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 趙旸 石來軍


【摘 要】目的:探析早產兒BPD嚴重程度影響因素,為臨床診治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選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新生兒住院時間28d以上確診為BPD的早產兒100例。根據患兒肺發育不良的嚴重程度分為輕、中及重度,從產婦宮內感染炎癥及早產兒出生情況(胎齡、吸氧、機械通氣)等因素分析其與BPD嚴重程度的關系。結果:不同程度的BPD與患兒胎齡、體重、感染炎癥、氧療時長、機械通氣時長、CPAP、動脈導管未閉、營養及輸注濃縮紅細胞懸液有關,機械通氣時長及感染為BPD嚴重程度的危險因素。結論:早產兒BPD嚴重程度主要與產婦肺部感染與炎癥、CPAP、機械通氣時長等有關,及時掌握早產兒BPD發生的危險因素,減少肺損傷,以避免嚴重的BPD發生。
【關鍵詞】早產兒;BPD;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72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1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是常發生于極低出生體重兒的肺部疾病。研究顯示[1],BPD發生于早產兒肺發育未成熟的基礎上,出現原發性肺損傷,隨后氧自由基刺激下,發生繼發性炎性肺損傷,最終形成BPD。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6年12月- 2018年12月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十堰人民醫院分娩的100例早產兒,其中男45例,女55例,患兒胎齡27~36周,平均(28.35±2.22)周,出生體重1000~2800g,平均體重(2200.00±430.00)g。病例組中,輕度BPD有45例,中度有41例,重度有14例。
1.2 研究方法 納入標準:BPD參照美國國家兒童保健和人類發展研究院委員會制定的標準(NICHD)[2]。根據胎兒氧依賴量(FiO2>21%)超過28天的新生兒進行臨床分度,明確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臨床診斷。排除標準:有嚴重先天疾病等患兒;排除臨床資料缺乏,影響本項研究統計分析的患兒。
1.3 統計分析 數據處理使用SPSS 20.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的對比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胎齡、出身體重的早產兒BPD嚴重程度的分析 確診100例住院胎兒胎齡≤30周早產兒支氣管肺發生率為94.27%。輕度、中度和重度支氣管肺組患兒胎齡、出生體重比較差異有明顯統計學意義(F=47.13、52.52,P<0.05),見表1。
2.2 機械通氣、感染與炎癥、動脈導管未閉、遺傳因素、輸注濃縮紅細胞懸液、CPAP及營養攝入情況與早產兒BPD嚴重程度的分析 不同程度 BPD 患兒在機械通氣時長、并發感染、合并動脈導管未閉、紅細胞懸液及營養支持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基因遺傳方面的比較差異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BPD是一種與早產相關慢性肺損傷疾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其發病機制仍不明確,但多數研究認為該病的發生與營養攝入、吸入高濃度氧、并發感染等有關[3]。研究顯示超低初生體重兒BPD發生率高達50%,且胎齡與BPD程度呈負相關,與本研究結果相符。患兒經過長時間吸氧會出現局部炎癥因子升高,從而發生炎癥反應,影響肺組織發育,增加BPD的發病率。本研究中機械通氣的時間及CPAP是BPD嚴重程度的關鍵因素,故國外對早產兒機械通氣治療倡導適當的通氣策略,減少BPD發病及降低其嚴重程度。感染及炎癥也是導致BPD的重要因素,感染時炎性介質異常(TNF-α、IL-6、IL-β),正常肺泡與肺血管發育停止,使BPD發病率增加。此外輸注紅細胞增加的血紅蛋白也會損傷肺組織,導致BPD發育不良。
參考文獻
殷曉航,姜紅.極早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嚴重程度危險因素分析[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6,52(03):348-351.
嚴潔,何蓉,肖志輝,等.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發生的高危因素及新生兒急性生理學評分對其的預測價值[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3, 28(14): 1080-1082.
李燕,韋秋芬,潘新年,蒙丹華,韋瑋,伍秋頻.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嚴重程度的影響因素[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4,16(10):101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