時發布所有符合條件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目錄以及與使用和服務相關的信息,建立平臺管理專業化團隊,實現平臺網絡化、動態化和信息化管理。最后,強化服務理念,以市場和行業需求為導向,建立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平臺網絡節點的對接,引入數據文件資源、權威的元數據集合和描述數據關系的鏈接,實現平臺數據庫之間相互兼容,并提供實時在線服務,進行服務咨詢、專家答疑等,增加服務的細分性和層級性,進一步提升平臺的服務質量。
我國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運行模式。但從總體上看,我國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仍存在開放共享的意識不強、程度不高、效益偏低等問題,其原因主要是組織管理不完善、責權利關系不順、共享利益機制不健全、共享保障條件不足、激勵引導機制缺失等。因此,要從實現開放共享的管理制度化、利益多元化、保障體系化等方面入手,加快完善我國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運行機制。首先,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完善開放共享管理體制,明確管理部門和單位的責任,理順開放共享各方主體的責權利關系,樹立開放共享的理念,增強開放共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完善利益分配機制,制定開放共享服務收費制度及其分配辦法,加強用戶身份信息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產權、科學數據和技術秘密等權益保護,切實保障大型科研儀器設備擁有者、使用者、服務者和需求者的各方利益,激發參與者內生動力,提高開放共享效率。再者,建立健全運行保障體系,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在科技資源供給和配置中的關系,建立符合實際需要的運行服務獎勵補助制度,保障對開放共享平臺的資金投入,運用經濟杠桿和政策手段,引導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開放共享平臺建設。最后,建設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團隊,由其具體負責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建設、維護、運行和管理,同時加快完善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從業資質認定、職稱評定等政策,建立符合平臺管理和服務工作特點的人員績效評價體系,著力培養高水平的分析測試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效率的專業技術服務團隊。
開展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績效考評,是提高使用效率、強化服務質量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國亟待建立行之有效的績效考評機制,開展考評工作,促進開放共享,提升服務水平。首先,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加快制定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評價標準和辦法,對評價的目標、內容和方式作出明確規定,并根據大型科研儀器設備不同類別,建立可以量化的綜合評價信息和分析系統,引入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對開放共享情況進行綜合性績效考評。同時,規范評價程序,保證評價的規范性、合理性和準確性。其次,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強化政府監管職責,依據績效考評結果,對積極參與開放共享、服務效果好、用戶評價高的,加大后補貼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的支持力度,在申報新購科研儀器設備、科技計劃項目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對不按規定如實上報科研儀器設備數據、開放效果差、使用效率低的,予以通報,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力的采取限購新科研儀器設備等措施,直至其退出。最后,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評價考核結果對社會公布,并通過多種方式廣泛聽取社會公眾的意見建議,強化對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的社會監督。
大型科研儀器設備作為重要的科技基礎條件資源,其規模、質量和利用效率與國家科技創新實力和競爭力直接相關。近年來,隨著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開放共享水平和服務效益明顯提升,但是與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相比,其開放共享程度及運行管理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亟待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國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機制,加快推進全面開放、充分共享,提高使用與配置效益。通過對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我國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建設及運行管理工作與國外的差距,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與做法,加快推動我國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法治建設,構建規范化、專業化的開放共享服務平臺,完善開放共享管理運行與平臺服務機制,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體系,對進一步提高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提高整體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