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杰
摘 要:中小企業自從得遇改革開放這個重大機遇,其發展趨勢便呈現星火燎原之勢,逐漸成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環節。盡管中小企業發展前途光明,但由于其自身局限性,財務監督存在種種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勢必會阻礙中小企業的發展,進而對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造成很大沖擊。因此,中小企業財務監督問題值得深入思考,并需要對中小企業財務監督的一些問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監督;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6.3;F27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0-0172-02
引言
中小企業作為非公有制經濟中一種極為重要的組織形式,必將順應時代潮流,為經濟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大力發展中小企業,不僅可以增加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市場經濟的競爭力,促進整個經濟秩序良好穩定,從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盡管中小企業存在利于經濟發展的種種先天優勢,但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容忽視,財務監督問題嚴峻,嚴重阻礙社會主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中小企業簡析
(一)中小企業概念
中小企業一般是指規模較小的或處于創業階段和成長階段的企業,包括規模在規定標準以下的法人企業和自然人企業。中小企業的籌資方式呈現多元化,一定的融資方式在一定形式上會決定企業的組織形式。從融資方式所決定的組織形式上看,中小企業主要分為單一業主制、合伙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集體和國有等形式。中小企業不同于大型企業,其顯著不同就在于生產規模較小,單個企業所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對于一個地區乃至于一個國家而言,數量較少的中小企業對于經濟是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但其作用也不容忽視。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向人們傳遞一個良好的信號,能最大限度地鼓勵人們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聚少成多,這種正能量的聚集在很大程度上會引領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風尚。
(二)財務監督對于中小企業發展的影響
財務監督有利于督促企業經營模式的正常運行,使企業遵守規章和制度,從而有利于企業經營模式邁入科學化和規范化。財務監督有利于企業正常發展,既可以保證企業有效財務數據的合理利用,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又可以防止無效財務數據給企業正常的發展帶來危害,是中小企業經營發展當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財務監督對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財務監督主要通過各項財務制度對中小企業的具體財務狀況進行分析評價,指出其合理、符合企業具體情況的財務制度,并進行有效執行,以便該項財務措施可以得到繼續施行,得到有效推廣,進而起到模范推廣作用;同時指出其制定不合理、不符合企業具體情況的財務制度,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促進中小企業加強并改進工作,提高經營效率,挖掘企業內部潛力,更進一步的發揮中小企業的競爭優勢,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進而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為社會創造更大的財富與價值。
二、中小企業財務監督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小企業取得了極為不俗的成就,在拉動轉移人口就業、推動社會主義市場構建公平秩序方面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不但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同時也可以為社會主義市場創造更大的財富與價值。盡管如此,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小企業由于生產規模較小、資本構成單一等一系列問題,導致無法建立完善的財務監督體系,致使財務監督體系不健全。這其中極具代表性的就是財務監督工作人員自身素質較低,不能掌握先進的管理方式,極大地阻礙了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總體說來,中小企業財務監督體系中存在以下幾類的常見問題。
(一)中小企業財務監督系統有待完善
從當前看來,我國的中小企業財務監督系統存在很大的問題,其實這種問題不只是存在于中小企業,在很多大企業當中也存在。究其原因,與我國市場化水平不高,甚至較為低下有關。畢竟我國入世不過十余年,與歐美諸國相比市場化意識較為淡薄,不能深刻理解市場經濟,并且欠缺先進的財務監督理念與管理經驗,這極大地妨礙了財務監督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二)財務工作人員職業素質較低
財務工作人員職業素質較低是當前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財務監督混亂,不能為企業運行提供穩定的現金流,極大的妨礙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阻礙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財務工作人員職業素質較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小企業由于企業規模較小、盈利能力不足,發展前景不如某些大企業廣闊,導致在招收職工時,不容易受到高素質人才的青睞,不能招收到高素質的人才。
(三)委托—代理問題與信息不對稱的存在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與世界接軌,為了更好的推動企業發展,委托人與代理人分開了,也就相應的產生了委托代理問題。委托人由于沒有時間或者自身缺乏相應的專業性知識,不能很好的對代理人進行監管,甚至于有時這種監管根本不能實現。而委托人與代理人的目標不一致,二者都是為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當二者的目標不沖突時,便不存在委托—代理問題,但是當二者的經濟利益發生沖突,而委托人又不能很好的對代理人進行監管,代理人為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通常會在財務報表上偽造數據,由于信息不對稱,委托人并不能發現,財務監督乏力,為代理人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滋生了養分。
