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工智能飛速發展,在當今社會已經廣泛地應用到教育當中,人工智能也在教育方面存在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闡述人工智能在名辦高校的應用,以及人工智能在應用中帶來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人工智能;名辦高校
引言:
人工智能是新時代發展的產物,是時代進步的成果。在民辦教育中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使人工智能與原來教學模式相結合創造新出的教學模式,同時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人工智能在名辦高校教育中的應用,在強調思維創新、注意科學交叉、結合知識融合集成條件下應用到教育當中,這是一種新的創造性研究。
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發展延伸出的一個分支,就是具有關于人類知識和行為能力、能夠學習、模擬行為、具有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電腦系統。人工智能同時也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包含著計算機學、物理學、生物學、電子電工學等多門學科的總和。人工智能最初的產生是人們想要通過用機器來代替人類部分勞動,至此人工智能開始發展。時至今日,人工智能發展的情況十分良好,現在的人工智能已經不止能代替人類部分的勞動,在各行各業當中都有應用。人工智能現在依舊在進行研究,人類想要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中體現出更優秀的表現,讓其更好的服務于人類。人工智能在現如今教育界中也發揮著其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在醫療、機械制造、智能電器等多個行業都有應用,并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促進這些行業的發展。
二、人工智能在名辦高校中的應用
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走向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上也能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人工智能的出現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運用新的技術手段,雖然不能改變原有教學教育本質,但在一定的程度上有著重大的創新,在名辦高校的課堂上,人工智能的應用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教學過程中的個性化、細節化
通過應用新的技術,將原有的課堂教學改為智能教學,為教學過程個性化、細節化提供了技術的支持。智能教學的實施,改變了原有民辦高校上課讀書、看書的模式,智能教學會根據學生現在的情況。從實際出發,搜索大量的教學材料進行上課教學,通過這樣的細節化方式,可以使名辦高校學生上課效率穩步提升,也可以使教師教學目標完成,相比原有上課方式,不管是學生學習效率,還是教學目標,智能教學的應用都是成功的。教學過程中的個性化則是根據教學老師的需求以及被教授知識的學生要求,經過探討、研究,再經過推理,最后選擇最佳教學方式和選出最好的教學素材來進行教課,相比以前上課就照著課本讀,完全以課本為主的教學方式,現在這種個性化教學方式會更適合每一位學生,在這種個性化的教育方式下,民辦高校課堂將會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學生學習效率也將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內容的多媒體化、網絡化
多媒體技術在最近幾年飛速發展,而且在名辦高校課堂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多,被用于教課方面。多媒體因為其承載的信息量比較大,內容比較多樣化,深受老師的歡迎,正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將對上課方式、內容等等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學教育的網絡化使整個網絡上的教育資源可以一起共用,使得教育素材豐富,改變了以往上課時教育素材較少而無法進行正常教課,正是網絡化的使用,也可以使教師了解到更多的教學新方法,也可以應用豐富的教材開展有趣的教學,這樣上課方式將會取得好的結果。網絡化的實施也可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現有的教學模式以及存在的問題,將會想到更多的更好的教學模式以及會有解決現有問題的方法。人工智能與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相結合,將會取得重大的效果。一旦三者結合,將會彌補以前各方面的不足,實現網絡的智能化,為目前民辦高校課堂提供更好的學習模式。民辦高校目前的主要采用的是多媒體上課,最普遍的無非就是PPT上課這種方式,如果進行人工智能技術與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相結合,通過結合后的技術上課,將會比以前上課效率會進一步提高,也將會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肯定會體現人工智能的個性化以及細節化。
(三)教學策略智能化、決策化
通過專家的開發以及完善,通過多次實驗,為教育的智能化、決策化提供了技術支持。通過專家的不斷努力和嘗試下,建立了專家系統,專家系統是一個具有大量知識的系統,并且專家系統也存著大量經驗的系統,使其使用人工智能,將會根據自身巨大的知識量和經驗分析眼前的問題,通過存在的事例和經驗選擇最優方法進行解決,此過程就像是專家解決問題的過程一樣,但人工智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了最優的選擇。專家系統是由幾部分構成,專家系統將會根據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對學生目前的的情況等進行合理的分析,給出最好的方法,以供學生學習。
(四)教學評價的情景化、過程化
鑒于傳統仿真模型的不足之處,可將人工智能技術與仿真模型相結合,結合出智能仿真模型。在日常民辦高校當中,可以使用智能仿真模型,通過智能仿真模型及時了解到實驗結果,然后對實驗結果進行處理,經過幾次實驗對比,選擇最優的結果,對最優結果進行實質性的評價以及評估,這樣將會更好的處理問題,實現最優目標。在名辦高校中,可將智能仿真模型這種與教育專家結合,可用于教學評價和教育管理,并且提高教育評價的過程性。
三、結束語
本文主要就是介紹人工智能在名辦高校中應用研究,先通過介紹人工智能,在描述現在名辦高校課堂所應用到的教學模式與教育素材,通過各個方面的介紹,結合人工智能將會獲得怎樣的效果。教育教學新方式的產生永遠與技術的發展有著巨大的關聯,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以及對人工智能的應用,在未來的民辦高校中,伴隨著人工智能的新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育評價,教育也會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可為.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民辦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科技創新導報, 2018, 15(18):223+225.
[2]衛榮, 馬鋒, 侯夢薇, et al. 人工智能在醫學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J]. 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25):838.
[3]吳晶. 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網絡教育中的應用[J]. 才智, 2018(10):91.
[4]李想. 加大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應用的思考[J]. 計算機時代, 2018, No.311(05):75-77.
作者簡介:
伍瀟(1985-),男,漢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工商學院圖書館館員,從事圖情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