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語文最基礎的階段,只有打好基礎學生才能逐漸提高語文水平。新課改要求教師改用開放的、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本文以小學語文作為主題,從實際生活角度開展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研究,探討一系列生活化教學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8-007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8.065
生活與教育之間相輔相成,聯系緊密,缺一不可,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習的知識能夠服務于自己的實際生活。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對組詞造句進行積累,更要鍛煉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避免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小學生年齡尚小,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找到有效的學習方式。生活化教學就是要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同時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里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
美國教育學家華特曾說過:“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可以看出,語文的學習與生活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賦予了語文知識生活的意義與價值。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加強課程教學和生活的聯系,選取一些具備生活意義的知識來輔助小學語文教育,可以激發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提高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用更加積極的態度進行語文學習。
(一)加強課堂教學生活化
以往的語文教學,更多的是重視語文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忽視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而生活化教學則不然,它延伸到學生的生活領域,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學習。語文學科中的所有語言知識都來自生活,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生活化教學模式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形式,并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分析教學與生活的關系,讓語文課程貼近生活,使學生擺脫教材,從生活中學習知識。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語文教學和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比如春天可以帶領學生郊外踏青,尋找春天的腳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素材。教師還可以以文章為載體,傳授學生生活的感悟和常識。
(二)重視“學生是教學的主體”
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小學語文教學也逐漸向人文教育轉變,更關注學生的思想和需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把自己作為課堂的中心,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學生身上,應該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教師從“主導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空間,讓學生自己去發揮,在學生有想法的同時要及時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每個學生都有可能是潛在的天才,他們在自己的智力領域中有著過人的特長,而生活化的課堂可以涉及多個智力領域,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感受,是真正關注學生全方面綜合素質發展的教學。
(三)強調生活積累進行語文教學
語文是一種語言,它有龐大的詞匯家族,學生要想加入到語文的大家族里,首先就要多多認識語文這個家族中的成員。所以,學生想要學習好語文就要在生活中多學習和積累,經過不斷地積累,才能逐步了解詞匯和語句之間的關系,最終在生活中掌握并熟練地運用。教師可以建議學生每天在閑暇時間寫日記,日記的篇幅不重要,重要的是詞匯量的掌握和自己想要表達的心情。同時教師定期進行檢查以及修改學生用詞不當的地方,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分享自己的經歷。教師鼓勵學生將跟爸爸媽媽一塊出去游玩的經歷,和同學們到科技館感受神奇科學的經歷,甚至是和小伙伴們一起做游戲中所遇到的經歷等,以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大家一起分享當時的心情。以此激發學生的寫作動力和寫作興趣,提升他們的語言溝通能力和對生活的認知能力。
(四)生活和教學的相互滲透
語文教學是我們的母語教學,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師可以將語文教學和生活緊密結合,相互滲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知識,在語文學習中感悟生活的真諦。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向家長講述報紙上的新聞、家用電器說明書,學生不但能夠從中學習漢字、語法知識,還能深層次地激發小學生的語文興趣,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和最終體驗到的感受,都是小學生日后寫作中不可多得的、獨一無二的素材。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生活面也逐漸擴大,日積月累小學生便能夠得到更多的語文知識,不斷擴大和加深自身的知識底蘊。
總之,小學生活化教育已是語文教學的必然趨勢,它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有著很大影響,它既可以豐富小學生的語文知識,又可以滿足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學習要求,還能夠深化小學語文教學,以此來促進學生的人文知識和思維的養成。為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為學生將來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擁有更強的實踐能力,逐漸達到當今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還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和合作開展生活化教學。
參考文獻:
[1]潘虹.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7(4).
[2]朱文新.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6(3).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李暉(1970.3— ),男,漢族,甘肅天水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