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喜
關鍵詞:高中語文 ? 學習方法 ? 積累學習 ? 有效性 ? 對策 ? 意義
隨著時代不斷向前發展,知識更新變化速度越來越快,加上伴隨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實施,新時期對于高中生而言,學好語文不僅要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應當注意方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更加系統的語文知識,并加以應用,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教師主要是圍繞教學內容開展機械性講解,學生對繁雜的語文知識難以全面理解,加上學習任務較多,學習成效不高,加強高中語文學習方法與積累學習的有效性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高中語文積累學習內涵與意義探析
高中語文教學主要是以教材為主開展針對性授課,素質教育理念強調要加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所以對于高中生而言,開展語文學習,應當注重語文知識的積累,不僅要進行課堂資源的累積,同時也應當加強課外資源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拓寬學習視野,提高語文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高中生面臨較大的升學壓力,且學習學科較多,想要更好地提升語文學習成績,應當注意學習方法的科學性。
高中語文積累學習,是指學生對相關所學的知識進行積累并加以應用探索的學習模式,做好語文積累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程,語文學習本身強調基礎性,加上時代不斷發展,信息更新速度不斷加快,語文語言知識等日漸豐富,體系日益完善,新時期高中語文積累學習,對于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總結更多有效的學習方法并加以應用,進而全面提升語文核心素養非常重要。
語文積累學習,應當對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知識和語言素材進行積累,才能更好地掌握語文學習有效的方式,進而通過聽說讀寫實踐訓練,將所學的知識和實踐生活結合起來進行創新應用。語文積累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方法,同時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只有內化于行,長期堅持,才能更好地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熱愛生活、熱愛語言的情感,提高知識的創新應用水平。
二、高中語文學習現狀
目前高中生在開展語文學習方面,雖然掌握了一些方法和技巧,但是總體上看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
(一)語文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高中生面臨較大的升學壓力,且需要同時學習很多的基礎學科知識,所以對于語文學習方面時間相對有限,語文基礎知識不夠扎實,沒有建立系統的認知體系,對語文學習有時停留在一知半解方面,過于依賴教師講解的方式方法,按照教師的指導來進行被動學習,沒有建立自主學習意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夠,課堂互動不足,從而影響了學習效果。
(二)不注重語文知識的積累,過于注重技巧的應用。在高中語文學習階段,學生往往比較滿足于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訓練,每次在寫作等方面習慣于模仿等,沒有將所學的知識結合自己的情感和生活體驗等來進行創作,語文知識積累不夠,往往是現學現用,沒有養成良好的積累語文知識的習慣,學習方法比較單一,缺乏綜合性學習訓練,影響了學習成效。
三、提高高中語文學習方法與積累學習有效性的具體對策
新時期新課改提出要不斷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綜合性素質的體現,想要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綜合應用能力,教師應當從注重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掌握系統有效的學習方法入手來進行引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進而轉化為學習動力,將所學的知識加以應用創新,促進人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具體在開展語文學習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探索:
(一)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預習的好習慣,從而夯實學習基礎。開展語文知識的學習,預習階段非常重要,只有做足功課,精心預習,才能更好地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互動,與其他學生更好地進行討論,提高自主學習水平,掌握學習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習的進度和效果。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提高對預習的重視程度。圍繞新課改的要求,結合本章節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掌握系統科學的自主預習的方法,為進一步提升自主學習意識、豐富學習情感等奠定基礎。高中階段語文知識相對比較綜合,有不同體裁的文章,所以教師可以首先與學生一起總結,對不同的散文、敘述文、議論文、說明文等文章進行歸類,總結不同文體的文章的閱讀技巧和方法,掌握相關的特點和基本結構,進而在開展預習時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高預習的成效。在具體預習過程中,一方面要從單元預習的角度入手,對整體的單元文章安排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單元知識的安排架構和規律,找出不同文體的文章,進行歸類,另一方面要結合不同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總結,找出不同點和相通之處,通過表格的形式來進行歸類劃分,總結相關的主題思想,列出具體的預習事項,讓學生自己安排預習的時間,并盡可能形成問題清單,更好地加以整理,為課堂學習和交流等奠定基礎。比如在魯人版高中高一語文教材第一單元,安排了《赤壁賦》、《聽聽那冷雨》、《再別康橋》、《游褒禪山記》四篇文章,里面有不同的文體,教師可以提前引導學生回顧不同文體的預習方法,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自主安排相關的預習內容,整理出自己的心得,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和針對性討論,這樣不僅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同時也提高了自主學習意識,逐漸構建起系統學習思維,掌握不同文體的中心思想、架構和表現方式,便于進行積累應用。
