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紅樓夢》中傳統教育對當代國學教育的啟迪

2019-10-15 07:41:20·牛倩·
明清小說研究 2019年3期

·牛 倩·

內容提要 傳統教育是《紅樓夢》研究中的重要課題,本文創新之處有三:第一,研究思路打破以往以人物形象或人物關系為主導的論證模式,首次從教學本體的角度探討《紅樓夢》中的傳統教育。第二,按照傳統教學次第,即識字辨音、屬對訓練、詩文寫作、經書研習,以及文人雅藝五個環節,逐一歸納出散見于各章回的相關內容,將其重置于清代傳統教育體系背景中加以審視,從家庭教育與私塾教育兩個層面勾勒出《紅樓夢》中傳統教育的全景圖。第三,《紅樓夢》中所反映的傳統教育,可以給當今的國學教育提供三點寶貴的啟示。這對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教育無疑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紅樓夢》的內容包羅萬象,傳統教育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迄今為止,關于《紅樓夢》中“教育”課題的研究主要涉及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倫理教育、女子教育、男子教育等方面,但研究視角較為單一,多以人物形象或人物關系作為切入點,尚未有從教學本體角度進行探索的專論,極有必要深入研究。

事實上,《紅樓夢》涉及教學本體的內容甚多,只是或顯或隱地零星散見于各章回。若將這些片鱗半爪抽繹出來,置于清代傳統教育體系大背景中重新審視,便會勾勒出《紅樓夢》中家庭教育與私塾教育的圖景,有助于復現古代教育的樣貌,尤其在傳統教法方面,對當前勃興的國學教育多有啟迪。

本文將按照傳統教育的次第,主要從識字辨音、屬對訓練、詩文寫作、經書研習,以及文人雅藝五方面展開討論,最后歸納出《紅樓夢》中傳統教育對當代國學教育的三點啟示。以期填補《紅樓夢》傳統教育本體研究的空白,又能對現實的國學教學有所裨益,這是本文的寫作初衷。誠望學界同仁不吝賜教。

一、識字辨音

《紅樓夢》第十七回至十八回賈妃歸省時有段插敘,意在說明與寶玉姊弟情深。此段文字雖然簡略,卻可管中窺豹,洞見傳統蒙學教法。對于清代讀者,無需贅言便可心領神會,知道賈妃是如何教寶玉讀書的,而今時隔二百余年,其教法卻是亟待研究者深入發掘并詳加闡述的。原文如下:

當日這賈妃未入宮時,自幼亦系賈母教養。后來添了寶玉,賈妃乃長姊,寶玉為弱弟,賈妃之心上念母年將邁,始得此弟,是以憐愛寶玉,與諸弟待之不同。且同隨祖母,刻未暫離。那寶玉未入學堂之先,三四歲時,已得賈妃手引口傳,教授了幾本書、數千字在腹內了。其名分雖系姊弟,其情狀有如母子。

據此,我們梳理出識字教學的信息,歸納如下表:

表1 : 《紅樓夢》識字啟蒙教學案例表

子女的前途關乎家族的興衰,因此中國古代素來重視教育。世家大族或書香門第一般從幼兒三歲開始引導識字讀書,至六七歲進學堂或延請塾師入宅正式授課之前,通常有三四年的學前準備時間,即童蒙教育時期。啟蒙老師通常由近親屬擔任。《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啟蒙老師其實就是長姊賈元春。文中雖未明言教習何書,但蒙學教材源遠流長,發展至清代已成體系,頗具規模,是毋庸置疑的。茲摭選最具代表性的十部經典著作,按照教學目標分類,表列如下:

表2 :清代童蒙經典教材一覽表

這十部蒙學教材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尤以“三百千千聲”影響最大,不僅盛行于清代,迄今仍為國學教育機構所選用。《三字經》涉及人倫義理、文學歷史、天文地理等方面知識,內容廣博卻語言淺顯,以“經”命名,足見其重要,是兒童啟蒙的首選教材。《弟子規》側重教習兒童日常禮儀與基本處世原則。《百家姓》與《千字文》是最常用的兩部識字教材。《聲律啟蒙》與《笠翁對韻》側重于音韻啟蒙,同時包含了基本的屬對與用典訓練。相較而言,前者更為嚴謹,后者并不完全符合平水韻。《幼學瓊林》與《龍文鞭影》除訓練韻語對仗之外,更側重于用典積累。《千家詩》僅錄五、七言近體詩,內容簡單,旨在熟悉近體詩寫作的格律要求并培養韻律語感。《五字鑒》是以韻語編寫的簡明歷史教材,易于記背。今日所見的《三字經》與《五字鑒》版本,講史部分均已雜入后世續寫的內容,教學時應予以說明。以上十部蒙學教材,即便不是完整學習,哪怕僅選取七八部書,除去重復的文字,加總也不少于三千字的識字量,足以聽懂塾師講課,并能夠支持自主閱讀,為日后研習經典奠定基礎。這正是賈妃教寶玉幾本書、識數千字的緣故。

