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盛
摘 ? 要:在當下經濟的新常態下,對企業實施管理的最關鍵方法即就是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自改革開放以來,企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因此,大多數企業愈發注重自身的管理,從而提升在行業內的競爭力來更好地進行發展。但就目前我國還有部分企業在完成了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之后,管理中仍存在諸多的問題,因此,本文就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價值提升做以下分析研究,并提出有效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新常態 ?質量管理體系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F273.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8(b)-0176-02
在中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想要良好穩定的發展,就必須注重企業制管理體系的建設,而在當下企業也越來越注重質量管理方面,并將質量管理作為了企業的一項重大決策條件,進而推進企業更好的發展。對于企業質量管理來說,除了要管理產品的質量還要管理服務質量等,一個企業的發展前景取決于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方面,而在中國經濟的新常態背景下,企業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還不夠完善,這也就造成企業失去了在行業內競爭的優勢,因此,加強完善新常態下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是企業的必要工作內容,同時,不斷提升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價值。
1 ?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質量管理體系即指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它是組織內部建立的、為實現質量目標所必需的、系統的質量管理模式,是組織的一項戰略決策。它將資源與過程有效結合,以過程管理方法進行系統的管理,并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特點來選用若干體系要素加以組合。而就它的有效性運行,執行標準為ISO9000標準,它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為適應國際經濟技術交流和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而定制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在2000年提出的2000質量標準具有適用性廣、通用性強,對于質量有關的活動進行系統控制的優勢,它的核心內容即就是“使客戶滿意”。貫徹落實ISO9000標準已經被大部分企業所關注,并成為了多數企業證明自己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的一種要求標準。
2 ?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現狀
對于我國現階段還有很多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不夠完善,對自身的認識仍停留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態,而不去關注客戶的滿意度,對于質量體系的評定指標過于繁雜,一方面是過多的間接指標和評定方法以及碎片信息等,另一方面是過少的數據定量、直接指標、數據分析和掌握的重點以及真實的數據反映等。因此,這就造成企業在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方面的管理體系與企業實際發展相背離,而讓企業在競爭力中處于劣勢狀態。另外,還有企業將認證通關放在了企業評審的首要位置,認為只要企業通過了一系列的認證,就成為了產品和服務都達標的企業,從而忽視了對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這就導致企業得到認證之后,還仍舊維持原有的管理體系,因此,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就如同虛設。
3 ?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價值提升技術
3.1 加強對企業質量方面的監督和檢查力度
對于企業質量體系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時給予解決,進而保證企業質量體系有條不紊地有效運行。而對質量的監督和檢查一般是通過抽樣的方式,將涉及與質量相關的要素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進而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予以及時解決。因此,在對企業質量管理方面應該加強監督和檢查力度,以此保障企業內相關工作的穩定持續發展。
3.2 對以往的質量管理體系架構進行改變
將企業以往的質量管理體系改為直觀、簡單、節約的方案,進而有效提高新常態下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中最關鍵的關注度和追溯力,從而建立一種較為簡單和集中的企業管理體系,加強員工和企業、員工和員工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進而集中對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架構的建設。
3.3 加強企業內質量管理分析人才的培養
對企業質量管理來說,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宗旨,想要更好地管理和提升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價值,就必須要加強企業內質量管理分析人才的培養,提高管理人才的個人素質,使其充分認識到自身和企業發展之間的利害關系,從而更好地投身于企業質量管理工作中。同時,做好產品的研發、設計以及售后服務方面,并對后期關于產品的投訴等質量管理系統方面進行完善,對質量管理的風險進行預測和控制,進而保障產品符合客戶的要求標準。
3.4 對企業質量管理的評審工作加以改進,進而提高設計質量
對企業內產品設計環節做好相應的評審工作,可以有效保障產品設計方案的合理、科學和可操作性,因此,提高產品的設計質量可以有效改進企業質量管理的評審工作。而重要的則是要將設計文件的相關審核會簽工作落實完成,其中最關鍵的是設計審核和規范化工藝的檢驗環節,都需要相關評審人員做好相應的工作,同時,相關評審人員還可以邀請比較專業的評審工作人員或者顧客也參與到評審中,進而保障評審工作的充分有效性。
3.5 加強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性改進
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務必要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及時做出調整和改進,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去適應企業的發展和新常態背景下經濟發展的變化。而要進行持續性改進,就需要在發展過程中做到改正和預防,同時針對質量管理系統中的適宜性和充分性以及有效性進行整體的評價,進而及時做出改進,保障企業質量體系的持續改進。
3.6 為企業建立統一的質量信息數據庫
企業要對相關的質量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可以將枯燥的文字轉換為直觀的圖表來進行表達,進而節省企業員工在理解文字時所耗費的時間,并且,還要發揮好數據帶來的引導性作用,進而促使企業實行精準量化和管理。
3.7 為企業收集和分析大數據,并對其靈活使用,以此來促進企業績效的不斷提升
企業可以對大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進而實現數據和技能的有效融合,促使企業決策勝算的最大化,以便企業可以有效獲取產品和服務質量相關有價值的信息,來保障企業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當企業在通過了質量體系的認證之后,不能依舊按照以往的質量管理體系來對企業質量和服務進行管理,而是要采取相應的改進策略,將企業質量管理的各個環節工作都落到實處。鑒于新常態經濟下,企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都需要企業響應國家號召,充分了解和掌握國家的經濟政策,從而更好地對企業進行管理,同時,還要加強對企業內部分析人才的培養,從而為企業的良好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此外,在加強了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價值提升后,企業還要以積極的心態從容地去面對新常態經濟背景下所帶來的挑戰,進而不斷增強企業自身的競爭意識,促使企業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左兆迎,王以憲,袁偉.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標準科學,2019(1):131-136.
[2] 莫智杰.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評價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0):3,9.
[3] 趙春雷.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分析[J].一重技術,2018(2):73-75.
[4] 黃薇.提高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7(1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