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
摘要:新時期我國國有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暴露出較多問題,系統分析了國企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從工作觀念、工作內容和形式以及工作機制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原因,對強化國外思政工作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機制;現狀;問題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和國內不斷深化的改革開放,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有企業也隨之改革。新時期,我國國有企業在職工思政工作方法出現了較多的問題,國企職工出現了較多思想問題。
一、國有企業職工思政工作現狀分析
(一)新時期下職工對思政工作理解不夠
1.新時期下,國企職工對企業發展存在的困境不夠理解
當前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國企出現了保增長的壓力,企業面臨更加復雜的局面。面對如此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將追求經濟效益作為國有企業的首要目標是常態,因此出現了“重效益、輕思想”的狀態。然而,新時期國有企業全面的深化改革提速,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和部分均有涉及,與職工關系密切。但是,國企職工不能更好的理解企業的發展困境,最終使得職工不思進取、思政工作難以落實,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作用得不到發揮,國企難以持續發展。
2.國企職工不能較好的認識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追求利潤是國企的重要任務,但和私營企業又有較大區別,國企還對國民經濟的控制有重要責任。顯然,在國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十分必要。在企業的傳統觀念中,認為思政工作對企業影響不大,甚至無影響。而實際上,在國企發展過程中,由于和基層員工、部門領導的有效溝通欠缺,宣傳工作不夠,思政工作模式單一,思政工作開展困難,導致國企職工責任心和使命感不強,工作缺乏動力,嚴重影響企業發展。
(二)國有企業思政工作理念、方法和機制落后
1.思政工作理念、方法需要創新
由于思政工作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思政工作的手段單一、內容枯燥。工作內容多以教育性、政治性的說教為主,為幫助社會實現思想轉化的工作,主要內容為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工作對象范圍廣泛,不用分類,不同對象存在道德修養水平和文化素質的參差不一,增加了思政工作開展的難度;教育手段主要以會議到會議、文件到文件為主,吸引力、感染力及創新性不足。思政工作理念、方法不足,職工積極性難以調動,思政工作的實際意義得不到有效實施。
2.國有企業思政工作機制需要完善
新時期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市場經濟的完善,“鐵飯碗”觀念逐漸瓦解。開展國企思政工作,是國企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保障,然而,我國當前職工思政工作中,相關制度不夠完善,思政工作暴露出較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國有企業職工思政工作缺乏保障機制;國有企業職工思政工作缺乏健全的激勵機制;國有企業職工思政工作缺乏完善的評估反饋機制。
二、新時期國有企業職工思政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國有企業職工思政工作觀念
首先,新時期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封閉落后的職工思想觀念已發生較大變化,國有企業職工的思想觀念逐漸朝著務實、開放反正,個人利益受到更多的關注,而企業的發展逐漸被職工所忽視;其次,國有企業職工的思想朝著多元化發展。改革開放前思政工作比較傳統和單一,主要以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熱愛祖國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主;改革開放以后,職工獨立成為個體或責任實體,逐漸更多的追求個人利益,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作用較小,職工更加重視追求個性發展,個人主義逐漸盛行,思想政治問題逐漸出現,影響企業發展。
(二)國有企業職工思政工作的內容和形式
國家政治生活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處于混亂的狀態,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停滯不前,思政工作內容單一。政治活動和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相交織,同時社會經濟文化生活還服務于政治運動,使得思政工作以為政治運動服務作為主要職能,因此,國有企業職工思政工作內容必然呈現單一。改革開放后特別是新時期下,思政工作內容受到的沖擊和挑戰巨大,當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后,收入分配的結構和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企業職工對于自身利益的關注更加重視,對于自身收入和地位的關注達到了巔峰。
(三)國有企業職工思政工作機制
企業是國有企業職工思政工作的基石,企業不同的機制將直接決定著思政工作的機制。推進改革開放后,國家提出了現代企業制度目標,并指出其主要的核心為建立自主的決策機制和完善的產權機制。進入新時期,這種工作機制表現的更加明顯,當前,國有企業以經濟效益的提高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一切以效益為中心是企業的常態,因此思政工作機制出現了明顯的變化。而精簡機構、減少思政工作的人員安排,將思政工作人員以兼職的形式進行安排是采取的主要內容。
三、結論
在經濟新常態下,國有企業改革正在邁向新階段,一些深層次矛盾問題開始涌現出來,對國企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提出了更多要求。國有企業要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充分加以發揮,就必須對新形勢與新任務的要求積極適應,對優良傳統進行繼承的同時,必須結合經濟新常態與國企實際勇于創新。
參考文獻:
[1]張成.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推進方式探究—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背景[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6.
[2]劉慧青.新時期國企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