賈妃的教學方法是“手引口傳”,今人僅從字面理解這四字為“親手引導、親口傳授”之義,而至于如何引導、如何傳授的過程是有科學具體的傳統方法的。這種世代相沿的教學方法直到20世紀中葉以前,在詩禮傳家的書香門第中仍有保留。據1924年出生的著名古典詩詞學家葉嘉瑩先生回憶幼年的識字經歷如是說:

從我兩三歲開始認字的時候,就辨別了入聲字,那時我父親教我念,我們叫做字號。當時我們用的是一種黃顏色的小方紙,叫黃裱紙,我父親用毛筆在上邊寫字,然后就用朱砂筆在這個字的四角畫上紅圈。左下是平聲,左上就是上聲,右上角就是去聲,畫在右下就是入聲。

此則文獻講述的傳統識字法是世代沿襲的做法,傳統學術界通稱“圈發法”或“發圈法”,或可成為賈妃“手引口傳”教學的詳細說明。漢字是音義結合體,在學習字形的時候,同時伴隨著音韻與釋義的講解,不僅不覺枯燥乏味,而且妙趣橫生,如此日積月累,基礎十分扎實。

二、屬對訓練

對仗,是中國語言文字特點所造就的一種獨特的語用現象。這個名詞本身就是一個比喻,指的是像官府平行排列、兩兩相對的儀仗一樣來搭配運用詞語。對仗是駢體文的要求,也是格律詩的基礎,在古代應試與社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讀書人必備的基本功之一。正因如此,《紅樓夢》中賈政對寶玉的屬對能力極為看重。

在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賈妃省親別院竣工,“賈政近因聞得塾掌稱贊寶玉專能對對聯,雖不喜讀書,偏倒有些歪才情似的”,遂命寶玉隨往題對額,有兩層用意:一則令賈妃歡喜,二則測寶玉功業。寶玉共題八處,詳下表:

表3 :大觀園賈寶玉題對額詞句

詩文流露出作者的內在襟抱。寶玉所題優于其他清客相公之處,在于字句與景致結合得自然恰當,出于“天然本性”而無雕飾之弊,但又不失典雅。賈妃游幸時,將“蓼汀花溆”改為“花溆”,簡潔洗練;將“天仙寶境”改為“省親別墅”,質樸無華。此節我們看到的僅是屬對訓練的結果,而此結果是通過科學訓練得以實現的。

按照國學教育的一般模式,對課的學習,通常要經過如下幾個步驟:

第一,字數相等的屬對訓練。要求上下聯字數相等,從字少到字多,漸進擴展。這一點在音韻啟蒙教材中均有體現。以《聲律啟蒙》一東韻第一節為例:

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夾岸曉煙楊柳綠,滿園春色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此節中包含一字對、二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以及上四下六的駢文常用對偶格式。再如一東韻第三節末句“女子眉纖,額下現一彎新月;男兒氣壯,胸中吐萬丈長虹”,是為十一字對。音韻啟蒙教材所提供的是富于啟發性的、開放性的訓練模式,屬對的原則雖是固定的,答案卻并不唯一。

第二,詞性、類屬搭配合理的屬對訓練。詞性與類屬往往不可分割,要求上下聯對應位置的字詞或詞組性質相同、類屬一致。詞性相同,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介詞對介詞,助詞對助詞等。類屬一致,指的是字詞的具體內容,如數字、植物、動物、顏色、器物、服飾、建筑等。雖然同屬名詞,但是又下分細類,都要一一對應。

第三,語法結構一致的屬對訓練。上下聯對應位置的詞組結構或整聯句法要求一致。例如上聯是主謂結構,下聯也應是主謂結構;上聯是動賓結構,下聯也應是動賓結構;上聯使用倒裝句式,下聯也應是倒裝句式。

第四,平仄相對的屬對訓練。節奏點位置的平仄格外重要,要遵循“同句相間,同聯相對,對句末字押平聲韻”的基本原則,符合古漢語韻律學的特征。

第五,內容、情意相關聯的屬對訓練。上下聯的內容需緊密相關,具有合理的邏輯關系,用詞相近或相反,組合起來卻能表達同一主題或情緒。

第六,聯句訓練。由少及多,對一組,對兩組,對三組……逐漸加長。

屬對雖是培養詩文創作思維的最基本訓練,但要滿足上述所有條件,寫出精彩的聯語并非易事。通行的二十九種對各有講究,但情景相生、自然天成,又內蘊巧思,方是撰寫聯語的至高境界。因此,在屬對的基礎上,發展出聯句、聯詩等活動,都是妙趣橫生的益智游戲。如《紅樓夢》第五十回蘆雪廣即景聯詩與第七十六回林黛玉與史湘云凹晶館聯詩即為顯例。其中黛玉與湘云聯到第二十二韻時,有一段描述:

