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超睿
摘 要:隨著現在教育的不斷改革,人們的教育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對學生的藝術細胞開發重視起來,從而高中音樂的教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在音樂教學中的聲樂教學也同樣得到了很多的實踐空間,這對學生在聲樂教學中的欣賞、創作、歌唱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還著存在著不足之處,還需要教師與學校共同的完善教學。通過不斷的創新與改革嘗試,才能夠將聲樂教學進行不斷地完善和改進。本文主要以聲樂教學中的歌唱部分為例,進行對聲樂教學實踐的分析與思考。
關鍵詞:高中音樂;聲樂教學;實踐;對策
一、歌唱教學中要重視欣賞優秀聲樂作品
首先我想談第一點,就是在歌唱選修模塊的教學任務當中,如何啟發和引導學生,對優秀的、經典的聲樂作品如何進行鑒賞的問題,在有限的學習過程中,學會怎么樣來欣賞聲樂作品。我想教師應該采取的是以聆聽為主。在體驗和實踐中去感悟、了解學和習聲樂作品,指導學生學習掌握必要的聲樂知識和演唱的方法技能。
二、歌唱教學中要解決好學生學習心理和生理
高中階段的學生,剛剛變過聲,在學習歌唱方面,可以說是大多數同學處于一種不太好意思張嘴唱的狀態,原因是由于平時很少唱,怕唱出來很難聽。對學生的這一心理因素我們老師一定要了解。另外,就是生理因素,對剛剛變過聲的學生,在指導學生學習歌唱技能時,一定要講究科學的訓練方法。對于男生,老師要注意他們的喉頭問題。可以用輕聲高位的方法進行練習。一開始要少唱多聽,保護好嗓子。要注意學生學習過程中各方面的變化,及時調整訓練方案和作品。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研究學生,有針對性的、因人而異的進行歌唱教學。
三、教學中聲音訓練
我舉個例子,大家比較熟悉的一首歌叫做《思念》:“你從哪里來,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飛進我的窗口。”如果按照我的要求,聲音就圓潤了,這一圓潤再加上氣息的運用,就出現了一個最基本的歌唱狀態。那么這個歌唱狀態在我們的歌唱教學當中,一開始教師認真做一下,大約在10分鐘之內,孩子們就可以掌握:笑,張嘴,呼吸。跟著老師指揮的動作、氣息的運用,這樣呼吸,不管是輕聲或者聲音大一點都可以。老師們在教學當中,不管是哪一類的學生,我們都可以做一下,去試一試,我認為這是科學演唱的第一步,我們不管是什么樣的唱法,在合唱中,要解決聲音統一的問題,怎么樣來咬字、呼吸、張嘴、字的樹立、氣息的通暢、怎樣同時進行等。采取這種方法練習,應該是最有效果的。
四、歌唱教學中互動教學
再以《思念》這首歌的前幾句為例,老師的手勢一起來,這是讓學生緩慢呼吸,這樣聲音就出來了。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演唱技術之外,還要引導學生有感情、有表情地去歌唱,也就是表現歌曲的內涵。詩情畫意也好,有感覺的那種朗誦歌唱也好,一定要把他的情感唱出來,要告訴學生怎么唱。注意老師的指揮動作,這樣效果就好一點。這里特別注意老師的動作,指揮的動作,我們沒有要求一二三四那么打,只是用你的動作來啟發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這就是互動。當你給出這個動作的時候,學生隨著你一起呼吸,你笑的時候學生隨著你進行張嘴,你在緩和過度的時候,學生他會用他的氣息,來把這個聲音揉出來。
五、歌唱教學中的氣口
在歌唱教學當中,學生第一步掌握簡單的歌唱方法以后,要練習氣息運動,呼吸。“你從哪里來”給氣口,“我的朋友”再給氣口,學生掌握了這個方法,我們在進行一些簡單歌唱當中,你就可以順暢地實施你的下一個教學步驟了。
六、歌唱教學中聲音位置的問題
聲音的位置的問題,在合唱當中,要解決聲音的統一,我們必須要解決這么幾個步驟,要統一的話首先咬字、發聲一樣,氣息要穩,聲音的位置集中。所以在合唱的用聲上,必須從整體才能達到協調,平衡和統一。那么我們第一階段掌握好這個基本咬字方法以后,我們要解決的是聲音的位置問題。
七、歌唱教學中變聲期與變聲后期的訓練
對處于變聲期的同學來說,他要歌唱,這里重要的一點就是老師對教學曲目的選擇。由于變聲期學生在中聲區算是不錯的,要選擇音域不寬,旋律很流暢,有許多很動聽的歌曲可以讓學生練習,如《思念》《茉莉花》《大海啊,故鄉》這樣的歌曲,適合學生的發聲練習。它們的音域不是很寬,而且唱出來以后,旋律也很動聽。比如說像《大海啊,故鄉》這首歌,王立平老師創作的作品,像這樣的歌曲,孩子們都會唱,音域又不寬,而且唱起來很流暢,進入狀態也容易。所以在這個訓練過程當中,選擇歌唱訓練的曲目很重要,不要只想著走捷徑。
結束語:
高中音樂教學中,對聲樂教學的不重視,使得中學生的聲樂水平難以得到較好的發展,而教學方法上的不恰當,也使得學生對聲樂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發聲、呼吸以及吐字的訓練,還需要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歌曲的意思,使得歌唱更具情感,提高學生的聲樂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海瑞.職業中學聲樂教學探微[J].藝術評鑒,2017,14.
[2]蒙霞.中學聲樂教學的幾點嘗試[J].亞太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