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華
摘要:英語教師作為實施英語新課程的主題,應學會如何巧妙合理地寓英語學習于生活體驗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課堂班級層面,變理想的課程與現實的課程,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釋放學生的創造潛能。
關鍵詞:小學英語 新課程理念 課堂教學
新標準《小學英語》是一套具有實用性、靈活性,結合了中西文化的一套教材。經這幾年實踐使用,我本人由抗拒到漸漸接受,并慢慢地熟練掌握。該如何使用好這套教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老師是榜樣,是方向標
要上好課,要學生喜歡你的課,并學好這門課,老師的態度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知道許多老師包括我自己最初接觸到這套教材時,都是滿腹怨言,抱怨不知如何下手,并產生的抵觸、懶怠的情緒。后來一想,如果連老師都這樣,你又怎能要求學生去學好呢?于是我端正了態度,認真對待、充分地備課,了解課文內容,盡量用較簡單、明了的方法讓學生去學習,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樂教、樂學、效果當然不一樣了。
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此話不假,但興趣可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靠日積月累,培養出來的。作為小學生,特別是初接觸英語的三年級學生,興趣至關重要。那么,該如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動作化表演,用身體語言,引發學生的興趣
比如教動物單詞時,用手勢,用聲音去模仿其不同的特征,讓學生在笑聲中去猜,去學。
2.實物,圖片教學,特別是簡筆畫,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新標準英語,彩色印刷,配以精美的圖片,首先在視覺上已吸引了學生眼球,加上老師在旁繪聲繪色的描述,還要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有如臨其境的感覺。在這環節上,老師可讓學生首先觀察一下,然后猜想其中單詞或句子的意思,讓學生想:如果我在其中,那么怎么樣?即使猜錯,老師也不必苛責,學生會樂于參與,樂在其中。
3.用游戲、歌曲等形式,鞏固學生的記憶與理解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會有疲勞感,這時放松下,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鞏固,穩定他們的學習,效果猶為顯著。
4.創設語言環境,讓學生根據所學過知識自由發揮
由要我學到我要學,提高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其更大的興趣:比如說學完見面打招呼,然后創設一個環境:如你早上離家上學如何對家人說?路上碰到同學,可說什么?到學校見到老師又該如何說?讓幾個同學來演出,全班同學予以評價,這樣即使是簡單的幾句話,也是經過同學的思考,總結得到的,記憶會猶為深刻。
三、老師樂教,學生樂學
這為學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么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由淺到深,循序漸進
1.聽
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逐步提高聽力的教學效果,在新標準小學英語中,錄音的發音采用真人發音,也就是:大人由大人說,小孩由小孩說,接近生活,實用性強。在教學時,先學習幾個生詞,然后放錄音,讓學生多聽幾次,邊聽邊指著課文句子,先不急著解析,學生根據所學單詞,結合課文插圖,聽多幾次,多少會有些理解,接著可不看書聽,看能聽清楚多少就多少,不必要求全部理解。最后,從課文中提一到二個問題,要求學生邊聽邊找出答案。
2.說
新標準英語更注重說英語能力的培養,打破過去的“啞巴英語“的模式。對沒有英語這種語言環境的學生來說,如何去開口,成了一大難題,特別是山村小學,一開口說英語,覺得很好笑,不好意思,誰也不肯先說,后來,我讓學生無論何時何地,見到我都要用英語跟我打招呼,漸漸地,他們習慣了,也敢說了,雖然簡單的幾句話,卻讓他們拋開了羞澀,勇敢地說出來。我常跟他們說:Don't be shy.Open your mouth!
3.讀
在認的基礎上,流利地讀出來,對于我們山村的孩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同學連認都認不出來,更不要說讀。因此,我在教學時,總是用卡片,反復地讓學生認讀單詞,然后把單詞放進句子,讓學生跟讀,這階段,我不要求學生全部理解句子說什么,但我要求能全讀出來,讀得多了,時間長了,自然就會理解,還有就是要讀準音。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同學讀錯讀漏音的,老師要多點走到同學間,用心地聆聽,發現有錯的,要及時糾正。
4.寫
在三年級第二學期,開始學習26個字母的大小的書寫時,我嚴格要求學生要按四線三行的格式去書寫,一開始就要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寫哪一筆先寫在哪一行;手寫體與印刷體的區別在哪里;一些容易混淆的:如印刷體的小寫,a, g, I, f, l 與大寫I,反復提醒學習正確的寫法。在中高年級,寫句子要注意的事項:一個句子的第一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單詞與單詞之間要隔開大約一個字母a的距離;是句子就要有標點符號,英語的句子是個實心的小圓點;英語的專有名詞第一個字母也要大寫,如:English, Chinese……這些都要反復強調,讓學生形成習慣。
四、要以學生學習為主,老師起引導作用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所以老師要一改以前“滿堂灌”的教學習慣,教給學生的應該是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在旁引導。我發覺這樣的效果比我一開始就指出它們間的區別,來得有效許多。
五、老師要特別注意的,就是課堂教學基本技巧
首先,隨著教材的不斷完善,對老師自身素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你要給學生一滴水,你有一桶水還不夠,你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從書籍、雜志,獲取大量的課外知識,也就是源源不斷的活水源。
再者就是你有知識,并不等于你的學生也有了,你要通過不斷地激勵學生,讓學生得以進步,能看到自身的優點,能感覺到自身的成績,學生才會不斷的學習,不斷地進步,如果,作為老師不聽學生想說的話,對學生的進步不予以適當的鼓勵,不加以引導,學生會懷疑,交流學習的價值,會對活動失去興趣,那就沒有進步,更談不是什么成績了。
這是我在使用新標準《小學英語》過程中得出的幾點體會。現在把它們寫出來,希望得到更多老師的指正,共同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