(史湘云)因彎腰拾了一塊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只聽打得水響,一個大圓圈將月影蕩散復聚者幾次。只聽那黑影里嘎然一聲,卻飛起了個白鶴來,直往藕香榭去了。……湘云笑道:“這個鶴有趣,倒助了我了。”因聯道:

窗燈焰已昏,寒塘渡鶴影。

林黛玉聽了,又叫好,又跺足,說:“了不得,這鶴真是助他的了!這一句更比‘秋湍’不同,叫我對什么才好?‘影’字只有一個‘魂’字可對,況且‘寒塘渡鶴’何等自然,何等現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鮮,我竟要擱筆了。”……因對道:

冷月葬花魂。

湘云拍手贊道:“果然好極!非此不能對。好個‘葬花魂’!”因又嘆道:“詩固新奇,只是太頹喪了些。你現病著,不該作此過于清奇詭譎之語。”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壓倒你。下句竟還未得,只為用工在這一句了。”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是《紅樓夢》中的名聯,我們以此聯為例,解析其精妙之處到底何在?此聯格律與對仗結構,詳下表:

表4 :聯語格律及對仗結構表

首先,此聯聲律和諧,無湊泊痕跡。表4中“—”表示平聲,“|”表示仄聲。第2字位與第4字位是節奏點位置,平仄合律;第5字位是韻腳位置,對句押十三元韻,“魂”對“影”不僅工穩,且有靈性。出句第3字位若平聲更妥,但在非節奏點位置,仄聲亦無妨,以“寒塘渡鶴”取意為上。

其次,對仗巧妙,虛實相生。第1字位“寒—冷”是表示溫度的形容詞,既實指天氣,又寄寓心境。第2字位“塘—月”實物成對,又有冷月映照寒塘之意。第3字位“渡—葬”動作中蘊藏了方向相反的對仗,即“渡”有向上飛升之意,“葬”為向下掩埋之舉。第4字位“鶴—花”飛禽與植物雖不同類屬,卻可成對,原因有二:一是同為生物,寬泛可對;二是鶴與花作為古詩文中可搭配的意象組合,與宋代林逋“梅妻鶴子”的雅好不無關系,和靖先生《小隱自題》詩中即有“鶴閑臨水久,蜂懶采花疏”之句。第5字位“影—魂”均為名詞,且為虛物,“魂”字在韻腳字位,既已限定,前四字又不能輸與湘云,故黛玉倍感對句難作。

最后,比興詩學傳統的完美呈現。自《詩經》以降,“賦、比、興”成為舊體詩歌的基本創作手法,對其意義的闡釋歷代學者頗多高論,尤以宋朱熹《詩集傳》的解說流傳最廣,即“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僅就物我關系而言,比興實際上產生于兩個方向相反的創作過程,興是由物及心,比則由心及物。但二者時常連用,不可皆然分開,即以比起興,或以興寓比,并有所寄托,這才是使用比興的用意。此節湖心月影蕩散的情景描寫得格外真切,庚辰本脂批道:“寫得出。試思若非親歷其境者,如何摹寫得如此!”此聯的“寒塘渡鶴”與“冷月葬花”都是由自然情景激發出的真實情感,同時又將心緒投注于外物而有所寓托。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有我之境”的界定“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即指此類。作者匠心獨運撰寫此聯更別有一番用意,“寒塘渡鶴”顧影自憐,“冷月葬花”實為自悼,意境凄清傷感。出句描繪著湘云的未來處境,對句預示著黛玉的人生結局,皆為二人命運之讖語。綜上,即是此聯之所以有名的原因,其特色反映的也正是聯語佳句的共性。

三、詩文寫作

詩文寫作是清代科考項目,是讀書人的必備技能,既有規范的創作要求,又有科學的訓練方法,具體要從以下五方面進行教學,這些在《紅樓夢》中均有體現。

(一)恪守傳統詩韻體系

《紅樓夢》中的近體詩均押平水韻。平水韻是保留《廣韻》獨用韻、合并其同用韻的結果。而《廣韻》成書于北宋,反映的是隋代音。無論隋唐,還是兩宋,在漢語語音史上都屬于中古音,元明迄清代則屬近代音。從中古至近代,語音業已發生巨大變化,為何還要恪守千載之前的詩韻體系呢?這絕非食古不化的陳陳相因,而恰恰反映了中國古典詩學傳承文化的核心理念與價值觀,即不論外因如何變化,只要歷代讀書人遵循同一套寫作標準,那么后世學人即可毫無障礙地讀懂前代著述,實現異代學者之間的心靈交流與思想對話。正因歷代學者共同捍衛詩學傳統,才締造了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詩學王國。因此,能否正確地運用平水韻作詩,迄今仍是評價學生是否掌握傳統的近體詩規則的第一標準。

