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開通時間對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構及心臟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血管開通時間前后將其分為兩組,各50例,于發病2小時內完成血管開通的患者分為實驗組,于發病2小時后完成血管開通的患者分為對照組,對比開通時間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室重構及心臟功能的影響。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心室重構及心臟功能情況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療時,血管開通時間越早其治療效果越好,心功能越佳。
【關鍵詞】開通時間;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構;心臟功能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9..01
隨著人體的逐漸衰老,各類病癥便開始侵襲而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就是較為常見的疾病。患者發病時,病情發展急促,具有較高死亡率,且治療相對復雜[1-2]。因此需要選擇較為合適的方式進行治療,從而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夠達到相應的穩定效果,提高患者的后續恢復情況。本次研究針對于我院就診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不同血管開通時間的結果進行分析,比較差異性,相關研究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血管開通時間前后將其分為兩組,各50例。納入標準:①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②知情了解本次研究且當面簽署同意書;③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非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②進組后因為其他原因退組者,③臨床資料不全者。其中,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齡(69.41±2.22)歲,合并癥:高血壓42例、糖尿病18例、血脂異常48例;不良生活習性:吸煙16例、肥胖30例;實驗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齡(70.12±2.33)歲,合并癥:高血壓44例、糖尿病19例、血脂異常50例;不良生活習性:吸煙18例、肥胖2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發病后2小時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實驗組患者發病后立即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治療內容為:進行常規造影確立病情,并置入合適的冠狀動脈內支架,高壓釋放10~15秒。置入支架后觀察10~30分鐘,再次進行造影。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對應治療[3-4]。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心功能變化情況。心功能主要記錄LVDs、LVDd、LVEF等數值。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實驗組心功能變化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為冠狀動脈、持續性缺血、缺氧等組成的一種疾病,一般一般胸骨后疼痛作為臨床癥狀,對患者身心均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可能還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縮短患者的生存期限,需要選擇較為合適的方式進行治療,從而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夠得到顯著的改善效果,穩定患者的病情,對患者預后可達到一定的應用價值。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心室重構及心臟功能情況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故,血管開通時間越早其治療效果越好,盡早的治療可有效的幫助患者恢復心功能實現疾病的治療。
參考文獻
[1] 薛麗芹.靜脈應用重組人腦利鈉肽對老年患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直接PCI術后心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7,58(8):505-505.
[2] 王文豐,巨名飛,李春華,等.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療后血管開通時間對心室重構和心臟功能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6):646-647.
[3] 程志祥,馮 飛.影響無胸痛癥狀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狀動脈再通時間的因素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15):2333-2335.
[4] 王佳玉,等.中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特點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26):3226-323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