(二)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拓寬學習視野,積累豐富的學習資源。在高中語文學習中,閱讀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比重,所以學生應當高度重視閱讀學習,通過開展閱讀可以不斷拓寬學習視野,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從而更好地加以應用。快速閱讀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通過開展快速閱讀,可以不斷開發右腦潛能,提升學習效率,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開展相關的深度閱讀,尋找更多的閱讀資源,進而結合所學的知識,尋找到關聯的知識,提高對所學知識的深度理解能力。通過開展快速閱讀訓練,可以通過題目以及閱讀文本內容快速進行中心思想和整體結構脈絡,掌握基本的學習重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應用現代信息軟件等學習網絡資源,學生可以根據教師布置的主題等搜集相關的閱讀資料,或者教師為學生提供快速閱讀相關的文獻,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科學安排自主閱讀的內容,提升綜合閱讀能力。通過開展快速閱讀,不僅可以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同時還可以提高閱讀速度,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提高語文知識綜合應用能力。比如圍繞魯人版教材內容《赤壁賦》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對人物性格特點的把握,結合自己的興趣尋找更多的和主人公相關的知識,進而在課堂上進行分享等,提高深度交流能力,更好地拓寬學習思維。
(三)做好摘抄,注重積累和創新應用。語文學習貴在積累,只有積累了更多的語文資源,才能更好地在潛移默化中加以應用。進行積累的方法很多,比如讀書摘抄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所看到的相關的文本等摘抄相關的精美字段或者在課堂上進行教科書中相關精美字段的摘抄,課后圍繞相關的內容進行創作,從而更好地提高對相關知識的深度應用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養成每天摘抄和記日記的習慣,這樣可以積累豐富的語文素材知識,在寫作和交流等方式可以及時進行順手拈來,加以應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豐富,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肩負著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使命,對于高中生而言,通過摘抄經典優美詞句,可以更好地體驗和挖掘語言背后的內涵,體味中華優秀傳統的精髓,經過積累、應用,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比如在魯人版教材教科書中有魯迅的很多文章《為了忘卻的紀念》等,教師可以圍繞主題內容,讓學生搜集更多魯迅先生的文章,系統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作者所處的不同階段創作的作品的特點,總結表達的方式,將好詞好句積累在自己的記錄本上,久而久之通過反復研究和應用,能夠更容易把握語言的應用技巧和方法,提升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閱讀、寫作等結合起來加以應用。學生要注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正確的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不斷學習新時代更多的典型人物,學習他們的優點、長處,更好地結合自身的實際,對標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具體學習過程中要摒棄單純地為了學習而學習的思想,要注重閱讀、寫作等學習的綜合應用和能力開發,從而更好地把握語言的特點,在高中階段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綜合素養。
總之,高中語文學習方法與積累學習,需要長期堅持,掌握科學的方法,并不斷鍛煉和應用,才能持續提高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1]陳禮.高中語文學習方法與積累學習探究[J],才智,2019,(01).
[2]張靜.如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2).
[3]張治中.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語文知識,2017,(02).
[4]任強.試論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四條標準——以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文言文教學為例[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01).
[5]張玉梅.高中語文學習方法與積累學習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9).
[6]黃錦順.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5,(11).
(作者單位:寧陽縣復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