(二)掌握近體詩格律規則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著名的黛玉教香菱學詩的情節,實際上是初學作詩的巧記方法,沿襲至今,茲錄于下:

黛玉道:“什么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舊詩偷空兒看一兩首,也有對的極工的,又有不對的。又聽見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詩上亦有順的,亦有二四六上錯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聽你一說,原來這些格調規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黛玉道:“正是這個道理。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起承轉合是詩文共同的規矩,黛玉講頷聯與頸聯是兩副對子,意在先講近體詩的章法,次論平仄與對仗。關于“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學界聚訟紛紜,姑不論此語正誤,作者僅想說明的是近體詩有對仗的要求。從國學教育實踐角度講,教授初學者寫對仗句是從“實對實,虛對虛”開始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也是初學作詩的格律口訣,同樣不能概況全部情況,王力先生在《詩詞格律》中已有專論,無煩贅述。最后黛玉重申了立意優先的原則。

(三)研習與練筆

初學作詩猶如書法臨帖,先要選擇經典的范本,悉心研究琢磨,然后按照科學的方法創作實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關于舊體詩寫作該先從哪種體式學起,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實際上傳統正規的寫作教學是非常講究練筆次第的。對此《紅樓夢》中有著準確的記述:

香菱道:“我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黛玉道:“斷不可看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應玚、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

黛玉這段話涉及兩個問題:一是作品研習,一是練筆次第。創作是研習的目的,研習是練筆的前提,二者密不可分,故一并討論。首先,作為研習范本的選篇尤為重要,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作品選本,以《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為代表;一是專家獨著作品集,如黛玉提及的陶淵明、王維、李白、杜甫等幾位名家,均有詩集傳世。這兩類著作各有千秋,前者名篇薈萃,開拓眼界,卻風格不一;后者詩風統一,個性鮮明,卻未必篇篇佳作。但二者對提高鑒賞水平均有裨益。詩歌不僅字句與意境高下有別,就連內容與情意也有難易、深淺之分。誠如王世貞評價李杜詩“十首以前,少陵較難入;百首以后,青蓮較易厭”,即是指此。黛玉勸香菱莫要沉迷淺近之詩,是極為正確的觀點。低齡兒童初學淺近之詩,只為熟悉韻律,培養語感。而之于創作,若不潛心揣摩有深度的作品,是難于精進、難成佳作的。作詩的技巧固然重要,但如何嫻熟地運用技巧來自由、傳神地表達真實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才是寫作的目的。惟有悉心精研若干名家的整部作品集,長期涵泳研究有深度、有難度的作品,方可臻于此境。

其次,黛玉明確提出了詩作研習的順序,亦即練筆的次第,可歸納為:先學五言律詩,次學七言律詩,再次絕句,最后古體。這樣的訓練步驟是科學有據的,辨析如下:

(1)近體易學,古體難攻。近體詩格律有定式,古體則不然。因此,學作詩,自近體始。

(2)律詩的四聯很好地體現著起承轉合的關系,頷聯與頸聯又均要求對仗。先學律詩是為了掌握作詩的章法。絕句篇幅短小,構思尤需精巧,對初學者而言,較律詩難于駕馭。而今人多從絕句開始練筆,實非妥當。

(3)七言律句是在五言律句的前面增加一個音步形成的,先學寫五言律句是為了練習用語的簡潔凝練。因此,先學五律,再攻七律。

(四)講評與切磋

舊體詩章法謹嚴,語法靈活,用詞典雅,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用語,也不同于文章寫作,既反映出作者的詩學思維情況與語言駕馭能力,又體現其學養、襟抱。若要提高作詩水平,自修固然重要,但聆聽講評、與同道切磋也十分必要,誠如黛玉所言“正要講究討論,方能長進”。《紅樓夢》第四十八回與第四十九回細述香菱研習前人詩作與創作練筆的過程。香菱讀完了王維的五律,與黛玉談心,黛玉示之以詩句化用之法。然后香菱又練習限韻作詩,幾經反復,終成佳作。

結社作詩是傳統的文人雅集活動,大觀園中起過兩次詩社:一次是第三十七回探春倡議,李紈掌壇的海棠社;另一次是第七十回,黛玉為社主,重建桃花社。作詩,自然是詩社活動的主要內容,但詩作之后的品鑒講評才是更有樂趣的環節。而這個過程正是在欣賞、討論、切磋等各種交流互動中進行的。海棠社舉辦過兩次活動,第一次詠白海棠,第二次詠菊賦事。僅以海棠社第一次活動中品鑒黛玉詩的情節為例:

……李紈等看他寫道是: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看了這句,寶玉先喝起彩來,只說“從何處想來!”又看下面道: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眾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說“果然比別人又是一樣心腸。”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眾人看了,都道是這首為上。李紈道:“若論風流別致,自是這首;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稿。”探春道:“這評的有理。瀟湘妃子當居第二。”

