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霞
最近在學生的試卷上看到一篇題為《把孩子趕到書房去》的短文,感受頗深。我們小的時候沒有什么電視、電腦也沒有智能手機等高科技的電子產品,整天把小人書、小畫本翻來翻去,如今的孩子有幾個不常坐在電視、電腦前的呢?又有幾個不沉迷于智能手機的呢?作為一線語文教師,常常有很多家長向我抱怨,自己的孩子總喜歡泡在電視前或打手機游戲,而不愿拿起書本來。為什么孩子們不喜歡閱讀圖文并茂的圖書,而看起電視動畫片來卻是沉迷其中樂不思蜀呢?我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閱讀要把眼睛看到的文字在腦中轉化成形象,要經過一個思考消化的過程,而電視手機卻是把活生生的形象直接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省卻了用腦之苦。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他一般不會讓電視、手機奪走自己的閱讀時間;但如果孩子一直以來很少接觸書籍,在電子產品的陪伴下長大,你想要讓他半路開始閱讀,那是比較難的,需要動用很多的手段。動畫的世界里有一種優越于漢語言文字的生動、幽默、活潑、直觀的情趣。現在這些生活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孩子們,早已習慣了從電子終端的畫面中直接獲取他們想了解的信息的學習方式,而對于那些被他們視為枯燥無味的純文字閱讀,只有在老師、家長的“壓迫”之下才會不情愿地拿起書本來裝裝樣子!他們不會知道,一個人“清晰表達思想的能力,必須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獲得,而電子產品無法培養人的這種能力。”而這種能力正是一個學生學習所必需具備的條件!
學生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有了閱讀的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有了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對課外閱讀充滿熱情,就能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有了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就會產生“我要讀”的渴望,書讀的多,知識就多,語言表達能力自然就強,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綜合素養。由此可見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十分重要,在平常的教學中,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孩子閱讀興趣
一個人做他喜歡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發揮80%以上;而做他討厭的工作,只能發揮20%。這些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的把自己全部精力用到讀書上,體驗到讀書的快樂。所以教師應該大力激發他們的閱讀動機,激起他們讀書的興趣源。
1.用講故事、聽故事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
小學生因為年齡小,生長發育時期最容易產生的是對事物的直搠興趣。因此,要想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關鍵在于怎么去“誘惑”。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在睡前聽媽媽講故事,他們常常被故事情節所吸引。我們要善于抓住小學生喜歡聽的特點,喚起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比如每周的閱讀課之前,教師先講一個極易設置懸念的小故事給孩子們聽,到關鍵時候就戛然而止。
2.以課本為載體,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現在使用的蘇教版語文教材較之以前的老版教材有很大的改觀,課文思想教育內容豐富,教材中關于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能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學習最好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這句話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學習興趣已經產生了,但學習材料要符合學生的特點,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持久。
二、營造讀書氛圍
1.營造學習場所的文化氛圍
為了更好地營造讀書的“主陣地”,我們各班級設立了“寶貝讀書屋”,在小書屋的上面貼上孩子們自己搜集并且親手制作的有關激發讀書的名言卡片,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置身于濃濃的閱讀氛圍。讓孩子在無形中被這種氛圍陶冶,想讀、要讀的欲望倍增。另
2.給予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
“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我們要還給學生讀書思考的時間及發現、探索的時間。”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平時,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每天中午都利用午讀半個小時的時間讓學生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學生將各自推薦來的書交換閱讀,相互傳閱,或者看從圖書館借來的書,久而久之,他們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大多數能靜下心來真正捧起書讀進去。
三、家校聯手共同閱讀
根據研究,家庭的局限性和驚人的貧乏性,是兒童智力落后的原因之一,如果沒有家庭的教育,教師是很難教會兒童閱讀的。尤其是在我們農村小學,一部分家長根本就不重視孩子的閱讀,認為把書本上的知識學會就行了,何苦去看課外書呢?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渠道讓家長知道閱讀是為孩子終身發展奠基的事情。
四、開展活動,展示讀書成果
小學生都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他們的表現欲是天生的。因此,開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活動,能使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性。從而更進一步激發他們閱讀的熱情。
1.課前三分鐘,輪流朗讀
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輪流上臺(提前安排好)朗讀一段自己摘抄的優美語段,不僅能增加詞匯的積累,又能促進學生在課外自覺認真的閱讀。
2.定期召開讀書交流會
讀書交流會是把學生個體的讀書行為變為有組織的集體活動,在讀書交流會上,孩子都有他們的收獲。讀書交流活動有很多種,如閱讀書目知識競賽、讀書筆記展評、辯論賽等等。不但激發了學生們讀書的興趣,更讓他們在交流中得到了鍛煉。
3.舉辦各類評選活動
教師還可結合課外閱讀,組織學生舉行課本劇展演、故事大王評選、誦讀比賽、閱讀之星評選等活動。這些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不僅能充分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還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使學生在實踐中充分發展語言能力。
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在她的著作中曾提到:一個不閱讀的人是蒙昧的,一個不閱讀的家庭是無趣的,一個不閱讀的民族是淺薄的。可見閱讀對我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而肩負著未來使命的孩子們更需要都“跑到書房里去”。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而又細致的工作,如何讓閱讀成為學生的“最愛”,是我們今后更要努力探索的話題,也是我們教育工作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