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學生在口語交際當中會產生焦慮心理,畏懼甚至抵觸與他人溝通交流。語文教師應當改進教學方法,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提升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
[關鍵詞]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焦慮;心理疏導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更應當關注于學生們的心理健康,通過疏導使得他們克服口語交際焦慮心理,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也對語文學科產生強烈的興趣,在實際生活當中也愿意使用各種語文知識與他人溝通交流,從而培養出較強口語交際能力。筆者將從三個方面簡單介紹如何幫助學生進行焦慮心理疏導。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同學生由于生活經歷、成長環境的不同,在面對教師和他人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也有所不同,教師在為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相關知識教學的時候,也應當針對不同學生需求和具體情況而設計相應的訓練計劃,以此來保證學生解決焦慮心理困境。即使有的學生會在口語交際當中表現出焦慮心理,每一個人產生焦慮心理的愿意都會有所差別。教師在疏導學生的焦慮心理時候,也應當對癥下藥,多多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然后將出現焦慮心理的學生性格特點記錄下來,通過科學合理地心理疏導,令其能夠很自然地與他人交流。
針對比較膽怯的學生,教師則應當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開始展開教學,通過在課堂上為其布置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的口語交際任務而使得他們掌握基礎知識,逐漸認識到與他人交流并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品嘗到與人交談的樂趣。而有的學生之所以會產生焦慮心理,則是因為他們對于新接觸的環境還尚未適應,屬于環境性焦慮。所以,教師在對他們進行疏導的時候,盡可能地要選擇一些他們所熟知的情景,讓他們多一些在不同環境下交流溝通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今后生活與學習當中都迅速適應陌生環境。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教師在對學生的焦慮心理進行疏導時,也應當注重進行課堂教學環境優化工作,讓學生能夠在更加活潑有趣的語文課堂當中享受溝通交流過程。教師在平時就要關注學生情緒狀態,如果發現他們在口語交際練習當中會表現不佳,要用更耐心而包容的態度安慰學生,給予他們及時的安慰,教師則可以通過講解口語交際技巧的方式來讓學生自行溝通協商解決部分難題,疏導學生焦慮心理的同時也增強其綜合素養。
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們進行一些交際禮儀講解,讓學生們理解人與人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都應當注重哪些方面內容,自己行為舉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師在為學生們介紹交際禮儀的時候,就可以邀請學生走上講臺,按照教師所講解的禮儀來展開正常交際。當小學生有了交際禮儀作為儲備,既是在不同場合、面對不同交際對象都會保持高度自信,能夠運用恰當的態勢語減少自我焦慮心理,并在今后的生活實際當中也會很自然地依照交際禮儀與他人進行交往。
教師在進行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時候,應當在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方面多下苦功,很多時候學生們在口語交際當中表現出焦慮心理其實都是因為他們自身實力不足。如果教師給予學生們更充足的口語交際訓練計劃,讓學生們通過長時間的練習,提升口語交際能力,那他們在課堂上也就會表現出十分從容的一面,焦慮心理狀態也會得到大大緩解。
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語交際練習,依照不同的教學內容而設定相應的情境,然后讓學生們能夠扮演不同的角色,分析信息或者進行信息變化,逐步鍛煉自身對于信息的處理、反饋能力。教師在設定口語交際訓練情境的時候,在學生認知范圍內選擇話題,并且保證學生們在情境當中擁有較高的自由發揮權利,既要將情境特定表達內容傳輸給他人,又要在情境之中加以一些自己設計好的元素。進而學生不再抱有焦慮心理,而且用更為積極向上的態度與其他人進行交流溝通。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師不僅僅要讓學生們學會各種基礎語文知識,而且還要提升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針對部分學生在口語交際當中會出現焦慮心理的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疏導方案,幫助他們能夠更加自信、從容地參與到與他人溝通交流當中,并逐漸學會在交流當中享受樂趣。
參考文獻:
[1]吳建珠.小學生口語交際心理障礙突破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7(33):48-49.
[2]陳曉.從心理認知角度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學習[J].文教資料,2017(13):38-39.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