作詩限題目、限體式、限韻部、限押韻字,卻要兼備巧思與情意,難度極高,但這恰是古代文人常用的練筆之法、娛樂之法,也是常見的科考題型。如海棠社舉辦的這場秋日詩賽,限題目《詠白海棠》,限體式七言律詩,限韻部十三元,限押韻字“盆、魂、痕、昏”,即韻腳四字。探春、寶釵、寶玉、黛玉四人當場成篇,次日湘云來,又補作二首。雖然李紈定評寶釵詩居第一,黛玉詩居第二,但從對黛玉詩的點評,不難看出眾人一致肯定其詩作構思精妙,情意真摯,寫出白海棠的不俗姿質。從他人作品的優長中受到啟發,將不足之處加以完善,這便是講評與切磋的收獲。

另需說明,《紅樓夢》中作詩多用十三元韻,即《廣韻》的元韻與魂韻、痕韻通押,詩韻的此項要求實際上已與當時的口語脫離,因此應用起來頗有難度,故有“該死十三元”的說法。據筆者觀察,《紅樓夢》的詩歌用韻,以十三元韻為最多,這除了因為十三元韻是個寬韻外,可能還與該韻部與情緒表達之間有某種關系(即傳統所謂“聲情說”)有關,這里恕不贅論。

(五)傳統吟誦法

《紅樓夢》成書于18世紀中葉,在其流傳的二百余年間,伴隨著西學東漸,國人的讀書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傳統吟誦漸為現代朗誦所取代。傳統吟誦是以中國音韻學理論為基礎,按照不同詩文體式的聲律節奏要求,讀誦與吟詠舊體詩文的讀書法與創作法。而現代朗誦是受西方重音語言節奏與話劇腔調的影響而形成的表演藝術。二者從理論到實踐、從精神氣質到表現風格都截然不同。由此導致,面對相同的《紅樓夢》文本,當代讀者獲取信息的敏感度與理解的準確度,與清人都不盡相同。

比如第十七回至十八回,賈政命寶玉題對額,寶玉每每作答“便念道”,作者既沒用“答道”,也沒用“說道”,而是用“念道”。這個詞對于現代讀者并不陌生,往往不假思索地一帶而過。實際上,此處的“念道”與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的詞義大相徑庭。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的“念”,通常指的是照著既有文本發出聲音地讀。而此回的情節是賈政測試寶玉的屬對能力,要求現場創作,而非照讀預先寫好的文字。準確地講,此處的“念”是傳統吟誦中的一種形式。“念”究竟是怎樣一種讀書狀態?不同學者容有不同解釋。筆者以為“念”是按照詩文的韻律節奏,不加音樂旋律,做到平仄聲調抑揚錯落有致、節奏停延位置準確、語速不疾不徐的清晰讀誦。可以戲曲念白(或稱韻白)作為參考,但無需戲曲的腔調。正由于今人大多對傳統吟誦這一歷史現象不甚了解,以致無法體會作者所精心描述的情景。

實際上《紅樓夢》關于各種吟誦狀態的描述比比皆是,現摭取三例以作管窺:

(1)第一回,賈雨村在葫蘆廟:

……原來雨村自那日見了甄家之婢曾回顧他兩次,自為是個知己,便時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對月有懷,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頻添一段愁。

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雨村吟罷,因又思及平生抱負,苦未逢時,乃又搔首對天長嘆,復高吟一聯云:

玉在匵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

恰值士隱走來聽見,笑道:“雨村兄真抱負不淺也!”……二人愈添豪興,酒到杯干。雨村此時已有七八分酒意,狂興不禁,乃對月寓懷,口號一絕云: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士隱聽了,大叫:“妙哉!吾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賀,可賀!”……

此段情節運用四個傳統詩學術語,將賈雨村的情緒變化鮮活地展現出來。第一個是“口占”,指的是不起草稿而隨口成詩文。賈雨村獨自對月,回憶著嬌杏的行止,寄寓著自己的相思,此處用“口占”重在強調他思量著作詩的過程。不僅如此,緊接著用一個最普通的“吟”字描述賈雨村口占的狀態,并與其后的“高吟”形成對比。由此可知,賈雨村是低聲沉吟著作此五律的,不便訴說又難于排遣的情緒躍然紙上。當他思及志意未酬,不甘心被埋沒而深懷希冀,故有“高吟”之舉。與甄士隱暢飲,不禁興奮地“口號”絕句。“口號”也是不起草稿而隨口吟詩,與“口占”相類,但又是頌詩的一種。賈雨村高聲口號此詩,既詠中秋滿月,又歌頌承平盛世,因此甄士隱贊其為吉兆。作者正是通過“口占→吟→高吟→口號”的逐層推進,將賈雨村由低落至高昂的情緒描寫得生動傳神。