(四)政府宏觀監督乏力
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的不作為或者亂作為極大的加重了這種情況。政府目前的行政體系不健全造成對中小企業的財務監督存在很多重疊區域或者盲點。監督重疊區域加重了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妨礙企業創造穩定的現金流,甚至于有的企業鋌而走險,從事違法亂紀行為;監督盲點則為中小企業逃稅、漏稅、騙稅提供了豐厚的土壤。某些政府工作人員為了獲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進行的違法亂紀行為無疑加劇了這種情況。所有這些都加劇了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財務監督缺乏有效監管,妨礙了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進程,阻礙中小企業為社會主義創造更多的財富與價值。
(五)不規范的會計行為
很多企業不按規章制度設置會計機構,安置會計人員,使得企業內部財務安全隱患問題突出,不合理的財務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導致企業組織系統內部管理混亂,財務狀況不明確,不能正確反映企業資產情況,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為有些人為了謀取個人利益,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損害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創造了豐厚的養料。這些都不利于企業為社會主義建設增磚添瓦,為社會主義創造更多的財富與價值。
三、中小企業財務監督的對策分析
(一)努力完善中小企業財務監督系統
要逐步完善財務監督的制度,只有體系的完善才能為加快我國中小企業的進程提供有力保障。從而地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財務監督體系,為企業的深層次管理做好鋪墊。
財務監督管理系統在一定程度上還不完善,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與我國的具體國情密不可分,甚至于這種安全隱患不僅僅存在于中小企業,在很多大企業甚至于政府部門的財務部門也是普遍存在,極大地損害到了社會利益,不利于社會創造更大的財富與價值。但這種問題并非不可解決,財務監督系統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與手段得到完善。
(二)大力加強監督力度
面對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存在的財務監督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要強化監督管理力度,而要做到強化監督管理力度則需要各方一起努力才能達到預期效果。要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監督問題,完善財務監督體系,為企業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保障,進而創造更大的價值與財富。這其中不僅包括政府相關部門,也包括企業本身,需要各方協同努力。
政府部門強化對中小企業的財務監督任重而道遠。首先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加強自身的素質。與政府部門的監督相比,企業自身的監督當然顯得更加重要。因為企業自身更加清楚自身財務體系的薄弱點,可以對癥下藥。企業強化自身的財務監督要從兩方面著手,其一是完善財務體系,確保各個職能部門健全,主要負責人分工明確,杜絕職能重疊區域和空白區域;其二在于財務人員的任用上,要選拔高素質的人員,尤其是主要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更要如此。只有這樣,才能為財務體系的良好運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財富與價值做出更加突出的貢獻。
(三)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
目前很多中小企業存在的普遍現象是企業的很多財務工作人員缺乏處理財務相關事項的能力,并且也缺乏經濟與財務管理方面相關的知識。因此,人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我們要對人才針對財務中的各種“疑難雜癥”進行專業化的培養,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相關業務能力,鍛煉其扎實的業務能力,為積極增強企業實力,形成一個良好的企業管理系統奠定人才基礎。
四、結論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中國入世以來,非公有制經濟在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成分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小企業在非公有制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容忽視,因此,中小企業對于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起著別的經濟成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財務問題始終是一個經濟主體最重要的問題,因為這關系到企業資金流的穩定性,對于一個經濟主體的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中小企業的財務監督體系不完善,那么對于該企業的長遠發展所起到的反作用將是十分巨大的,甚至于會導致企業因此而倒閉。綜上所述,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從各方努力,加強中小企業的財務監督,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蘭玉琳.流動性緊縮背景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研究[J].現代經信息,2011,(13).
[2]? 何學松.論知識經濟條件下的財務管理創新[J].當代經濟,2010,(16).
[3]? 尹風輝.探究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17,(33).
[4]? 金惜時.探究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財會學習,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