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大嶺
摘 要:一直以來,閱讀和寫作教學都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內容,而怎樣在閱讀教學中為學生的寫作練習提供科學指導也是廣大語文教師關注、探究的焦點問題。對此,為了推動初中語文教育事業的改革創新發展,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基礎,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其教師應充分重視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寫作的科學引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引導
就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很多學生的寫作水平都一直難以得到顯著提升,這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現階段及其未來的學習成績、綜合素養發展,也會給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帶來重重阻礙。對此,其教師在實際授課中應注重現有資源條件的科學引用,以此來全面激發學生閱讀、寫作熱情,加強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科學整合,促進語文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一、課堂教學中要理論聯系實際
知識源于生活。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走入生活、走進自然,在觀察、體會中不斷拓展自身認知視野,積累新穎、豐富的寫作素材。例如:某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口技》這一課時,可以播放相聲、評書、B-BOX等,這些都可以歸類到口技表演中,尤其是B-BOX對學生來說很受歡迎。我們在學完課文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查找一些有關口技的資料,然后布置一篇日記或者周記,讓學生可以寫一篇關于口技的文章。這樣既有助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進一步拓展,也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練習提供有力支持,打下堅實基礎。對此,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從不同層面入手來真正實現理論聯系實際[1]。
二、實際授課中要實現因材施教
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且由于學習環境、認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寫作練習中,即使存在一些問題,教師也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來給予解決。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全面激活學生語文思維,優化其思考方式,為其寫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很多學生在寫作中都會出現“用詞不當”等問題,對此,教師就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正確分析指導,引導學生實現對其含義、褒貶色彩的準確把握,能夠靈活地引用使用規則[2]。又如:一些學生的作文經常會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對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為學生選擇一些比較經典的閱讀范文,與學生一起對其文章結構起到的作用做出全面分析,實現對文章結構重要性的準確把握。比如雜志《思維與智慧》《讀者》《青年文摘》等,學生喜歡閱讀,可以問學生為什么喜歡讀?是什么吸引你?是文字還是里面蘊含的情感?通過分析,學生在閱讀一些課外文章的時候,可以學習到一些寫作的技巧,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基于閱讀教學開展寫作小練習
寫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往往都需要經過一個不斷積累、練習的過程。對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為學生設置一些小的寫作練習,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興趣,豐富課堂內容,輔助學生寫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比如學習了《蘆花蕩》這一課,學生了解到人物刻畫的方法,如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等。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用外貌描寫的方法,寫出自己班上的同學,在閱讀后讓大家猜出這是誰,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總結能力;學習了《雪》這一課,可以讓學生描寫一下自己在下雪時的心理和看到的雪景,使其在今后的寫作練習中可以將自身想象力、創新力充分發揮出來[3]。
四、基于閱讀教學分析總結寫作方法
除了學習興趣的全面激發,以及新穎有趣寫作練習的適當開展之外,在日常閱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總結、積累更豐富、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每次在一篇文章的講解結束后,教師都應該帶領學生從不同角度來深刻分析文中的重點詞句,教師總結其寫作方法,以此來確保學生在完成閱讀學習的同時,也能夠實現對相關寫作技巧的熟練掌握。
比如:某教師在講解完《背影》這篇文章之后,就鼓勵學生將自身感受積極表達出來,分析作者對父親的情感。然后,在帶領學生開展相關寫作練習之前,可以先與同學一起對文中出現的四次背影進行分析,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上加強對細節描寫的認識,對文章內容以及其中蘊含的深厚情感產生深刻印象,學生在今后的作文寫作中,也可以更細致地刻畫各類情感,使其描寫人、物的能力以及情感表達的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升。為此,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結合具體情況,引導學生加強對各類寫作技巧的學習積累。
綜上所述,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組織各項閱讀教學活動中應充分認識到,加強對學生寫作學習、練習的科學引導,不論是對學生現階段語文學習成績的提升,還是其今后的學習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引用更新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方法來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并以此來優化閱讀、寫作教學間的密切聯系。
參考文獻:
[1]羅文芳.如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寫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8(24):55-56.
[2]段華明.初中語文主題式單元閱讀教學設計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編輯 謝尾合