(2)第五回,秦氏引夢,寶玉入夢,“正在胡思亂想,聽見山后有人作歌”,歌者即是警幻仙姑。此回中所有判詞皆可歌,元春判詞前已明示“也有一首歌詞云”。其后《紅樓夢》十二曲詞更是以歌演繹的曲文,且“歌畢,還要歌副曲”。

傳統吟誦分為無旋律的讀誦與有旋律的吟詠。歌,與音樂的關系最為緊密,旋律性最強,但與詩文相結合的“歌”,與現代依譜唱歌的概念并不相同,仍屬于傳統吟誦的范疇,歌行體詩的產生或與此不無關系。《紅樓夢》第五回的判詞與十二曲詞都可以“歌”的吟誦形式呈現。遺憾的是《紅樓夢》未附曲譜,今人無法復現原作的旋律,但以正確的讀誦畢現其節奏與聲律格局是可以做到的。

(3)第四十五回,黛玉作詩:

……便在燈下隨便拿了一本書,卻是《樂府雜稿》,有《秋閨怨》《別離怨》等詞。黛玉不覺心有所感,亦不禁發于章句,遂成《代別離》一首,擬《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詞曰《秋窗風雨夕》。其詞曰……吟罷擱筆……

傳統吟誦既是讀詩的方法,也是創作的方法,伴隨著平仄起伏與節奏韻律安排詞句,“吟罷擱筆”也就自然成詩。傳統吟誦陪伴著文人的讀書歲月,也貫穿于日常生活,黛玉作詩即是如此,《葬花吟》與《秋窗風雨夕》都是憂郁抒懷時吟詠成篇。

傳統吟誦作為一種歷史現象,是在舊時社會環境、文化氛圍、讀書傳統與審美共識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孕生并傳承的讀書與創作法。其功用主要有三:其一,培養舊體詩文的節奏韻律語感;其二,輔助記憶內容;其三,培養創作思維。清代鴻學碩儒皆善吟誦,文人士子亦熟諳此道,即便是尋常婦孺也知此讀書狀態。因此,當時的讀者看到書中此類術語,自然心領神會,格外親切,人物形象生動如在目前。今人的審美趣尚已迥異于前,科學地準確闡釋傳統吟誦實是當前重要的研究課題。《紅樓夢》中所留存的吟誦與詩文創作關系的案例彌足珍貴,以上對這部分內容的解析可作為筆者在《葉嘉瑩吟誦理論新探》與《王力近體詩節奏理論研究》兩篇文章中未及申論內容的補充。

四、經書研習

經書,通常指的是包含“四書”“五經”在內的十三部儒家經典著作,有《十三經注疏》傳世,講的是修身立德、齊家治國、濟世安民的道理。是明清科舉考試的核心內容,是文人課業的重中之重,多有塾師教導而進益。根據蔣純焦《中國私塾史》的研究,古代私塾主要有散館、家塾、村塾、族塾與義塾五種類型,《紅樓夢》中寶玉就讀的學堂是典型的賈氏族塾:

原來這賈家之義學,離此也不甚遠,不過一里之遙,原系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貧窮不能請師者,即入此中肄業。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給銀兩,按俸之多寡幫助,為學中之費。特共舉年高有德之人為塾掌,專為訓課子弟。

賈氏宗族所設立的私塾,專以“本族人丁與些親戚的子弟”為教育對象,不論貧富均可入學。辦學經費與塾師薪酬均由族中仕宦之人出資襄助。通常由家族中學識名望較高的長輩司掌族塾。“賈家塾中現今司塾的是賈代儒,乃當今之老儒”,即是如此。賈代儒私塾教學的主要情節歸納如下表:

表5 :賈代儒私塾教學情節概要

百廿回本《紅樓夢》前八十回的寶玉無意于功名,厭讀經書,第九回雖在私塾中發生故事,卻未涉及私塾教學;寶玉讀經與科考內容均見于后四十回,成為判斷后者為續作的力證之一,但后四十回的這三處情節卻可管窺舊時私塾授課的情景。

第八十一回賈政親送寶玉入塾,特囑賈代儒“目今只求叫他讀書、講書、作文章”,后兩項正是私塾中高階水平的學生最重要的功課。賈代儒對寶玉的日課安排是“你且把從前念過的書,打頭兒理一遍。每日早起理書,飯后寫字,晌午講書,念幾遍文章就是了”。此句中的“理書”又稱“溫書”,即復習舊課之義。這樣的學習次序正是清代私塾日課的常規教學安排。第八十二回是私塾講書情景的復現,第八十四回是塾師批改學生文章的事例。因篇幅冗長,茲不引述。學生每日練習講書與作文章,實際上是為科考應試做準備。代儒所命題與科考題型一致,即從經書中抽出一句,請考生論述。文章論述,不僅考察經史文獻的記誦功底、思辨論證水平、文字駕馭與謀篇布局的能力,還要考察文章中所體現的學養、氣度與見識。這些都是綜合評價文章高下的標準。考生需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佳作難度極高,全賴平日刻苦研習。

