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

【摘 要】目的:探查對乳腺癌切除術患者在圍手術期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對焦慮情緒的影響。方法:隨機將本院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進行乳腺癌切除術的104例患者分到常規組(n=52例)和心理組(n=52例)。兩組均實施乳腺癌根治性切除術。常規組在圍手術期采用常規護理,心理組在圍手術期采用心理護理干預。結果:兩組患者干預前的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明顯差異,結果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常規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是50.25±6.74、51.63±6.59,心理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是43.25±6.02、40.49±5.84,常規組明顯高于心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科學的心理干預不僅能緩解乳腺癌切除患者圍術期抑郁、焦慮情緒,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屬的滿意度,還能促進其病情好轉,可顯著改善患者負面心理狀況,有效提升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乳腺癌切除術;圍手術期;焦慮情緒;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我國發病率為23/10萬,占全身惡性腫瘤的7%~10%,已經成為女性健康問題的第一大危害,特別是城市白領,是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1]。手術切除是治療乳腺癌的首選方法,但手術創傷較大,加之需切除其第二性征,故會對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造成不良影響。患者極易出現焦慮、緊張、恐懼、失望等情緒,加之患者對體型改變的擔憂,嚴重影響了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2]。為此,通過心理護理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干預,分析心理護理干預對乳腺癌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情緒的影響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將本院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進行乳腺癌切除術的104例患者分到常規組(n=52例)和心理組(n=52例)。常規組年齡34~62歲,平均(43.29±3.94)歲;手術類型:全乳切除術2例,乳腺癌保乳術2例,乳腺癌根治術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18例。心理組年齡35~63歲,平均(44.35±4.38)歲;手術類型:全乳切除術4例,乳腺癌保乳術2例,乳腺癌根治術2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17例。
1.2 治療方法 心理組在圍手術期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術前心理護理:首先,向患者傳授疾病有關知識,糾正不正確的認知,改善患者的心境。其次,需要接受乳腺癌根治術的患者不僅存在其他手術患者的擔憂,還具有特殊的心理問題。針對性的進行溝通,解除其心理負擔。交談時應注意語調和語速,注意著裝整潔,要為談話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環境。②術中心理護理:患者人手術室后,囑患者不要緊張,以正常心態配合麻醉和手術。因為是全身麻醉,囑患者麻醉中和清醒后不要亂動,正確配合咽部氣管導管,在患者手術結束、麻醉清醒、氣管拔管和生命體征穩定后才送到病房。在患者清醒后告訴患者,手術非常成功,預期效果已經達到,并向患者表示祝賀,使患者感到莫大的心理安慰和鼓舞[3]。③術后心理護理:術后患者通常會由于喪失第二性征而變得郁郁寡歡、悶悶不樂。此時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心理特點做好心理輔導工作, 并告知其不良情緒會影響預后康復,甚至引起腫瘤復發,同時可教會患者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如冥想、肌肉放松等。④出院指導:注意休息堅持鍛煉,鍛煉要循序漸進。定月復查,一般術后1個月復查,如有不適隨時就診。教會患者自我檢查方法,以便能及時發現是否有乳腺癌復發或轉移的表現。
1.3 療效判定標準 (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程度采用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SAS及SDS)進行評價。SAS及SDS均包含20個項目,每個條目按1~4分評定,將各條目相加得到粗分,在此基礎上乘以1.25即為標準分。SAS、SDS標準分越低,表示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越輕。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上進行處理,()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用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程度 兩組患者干預前的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明顯差異,結果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常規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是50.25±6.74、51.63±6.59,心理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是43.25±6.02、40.49±5.84,常規組明顯高于心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原發乳癌本身并不會致命,但癌細胞可經由血液、淋巴液擴散到其他組織器官乃至全身,形成轉移病灶,從而對患者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危害[4]。患者因手術乳房組織的缺失及化療等因素影響會加重其心理應激,從而降低患者的積極性,影響配合度,不利于患者的預后。因此對乳腺癌患者術前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非常有必要。
早先的研究指出,乳腺癌患者把接受信息置于重要的位置,他們需要與自身疾病有關的資料,尤其是如何治療、處理疾病的癥狀及不良反應,如何保持舒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知識、技能及方法[5]。本次研究結果,兩組患者干預前的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明顯差異,結果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常規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是50.25±6.74、51.63±6.59,心理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是43.25±6.02、40.49±5.84,常規組明顯高于心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科學的心理干預不僅能緩解乳腺癌切除患者圍術期抑郁、焦慮情緒,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屬的滿意度,還能促進其病情好轉,可顯著改善患者負面心理狀況,有效提升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王瑩.心理護理干預對乳腺癌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情緒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5):244.
付瀟婷,張藝,溫青.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對乳腺癌圍手術期患者抑郁焦慮情緒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