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祝英
【摘 ?要】 《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指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與實施要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活動主題,積極開展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由此可見,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最核心的內容,所以不管是校本課程的開發還是實施都必須對學生這一教學活動的主體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關鍵詞】 綜合實踐活動 課程 學生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由國家統一制定課程標準和指導綱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門根據地方差異加以指導,學校根據相應的課程資源,進行校本開發和實施。具體來講,學校要在國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宏觀目標和原則要求下,在地方教育管理部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意見下,針對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校的實際情況來開發和實踐具體的活動內容。下面就談談本人在幾年來針對本校初一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的一些探索。
一、本校初一學生的學情分析
從年齡特點來看,初一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在生理上,他們正處在身心發展、成長過程中,情緒、情感、能力及性格等方面還不穩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變性。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養成以我為中心的心理,導致在行為上,只關注自身的權益,不關注國家、集體、社會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另外,他們熟練使用網絡,卻隨意轉發信息,在論壇等平臺上一言不合就對別人進行人身攻擊與侮辱等,忽視甚至無視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二、校本課程內容安排
在多年的學生生涯學習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當年學習的知識都不記得多少了,而在學習生活中培養的良好習慣品質卻受益終生。既然初一學生具有上文中所述的特點,在該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開發中,我主要以培養學生的習慣品質為主要目標創設一些實踐活動內容。
(一)有趣又受益良多的飛疊杯
飛疊杯是一項手部極限活動,它追求速度,在訓練的過程中,鍛煉雙手的靈活性和協調能力,眼睛與手的協調能力,培養高度專注力、堅持不懈和挑戰自我的精神。在小組團隊賽中,更是培養安靜耐心等待、團結合作、相互學習的團隊精神。
飛疊杯項目由“3-6-3,6-6,1-10-1”三個組合動作組成一整套規定動作。每個同學必須在同一公平的規則里完成一整套動作,最后以小組成員接力PK賽結束。這部分內容一般分5-6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讓學生熟練3杯疊法與6杯疊法;第二課時主要聯系“3-6-3,6-6”組合,了解“1-10-1”疊法;第三課時主要練“1-10-1”疊法,并嘗試連貫一整套規定動作;第四課時,練習流暢的整套動作,同時商量討論好接力賽細節(如隊員的出場順序,隊員交接時進退場的方向、在比賽時隊員的安靜耐心等待);第五課時,小組成員接力PK賽并總結。當然,飛疊杯是一項不斷挑戰自我的活動項目,如果學生要求加時也可以適當加一課時。
在這個項目的教學與體驗過程也非常有趣味性。教學過程中我一直強調一開始勿求速度,先想清楚再操作,規范操作以形成大腦與身體動作記憶,但還是有一些急性子學生一開始不愿意慢慢來,每次都手忙腳亂地亂操作,結果自然是不盡人意,過程卡頓(忘記了組合的順序、忘記了1-10-1怎樣収杯)。有時在體驗的過程中,因為著急而導致塌杯,“欲速則不達”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小組接力時,愈催促愈慢,常常在PK賽中看到某學生在隊友的催促聲中雙手顫抖而不知如何操作。但凡隊員交接順利、安靜耐心等待、哪怕塌杯也不埋怨的小組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飛疊杯項目是一個深受學生喜愛的項目,每年都有不少學生自己購買飛疊杯,利用課余時間不斷挑戰自己。
(二)非同一般的筷子平衡項目
在與他人的相處中,在與自我的相處中,每一個人都難免會有一些不良情緒,那么該如何與自我的不良情緒和平相處呢?這實際上是一個大學問,不僅僅是學生,哪怕是我們成年人也亦如此。自我情緒的管理如此重要,綜合實踐活動課堂豈能少了它?在導入的時候,筆者采用的是《出彩中國人》中的《平衡樹枝舞》的視頻。通過扁平筷子的平衡訓練讓學生嘗試盡快讓自己內心平靜下來。筷子平衡原理很容易,但實際操作卻并不容易。8雙連體扁平筷子的平衡所有學生都能在半節課的時間里完成,但是將連體筷子均衡掰開后難度系數成百倍增加,要實現8支筷子的平衡極其困難,一個班兩節課下來不超過2個人能實現。在筷子平衡的總結時,筆者拋出一個問題“有時我們的內心當下是平靜的,可是外界的一些條件如風干涉了我們的結果,也會擾亂了我們的內心的平靜。這就像我們平時在與他人相處中,難免會有些矛盾,這是我們該如何讓自己內心回歸平靜呢?”引發學生討論,再引導學生閱讀“我的感覺”系列繪本。通過共讀、討論,讓學生了解所有的情緒都是正常的,我們都應該尊重它們。在與學生的交流討論中了解如何更好地處理情緒,從而以更加平和的心態去學習,生活。
(三)傳承當地歷史文化
莞香文化,是寮步的歷史文化,帶有濃重的歷史氣息。為了更好地傳承當地的歷史文化,鎮政府也是每年都開展“莞香花開”系列活動,如彩虹跑,最美女聲,牙香街展示活動,莞香旅游文化等。這些都是社會層面的文化傳承,筆者認為,作為寮步的一份子,孩子們更要傳承歷史文化,讓它后繼有人。因此,我在每年的莞香花開季節,給學生普及莞香相關內容,如了解莞香的歷史,帶學生觀察莞香(如葉、花、果)等。同時建議學生參觀當地的牙香街和香博館,了解更多的莞香文化。
(四)科技類活動
科技類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此,筆者安排一個月的科技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嘗試紙搭高、一張A4紙有多長(螞蟻大橋)、圓環滾起來、牙簽搭塔等活動。在這類活動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研究方案,明確分工,最后合作完成。通過這一系列的實操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以上是筆者在過去幾年里對初一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的一些探索。雖然在教學中還有很多的不足,但發現通過幾個模塊的內容安排,特別是飛疊杯、筷子平衡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而在實際的實踐中發現不少學生在一些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中有了很大的改變,如學生能更加專注、耐心等待、較好地與同學合作、內心更加平和等。通過情緒的處理的內容的引導,希望能在學生的心中種下一粒種子,期待某一天能發芽長大。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本人會嘗試更多更適合本校學生的內容,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能走進學生的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