科舉取士許予天下學子“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希冀,但現實中“真正踏入科場的讀書人只占受教育人口很小的一部分”,而能夠實現仕宦理想者更是少之又少。雖然科考艱辛、官場險惡歷代皆然,但成功通過科舉途徑正常入仕的官員確需飽讀詩書,滿腹經綸。近年來國學復興,對“讀經”毀譽參半,爭訟不休。此話題雖然不屬于本文討論的范疇,但無論是現存清代考官的批語,還是明清小說中的諸多案例,都清楚明白地告訴世人一個不爭的事實:“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始終是研經的目的,明理育德方為第一要義。“士農工商”的等級劃分沿襲千載,“士”不具備“農、工、商”任何技術性專長,卻位列第一階層備受尊崇,就是因為他們肩負著輔佐君王振國興邦、讓百姓安居樂業的責任。清代考官的批語指明了讀經的方向:塑造儒家的理想人格,培養經國濟世的胸襟與抱負。因此,科考錄取的是熟諳經義,能夠靈活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并胸懷理想的通達儒士,這或可對當代的儒學教育有所啟迪。而那些不知應變、死記硬背的“書呆子”縱然皓首窮經,也是枉然。

研習儒家經典、科考入仕素來是舊時男子立身正途。《紅樓夢》小說開篇的“寶玉”,本就是無材補天、枉入紅塵、于國于家無用之物。作品塑造的賈寶玉至情至性,卻從未肯定過他的“不合正統”。小說第二回冷子興言“更有一件大事: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賈雨村納罕道:“這樣詩禮之家,豈有不善教育之理?別門不知,只說這寧、榮二宅,是最教子有方的。”賈雨村所言非虛,實際上光耀門楣的賈元春與英年早逝的賈珠都是榮國府培養出的優秀人才,而賈寶玉厭讀經書、不思進取也正是難討其父歡心的原因。冷子興之言,不僅是其個人觀感,也代表著小說中社會輿論對賈府的整體評價。包括《紅樓夢》作者在內的文人士子,即便不是真心喜讀繁縟的圣賢書,卻也不會否認其中承載的經世治國之道,更不會否定孕育出鴻學碩儒的傳統教育。《紅樓夢》塑造這樣的寶玉形象是出于故事情節的需要,以其平庸反襯群釵的多才,未必以“反封建、反傳統”論之。

五、文人雅藝

“琴棋書畫”是古代文人最常修習的四項技能,也是備受喜愛的文娛活動。就連《紅樓夢》中賈府四位小姐的貼身侍婢的名字也依次分別對應著“琴棋書畫”,即元春的丫鬟抱琴、迎春的丫鬟司棋、探春的丫鬟侍書、惜春的丫鬟入畫。

《紅樓夢》對“文人四藝”多有描寫,如(1)彈古琴:第八十七回黛玉撫琴弦歌,妙玉聞聲解韻。(2)下圍棋: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迎春與探春對弈;第六十二回探春與寶琴對弈,寶釵岫煙觀局;第八十七回惜春與妙玉對弈;(3)作畫:《紅樓夢》第四十二回寶釵論畫十分精彩,第五十回史太君催惜春《大觀園圖》畫稿的情節頗有趣味。(4)至于書法更是文人重要的必修課,《紅樓夢》中寫作詩文的情節比比皆是,自然離不開書法。事實上,由于傳統觀點認為“字如其人”,寫字的風格能夠折射出內在的人品心性,成為臧否人物的標準之一,更嚴重的是會影響讀書人的仕進前程。僅以清代為例,從皇室貴胄到各級官員善書者歷朝皆有,而歷史上因書法欠佳而未能及第者也不乏其人。

六、當代啟迪

《紅樓夢》中的傳統教育帶給當代國學教育諸多啟迪,僅摭取以下三點加以討論:

啟迪一:教學內容。從前述《紅樓夢》大家族中的傳統文化教學模式來看,其教學內容可大致包含四個方面,即:傳統文化教育內容=蒙學教育+小學教育(文字、音韻、訓詁之學)+詩文教育+經史教育(四書五經與史傳等)。應該肯定,這四個方面的確是接受傳統文化的必由之路,舍此別無他法。如今中小學業已大幅提高了這部分內容在教學中的所占比例,雖尚處于探索階段,卻已難能可貴。但學生如何在現有的教學體制下,在有限的課時里,容納上述諸多傳統文化教育內容,還需認真探討。我們認為,這些內容確實都是不可或缺的,《紅樓夢》中的成功教育案例堪為典范,可資借鑒。

