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 要: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信息化技術在不斷地創新,在我國農業中逐漸應用信息化技術,可提高農業的生產力。種子管理是現代農業發展中最為關鍵的工作,因此種子信息化管理變得尤為關鍵。通過種子信息化管理能夠將傳統各類種子的信息進行規范化管理,提高現代農業工作的處理效率。主要分析了種子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作用,從而促進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種子;信息化管理;現代農業;發展;作用
1 ? 種子信息化管理在應用中的重要性分析
隨著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種子信息化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其不僅能夠起到管理種子種類信息的作用,還能有效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現階段種子信息化管理主要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管理工作中,從而建立并完善有序的種子競爭市場,能夠滿足種植戶日益增長的種子需求量。由于優良種子的需求量在逐漸增加,傳統的種子管理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管理需求。在種子信息化管理中,添加了優良種子的挑選功能,能夠便于種植戶進行挑選合適的優良品種。種子信息化系統具有綜合管理的功能,其在種植戶生產經營的審批中,能夠自主地通過分析種植戶提交的信息,縮短審核周期,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在種子應急管理系統中,其不僅具有傳統的處理功能,還能利用現代信息化網絡,尋找解決方案,及時公布種子應急處理數據,從而降低對種子的不良影響。在種子信息交流系統中,由于種子信息化管理采用計算機技術,能夠將數據及時地傳輸到各種植戶和經營部門,便于其制定合理的種植方案。總之,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重視種子信息化管理的應用,從而提高種子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現代農業的生產量[1]。
2 ? 信息技術在種子管理中的應用
2.1 ? 提高種子品種的推薦和咨詢工作質量
在現代農業中,種子的品種管理需要嚴格按照《種子法》等農業規定,對新型種子和引進的農作物品種展開詳細的測試和檢測。只有通過該項測試的種子,才能分析其具有的良好優點,并根據其優點制定合理的推薦和咨詢方案。在市場營銷過程中,要根據該類種子的特性進行宣傳,并向種植戶講解種植措施。種子品種信息化管理的主體為大量的種子品種數據,然后結合新型種子和引進農作物品種信息作為補充體,綜合分析地方區域的氣候、地質、水源等條件,從而構建完善的種子品種信息庫。
除此之外,種子信息化管理還具有專門的品種判斷系統,其能夠根據當地的條件優先選擇最合適的農作物品種,然后向種植戶提供準確的種植方案,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在實際的應用中,品種判斷系統的數據主要由技術人員通過收集各地土壤信息、生產力信息、種植物類型等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建立完善的種子品種判斷模型,便于種植戶根據地質信息選擇最合適的種子品種,促進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2]。
2.2 ? 加強種子市場的宏觀調控
由于農業是我國長久發展的基礎,需要保證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積極研發新型的種子品種,才能有效地促進我國綜合國力的可持續發展。傳統的種子價格主要是通過分析國家經濟走勢,沒有準確的農業信息,因此,種子價格的制定有時不符合種子市場的規律,影響種植戶的積極性。如,種子市場往往會由于某些難以預知的自然條件出現劇烈的價格波動,種植戶沒有準確的信息,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影響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為了能夠得到準確的農業種植信息,保證種子市場的穩定性,種子信息化管理能夠通過分析動態農業種植信息,得到實時的種子市場價格的波動信息,從而便于農業農村部門調控種子市場。種子信息化管理實現對種子市場的宏觀調控具有良好的作用,在實際的應用中需要及時了解國際種子價格的信息,實現國內種子市場與國外市場的同步。根據種子價格波動的原因,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起到穩定種子市場的作用,提高種植戶的農作物生產量。由于現階段種子市場經濟處在競爭的階段,為了能夠保證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強種子市場的調控,得到準確的種子價格信息,保障種子市場的穩定性。種子信息管理能夠利用種子價格信息,實現對種子市場的宏觀調控,便于種植戶在管理系統中挑選最合適的種子進行種植,從而有效地提高農業生產量,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3]。
2.3 ? 確保用種安全性
種子信息化管理能夠有效加強種子市場監管功能,種子市場監管能夠對流入市場的農業種子進行抽樣調查,尤其是在銷售旺季種子的品種、信息和質量進行嚴格的檢查,要保證流入市場的種子質量符合《種子法》等農業規定的要求。在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被抽檢的種子有質量問題,需要將其提交給種子應急管理系統,然后檢查其中存在的問題,判斷種子事故預警的等級,然后將其數據傳輸到種子發布系統,對有問題的種子進行處理,然后將質量合格的種子信息更新到種子市場中,便于種植戶的查看,利用種子信息化管理,能夠保證種植戶用種的安全性[4]。
2.4 ? 促進資源共享的便捷性
我國一直重視農業的發展,并出臺相當多的農業法,如《種子法》《農產品質量法》等。因此,種子市場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種子市場中的種子品種信息更新頻率在逐漸增加,與之而來的是提高種子管理工作量。
一般情況下,為了提高種子管理站的工作效率,可以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加強種子優惠政策的推廣。通常情況下,新型種子的應用需要政府的參與,政府需要頒布相關的優惠政策,從而促進種子品種的創新和發展。種子信息化管理平臺能夠將優惠政策信息及時地更新到網絡平臺中,便于人們查閱。第二,利用種子信息化管理平臺,結合所種植區域的氣候、水質等條件選擇合適的種子品種,并確定種植的面積,制定合理的種植方案。第三,利用開放的網絡信息平臺,將當地種植農作物的價格和市場供需情況實時地傳輸給當地種植戶,提供針對性的信息服務,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效益。第四,大力推廣優良率高的新型種子。利用信息平臺,將新型種子品種信息的優勢反饋給種植戶,便于其選擇新型種子,提高農作物產量。種子信息化管理結合現代化信息傳輸技術,促進優勢種子的資源共享,提高種植戶的便捷性,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能夠有效促進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5]。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農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需要重視種子品種的管理。種子信息化管理結合計算機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主要有加強種子品種的推薦和咨詢、實現種子市場的宏觀調控、實現用種安全性、實現資源共享的便捷性等,提高種子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促進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 1 ] 韓振亞.生產管理信息化在種子加工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14,32(2):33-35.
[ 2 ] 沈剛.種子信息化管理的應用[J].吉林農業,2014(2):46.
[ 3 ] 趙建本.淺談信息化在種子管理中的作用[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4):147.
[ 4 ] 姜忠泰.探討種子信息化管理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7,37(2):167.
[ 5 ] 周紅軍,王鳳云,郭德好,等.種子企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與策略[J].? ? ? ?種子科技,2011,29(1):3-4.
(收稿日期: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