啟迪二:教學方法。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與《紅樓夢》創作的時代已截然不同,即使完全接受上述教學內容,恐怕也不能完全照搬《紅樓夢》中的教學方法。當然,這個問題顯然不是本文的任務,但是我們想強調和堅持的一點是:接受和背誦傳統文化有關知識,不能夠全然摒棄傳統的學習方法,特別是古詩文的吟誦法。古人的作品有必要配合古人的學習法。《中庸》講為學之道有五:“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于今日仍然適用。尤其是“篤行之”,本指知行合一,這里引申其用法,指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配合的重要性。

啟迪三:師資培養。從《紅樓夢》的家庭與族塾教學情況來看,元春為寶玉的啟蒙老師,賈雨村曾為黛玉西席執教,賈代儒司掌賈氏族塾。綜合其知識結構,塾師需具備蒙學、小學、詩文、經史、禮學等基礎知識,方可承擔相應的課程。舊時優秀的塾師不比我們當今的中文系大學老師水平低。當前的國學教育,魚龍混雜,泥沙俱下,這是初級階段所難以避免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學教育勢必逐步完善、規范化,相信我們的傳統文化教育一定能夠達到甚至超越舊時的塾師水平,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這也對我們當前的大學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仔細閱讀和了解《紅樓夢》中的傳統國學教育,對每位中文老師來說都是完全必要的。這也是《紅樓夢》的現實意義之所在。

注釋

:

①④????????????????????????[清]曹雪芹著,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版,第238、218、645、646、647、492、12—14、71、76、86、608-609、132、133、128、1154-1155、1181-1183、1149、1149、26、26、1225-1226、106、856、1224、568—571、680—683頁。

②按:“三百千千聲”是當前國學教育界通行的五部蒙學教材的合稱。這五部蒙學教材分別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與《聲律啟蒙》。

③葉嘉瑩《古典詩歌吟誦九講》,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3頁。

⑤按:“夾岸曉煙楊柳綠,滿園春色杏花紅”句,另一版本作“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筆者以為“兩”和“一”作為“數字對”,在下句“兩鬢風霜”與“一蓑煙雨”中已經出現,且后者不宜改動。為避免重復,此句中宜用“夾岸”與“滿園”相對,更為妥當。雖為兩仄聲,但在第一字位,于格律無礙。至于選用“春色”而非“春雨”,亦是避免與下文“煙雨”重字。雖然以“春色”對“曉煙”稍欠工穩,但平仄聲律尚且相合。

⑥王財貴主編《孝弟三百千》,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83頁。

⑦?[清]曹雪芹著,脂硯齋評《紅樓夢:脂匯本》,岳麓書社2011年版,第830—831、830頁。

⑧按:此聯另一版本作“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第四字位“鶴”與“詩”相對有欠工穩,故不取。學者對此多有辨證,茲不贅述。

⑨⑩[宋]朱熹注,趙長征點校《詩集傳》,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2、6頁。

?王國維著,滕咸惠譯評《人間詞話》,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5頁。

?按:關于《紅樓夢》中“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的探討,學界主要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可能是作者或傳抄中的筆誤”(出處同上注?)。另一種觀點認為此句正確。論爭可參以下諸文:劉恒《關于“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紅樓夢學刊》2001年第1輯),夏薇《〈紅樓夢〉黛玉談詩平議》(《明清小說研究》2010年第2期),李廣柏《是把金針度與人——林黛玉說“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紅樓夢學刊》2015年第5輯)等。

?王力《王力全集》第十八卷《詩詞格律》,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39-40頁,參第二章第三節第七專題“所謂‘一三五不論’”。

?[明]王世貞著,陸潔棟、周明初批注《藝苑卮言》,鳳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頁。

?馮蒸、牛倩《葉嘉瑩吟誦理論新探》,《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6期。

?牛倩、馮蒸《王力近體詩節奏理論研究》,《中國詩歌研究》(第十七輯)2018年第4期。

??蔣純焦《中國私塾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30、170頁。

?張同勝、白燕《從前八十回與后四十回教育敘事的不同看〈紅樓夢〉的作者問題》,《明清小說研究》2013年第4期。

?按:《禮記·大學》篇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之語,歸納為“格物、致知、意誠、心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即《大學》“三綱八目”中的“八目”,合稱為“格致誠正,修齊治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色婷婷电影网| AV网站中文| 婷婷色婷婷|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欧美www在线观看| 国产另类视频| 国产福利观看|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在线| 午夜日b视频|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在线看|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在线一级毛片|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操国产视频| 精品人妻AV区| 久久成人免费| 69视频国产|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动漫| 成人夜夜嗨| 91伊人国产|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免费在线色| 91福利片|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五月婷婷精品|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91偷拍一区| 亚洲第一黄色网|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欧美亚洲欧美| 九色视频一区|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婷婷六月色| 欧美在线网|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欧美日韩导航| 成人一区在线|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